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水、刷盘、剪菜……4月18日,停摆多日的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王府镇烟台营子村的无土栽培芽苗菜扶贫车间正式复工复产,多位残疾村民正紧张有序地忙碌着。新冠肺炎疫情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加试题,也是影响脱贫质量的最大不确定因素。为了答好这道加试题,烟台营子村“第一书记”高凤岩在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大力推动扶贫车间恢复生产。他说,“这个车间带动了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5户残疾劳动力就近就业,我们必须抢进度,力争把疫情对脱贫工作的影响降到最低。”
高凤岩是东北财经大学的一名高级会计师,2018年3月他受学校党委选派来到烟台营子村驻村扶贫,两年时间里,他快速转变角色,跟村民交朋友、跟**学业务,沉下身子真干事、干实事,通过抓实基层党支部建设、帮扶弱势群体、招商引资、加强村小学建设等举措,用实干带动了党群关系的改善、集体经济的发展、民生工作的提升,让这个小村庄一天天变了样。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这个车头就是“党支部”。高凤岩把党建工作作为凝聚共识、带动发展的突破口,他先后建立党员专题议事、普通党员轮流讲党课、流动党员管理、党员一对一精准帮扶等多项基层党建制度,成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助残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开展“我是党员,义务为村办实事”活动,在他的带动下,村里党组织的管理日益规范,党员的思想觉悟不断提升,乡村振兴的“车头”正变得更加有力。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驻村后,高凤岩从村民最关心、涉及切实利益的问题入手,累计协调到300多万元专项拨款,用于修建民族风情街、硬化村屯路、修缮文化广场、实施电力增容改造、移动基站设备安装、城市公交线路延伸等,村庄环境得到有效整治。近期,他又为村里申请到河道维护、自来水对接、少数民族村寨建设等多项工程,已经纳入阜新蒙古族自治县2020年的工程计划,烟台营子村正逐步变成美丽宜居的好地方。
为了帮扶弱势群体,高凤岩建立扶贫车间、助残就业辅助车间,争取到社会爱心人士和爱心基金会16.8万元的支持,带动全村30多户贫困户致富。他还不断协调社会力量来村做爱心慈善、义诊、捐书、普法,帮助贫困学生减免学宿费,为残疾人申请辅助用具,让村民得到了看得见、摸得到的实惠,确保脱贫路上一个也不落下。
乡村振兴,必须发展乡村生产力。在扶贫工作中,高凤岩十分注重引入智力资源和工业项目。2018年10月,经他联系,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与东北财经大学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当地发展提供了高校教育、科研、智力等资源支撑。2019年10月,他协调大连广核能源有限公司,帮助王府镇吸引来总投资达5800万元、年利税400多万元的产业项目,目前已签订部分协议书,这将形成王府镇及烟台营子村的飞地经济,为集体经济的发展蓄积了后劲。
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高凤岩努力让村里的孩子接受更良好的教育,成长为有用之才。他帮助当地蒙古族学校申请到580多万元校园维修改造项目,使得学校硬件条件成为该市最好的农村小学之一。硬件改善了,他又开展起“大手拉小手,大学帮小学”活动。去年10月,东北财经大学跨境教育中心党员学习小组来到小学进行教育帮扶,主题讲座、英语教学公益培训、捐赠体育用品和校园路灯,还有为期五年的图书馆援建计划,活动的开展开阔了同学们的知识视野,点亮了他们努力学习的心灯。
来源:北国客户端
(声明:此文章为转载文章,若有内容、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更改、删除。)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