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空万古,英雄烈士灿若群星;长河漫漫,革命先辈抗争求索。他们,以生命捍卫真理,以鲜血熔铸信仰。让我们翻开党的百年史册,追寻革命先辈毕生奋斗的崇高理想,致敬革命先驱光耀千秋的伟岸壮举。
党史故事:铁肩担道
党史人物:李大钊
撰稿:赵祉翔
讲述:刘校岑
“我是崇信共产主义者,知有主义不知有家,为主义而死份也,何函也。”这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 定格在人民心中最后的声音。
时钟的指针拨回1916年,27岁的李大钊结束留学生涯回到祖国,在北京大学担任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学教授。进入北大的李大钊,很快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他写下“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对联,坚定了选择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这幅对联也成为了他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
随着“五四”运动的胜利,毛泽东、周恩来、邓中夏、高君宇等大批先进青年在李大钊的影响下接受马克思主义,并逐渐走上了革命道路。燎原的火种,在此时已被悄然种下。
与此同时,李大钊开始筹划建立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工人阶级政党。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在陈独秀的主持下成立。10月,在北大红楼李大钊的办公室成立了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从此,“南陈北李”的片片书信,终于在第二年的七月,化成了南湖的一艘红船,激荡起百年的壮丽征程。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李大钊积极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奋战在革命一线,为国共第一次合作作出了卓越贡献。
时钟走到了1927年,奉系军阀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逮捕了李大钊等80余人。在狱中,李大钊备受酷刑,竹签深扎,指骨碎裂,但他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
4月28日,特别法庭不顾各界人士和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公然宣判李大钊等20名革命者死刑。李大钊从容走上绞刑架,高呼“为主义而牺牲”,从容就义,时年38岁,留给家里的遗产仅有1块大洋。
李大钊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党的理论主要奠基人,以舍我其谁的豪迈气魄和大无畏的担当精神,“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用丹心碧血诠释了“铁肩担道义”的崇高境界。
(本期创作团队)
策划:马克思主义学院
指导:胡雪梅 时劲雨
音频:刘校岑李俊阳
图片:李俊阳 彭骏涵
编辑:刘 博
审核:曹洪富 张红梅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