用声音诉说校园,用电波传递温暖
悠悠五千年, 华夏文明有着璀璨的光辉,它渡过大自然的灾害,抗过侵略者的铁蹄,在创伤中涅槃重生。
中华传统文化不仅仅是摆几本书,穿几套汉服或唐装,不仅仅是风水,摆几件器件与瓷瓶。其中有许多精华,被代代相传。如何能够让它薪火相传,继续传承与发扬下去,这便需要年轻一代的你和我,去了解,去喜欢,去读懂中华文化。
藏在建筑中的中华文化
你一定见过庄严雄伟的宫殿坛庙,你也一定看过粉墙黛瓦的江南园林。从南方移步换景,优美柔和的园林,到大方得体,对称和谐的北方宫殿,这些都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产生出的独特艺术魅力。
当我们站在高高的门槛前与敞开的大门对望时,那向天际斜飞的檐角是蕴含着诗意的,那留下岁月痕迹的旧墙是充满历史的,传统建筑所透出的雍容气象,无一不在我们心里引起阵阵激荡。那是一种古老而深厚的情感,引领着我们穿越历史,与藏在建筑中的中华文化相互感应。
传统文化藏在生活中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诗、文曲、赋在我们咏颂的声音里,民音、戏剧、曲艺在我们的字正腔圆中,国画、书法、对联在我们的笔墨下,饮食、建筑、中医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些或那些的传承,让中华民族愈加团结,愈加向上。
盘小院的围棋社团你知不知道;书法比赛你有没有参加;你有没有传统节日吃饺子的习惯;中医护理课你有没有认真听;体育课上的太极拳你有没有学会野马分鬃、白鹤亮翅,你能不能一招一式行云流水的打出来。
传统文化记录了我们多姿多彩的日子,继承传统文化不需刻意,因为它藏在我们的生活中。
传承在你我
妙趣横生,生动逼真的盖州剪纸;左右对称,完整造型的金氏绳结;形象夸张,构图饱满的满族刺绣;现场制作,粘糯可口的朝鲜打糕。盘小院在学校图书馆举办的"非遗进校园"活动你有没有去。零距离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实际体验感受到非遗技艺的魅力。
非遗进校园不仅是为了让大家体会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和神奇魅力,更是让飞速发展时代下的我们,浮躁的心态"沉"下来,去体会工匠精神的真正内涵,去感受时代虽在变化,百年匠人却用劳动的双手,默默无闻的将匠心精神薪火相传。
如果说中国中华五千年像是一本立体的历史书,那中华文化便是可以带领我们穿越时空,了解经典。
曲道奎曾说:我们一手拿着科技的利剑开辟未来,一手拿着传统的药箱给前进的人类疗伤。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里,我们仍保对文化传承的敏锐感知与无限热忱,这便使得文化犹如一条长河,奔流不息,绵延不断。
从刀耕火种的远古时代流淌至今,汇聚了不同时代里的涓涓细流。科技与传统并非一对反义词,当我们在发展道路上用科技这把利剑披荆斩棘时,也别忘了传统文化的引领,驱动。
让我们保护并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遗产让"过去"走向未来。
end
文字 |孙嘉艺
播音 | 孙嘉艺
剪辑 | 孙嘉艺
编排 | 周同
责编 | 杨轶
审核 | 杨宝航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