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追忆百年峥嵘岁月,传承奋斗青年先行。青年是国家的中坚力量,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与时代责任,党史是当代青年汲取营养的沃土,读懂党史,就理解了现在,也就看到了未来。今天就请身边的同学带我们一起了解她们家乡的党史故事,也欢迎您积极投稿,为大家讲述您家乡的党史故事。
郭永怀
郭永怀,山东省荣成市滕家镇人,中共党员,中国力学科学的奠基人和空气动力研究的开拓者,也是以烈士身份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科学家。他还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首任系主任,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才。
在美国留学和工作期间,郭永怀与钱学森合作完成数论论文,首次提出“上临界马赫数”概念并得到实验证实,为解决跨声速飞行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他也因此在国际学术界声名鹊起,成为康奈尔大学航空工程研究生院的三个著名攻关课题主持人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他冲破重重阻力,义无反顾回到国内,将毕生所学贡献给祖国的科研事业。郭永怀曾说:“我只是新中国一个普通的科技工作者,我希望自己的祖国早一天强大起来,永远不再受人欺侮。”
1968年12月5日凌晨,郭永怀带着第二代导弹核武器的一份绝密资料,匆匆乘飞机从青海基地赶往北京,飞机不幸坠毁。找到遗体时,在场的人失声痛哭,郭永怀与警卫员小牟紧紧地抱在一起,费了很大力气将他们分开后,那个装有绝密资料的公文包就夹在俩人中间,数据资料完好无损。郭永怀牺牲22天后,我国第一颗热核导弹成功试爆,氢弹的武器化得以实现。多年过去,记者仍然清晰地记得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讲述这段故事时动情的语气:“郭永怀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表率、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表率。”
斯人已逝,事迹不灭,精神长存。数十年来,郭永怀的故事逐渐为人们所熟知,郭永怀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国人。
2016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52周年纪念日之际,郭永怀事迹陈列馆在郭永怀家乡——山东荣成正式开馆。截至目前,陈列馆共接待观众20余万人次。据馆长李波介绍,陈列品包括郭永怀的手表、衣物、郭永怀夫妻归国后使用的床垫和床等遗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捐赠的建校时期资料和郭永怀照片;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捐赠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1:1模型,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捐赠的我国最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七号的1:10模型,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捐赠的目前世界最先进的JF-12激波风洞模型等。
1988年,在郭永怀牺牲20周年之际,他的骨灰被送到力学所,安葬在新立的塑像下。2018年初李佩离世,根据其本人及家属意愿,中科院力学所将二人骨灰合葬。他们长眠在此,守望着中国科学技术的每一步进展,激励着中国科技工作者攀登科学技术高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一二九师陈列馆
一二九师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三个主力师之一。1937年8月25日,由红军第四方面军第四、第三十一军和第二十九、第三十军等部编成,刘伯承任师长,张浩、邓小平先后任政治委员,辖第三八五、第三八六旅和教导团等,共1.3万余人。9月底,师部率主力并指挥第一一五师第三四四旅进入晋东南,创建抗日根据地,并以一部挺进冀南,成立冀南军区。
1940年5—6月,新组成6个新编旅和太行(师部兼)、太岳军区。1941年1月起至1942年春,第三八五旅和新编各旅番号先后撤销,部队分别编入各军区。1943年10月,第一二九师机关与八路军总部机关合并(保留“第一二九师”番号),所属太行、太岳、冀南军区由八路军总部直接指挥。1944年5月,冀南军区与八路军总部原直属的冀鲁豫军区合并为新的冀鲁豫军区。1945年8月,冀鲁豫军区编入晋冀鲁豫军区。在八年全国抗日战争中,第一二九师共歼日伪军42万余人,自身发展到近30万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教育引导全党同志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回望百年党史,我们党之所以始终得到人民衷心拥护,根源在于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一代代共产党人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甘于牺牲,构筑起共产党人的价值底色。新时代新征程上,弘扬党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践行党的初心使命、根本宗旨,是我们每个人都要竭力做到的。
END
【往期延伸阅读】
沈阳体育学院官方微信出品
邮箱:newscentervocal@163.com
转载内容请后台联系
我知道你在看哦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