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好未来、新东方、高途三家相继宣布明年起停止中国内地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服务,学大教育也公布了相关调整方案。不过,与新东方、好未来、高途不同,学大教育只是停止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在线学科教育培训业务。这意味着学大教育仍将保留线下学科教育培训业务。
学大教育之所以不放弃学科教育培训业务,与其业务构成有着密切联系。学大教育公告称,公司教育培训业务营业收入占比近99%,其中,高中阶段营业收入占教育培训业务收入约60%,义务教育阶段营业收入占教育培训业务收入约40%。由此可见,高中阶段业务在学大教育营收中举足轻重。
虽然高中阶段已不属于义务教育范畴,但政策监管明确了“参照执行”的具体要求。所以,一旦学大教育全面放弃义务教育阶段学科教育培训业务,高中阶段势必也受到影响。为此,学大教育公告指出,将在巩固既有高中阶段教育培训业务及非学科业务的基础上,着力丰富职业教育类、素质类、科技类等教育培训产品。
前不久,学大教育CEO金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特别强调,学大有相当比例的业务处在义务教育阶段,根据“双减”要求进行了相应调整,关闭了一些校区,造成了一些损失。但是,学大的传统优势板块主要是高中阶段的学科教培,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学大也将继续发挥在这一领域积累的优势,使之成为业务上的稳定器,为探索转型发展提供保障。
公开资料显示,学大教育创立于2001年,拥有包括个性化1对1、个性化小组、全日制学校、艺考辅导等在内的授课模式和教学产品,在全国100多个城市设立了400多个学习中心。目前,依托既有的线下优势,学大教育正在积极探索转型发展。最近一段时间,学大教育可谓动作频频——
学大教育与达内教育结成长期深度业务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在百余所城市的线下学习中心辐射区域内开展非学科业务的深度合作,包括成人职业教育、青少年编程和智能机器人教育,以及举办相关的科创赛事、组织游学营地等。
之后,学大教育与新华学校达成战略合作,布局职业教育赛道。双方将围绕“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联合办学,包括共建教师团队、共建专业、联合开展市场化职业培训、共推中小学实施职业启蒙教育、开展终身教育(含青少年)研学活动等。
学大教育与葡萄智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围绕人工智能、智慧教育等领域开展合作,探索未来教育新模式,共同打造服务与内容新生态。
学大教育旗下全资子公司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与北京物灵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双方将在绘本馆领域构建业务经营和综合管理平台。
除了转型发展之外,学大教育在未来的发展战略方面也早有所布局。
其一,新高考信息化解决方案。
目前,学大教育已与全国多所基础教育学校、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新高考信息化层面取得了全面深入的合作,对学生高考复读、新高考升学规划,选科指导、生涯规划、志愿填报、综合评价服务等方面进行辅导,为学校提供解决方案。
其二,开设自己的国际化学校。
早在2018年,学大教育即已涉足国际教育领域,并在宁波、大连开办了3所双语学校。金鑫坦言,开办全日制双语学校,一方面,意识到学生全面成长进步的氛围和土壤最终将回归于学校,另一方面,则是国际教育领域的学校更加强调和突出个性化教育,能够发挥学大教育的理念和资源优势。
当前,面对“双减”政策,众多教育企业要么关停,要么转型,甚至连新东方都去直播带货。相反,学大教育却依然固守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科教育培训服务。对此,金鑫直言:“在‘双减’之下,继续留下来做教育的人,我相信真的都非常热爱这个行业。”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