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书为伴,润泽心灵;诵读经典,传承文明”。为了更好地契合第十二届“大连读书季”文化活动,着力满足辽警学子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不断提升预备警官的社科文明文化素养,全面实现公安院校“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教育目标,喜迎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2021年5月21日,“翰墨书香契初心”2021经典诵读诗会在辽宁警察学院圆满召开。此次活动作为大连市社科联第十九届科普活动周科普活动之一,由大连社科联、辽宁警察学院宣传处和科技处联合主办,由基础部和“辽警金声”师生诵读团共同承办。
经典诵读诗会伊始,受邀参会的辽宁警察学院米佳副院长致辞,她表示:“格调高雅、内涵丰富的经典诵读会,对于提升学生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有重要的作用。‘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染人生’,希望我院开展更多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染和洗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精神动力。”最后预祝经典诵读诗会圆满成功。随后,“翰墨书香契初心”2021经典诵读诗会进入”上、中、下”三个篇章的诵读展演阶段。
“翰墨书香契初心”2021经典诵读诗会根据“中国文化”的三重内涵设计了三个篇章,上篇《古诗古韵中华情》,突出中华经典古诗词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与人文精神,重点彰显报国之志与家国情怀;中篇《忆往昔峥嵘岁月》,追忆革命战争年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下的丰厚的革命文化和精神财富;下篇《恰同学少年》,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是革命文化在当下的一个延伸与升华。
《古诗古韵中华情》精选了唐诗宋词中最具代表性的四部作品:《行路难》、《春望》、《如梦令》、《夜泊水村》,既表达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壮志,也抒发了“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同时我们也领略了李清照生花妙笔下的江南雨后春色图以及陆游两鬓斑白依旧迸发出的壮志未酬的无限感慨。诗会现场都沉浸于浓浓的古诗古韵之中,与古人完成了一次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深刻体会到文人墨客笔下流传千年的文人风骨与永恒魅力。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翻开风云激荡的红色篇章,走进硝烟四起的革命年代,诗会进入中篇《忆往昔峥嵘岁月》。毛泽东的《清平乐·六盘山》、《浪淘沙·北戴河》、《卜算子·咏梅》展现了一代伟人初心不改,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革命气魄和顽强不屈的革命英雄主义与乐观主义精神。方志敏在狱中写下了《可爱的中国》。他用赤子之心发出的由衷感慨,美好的未来就在明天、就在今天,就在我辈手中。这一句句对可爱中国的美好期待在辽警学子心中激起巨大波澜,为青年学警建设更美好强大的中国增添无限动力。
新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共同奏响昂扬奋进的新乐章。《恰同学少年》让经典诗会步入朝气蓬勃的新时代。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抚顺雷锋纪念馆时指出:雷锋日记里写的都是最深刻的道理,用的都是最朴实、妇孺皆宜的语言,这些话都是金子一般的语言。“辽警金声”师生诵读团共同诵读《雷锋日记精选》。预备警官以雷锋为榜样,以雷锋精神为指引,书写当代青年的奋斗华章,一袭藏蓝诠释辽警情怀。《青葱岁月 忠诚之歌》是“辽警金声”师生诵读团专门为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创作的诗歌,这也是本次诗会的最后一部诵读作品。在观众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中和意犹未尽的经典诗词文化浸润中,“翰墨书香契初心”2021经典诵读诗会圆满落幕!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时值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辽警金声”师生诵读团用一首首荡气回肠的中华经典诗词,引领青年学子汲取中华文化宝库的精神滋养,领悟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与使命,共同构建属于当代青年学警忠诚担当的精神家园。出席此次经典诵读诗会的领导还包括辽宁警察学院政治部副主任曹洪富、科技处处长刘淑霞、团委书记于辉、基础部主任王东庆等。
策划:宣传处 科技处 基础部
文字:卢经伦 魏莉
图片:高翎越 胡冰涛
编辑:刘博
审核:曹洪富 刘淑霞 王东庆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