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赵立成,男,1973年9月生,满族,中共党员,1996年毕业留校,博士,副研究员,国家级高级就业指导师,现任锦州医科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处)部(处)长、武装部副部长,学校易班发展中心主任。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生工作研究分会常务理事,辽宁省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第四届理事会副秘书长。他一直从事高教管理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近年来,曾获锦州市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学校优秀党务工作者和管理育人服务标兵等称号。
自从赵立成担任我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处)部(处)长以来,他深感这一岗位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因为立德树人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踏实做好“管理员”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
赵立成始终本着“学生为本、德育为先、促进发展、重在树人”的工作指导原则,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以本为本”,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以爱国教育为重点,以日常管理为抓手,以特色活动为引领,以选树典型为推动,积极探索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有效结合的新机制和新模式,着力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着力优化校园文化的育人环境,着力推动学校“三全”育人落地生根。
一是打造优良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培塑学生良好的学习风尚。通过开展2016年“自律行动”学风建设年活动、2017年“优良班风”创建活动、2018年教风和学风联合督查专项行动、2019年“五J”活动计划、2020年“隔空在一起”辅导员碎碎念,深入扎实推进“优良班风”创建活动等学风建设活动,有力地推进了我校优良学风建设迈上新台阶。
二是选树学生典型,发挥示范导向作用,形成创先争优的引领带动机制。重点打造了“十佳大学生”“励志成才优秀大学生”评选表彰活动,建立了校园巡讲报告制度;创新形式,持续推进开展了“专业回声”考研之星、优秀毕业生事迹报告会和毕业生成长经历座谈会,形成了争先赶优的示范作用,使“善学、多思、力行”的优良学风在全校范围内蔚然成风。
三是强化新媒体服务,创建了易班网络平台。建立了完善的校、院两级易班工作组织体系,我校易班活跃度和易班全国共建“双指数”在辽宁省高校中始终名列前茅,是辽宁省首批易班建设优秀示范校、全国高校易班共建先进单位。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席卷大地,每一名居家学子的安危时刻牵动着学校领导的关切,学工系统立即响应,超前研判,迅速实施网格化管理,周密制定防控方案,从而确保了全体在校学生的安全、健康和稳定。
正是因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关爱行动,才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来自学校的温暖和关爱。药学院一名少数民族学生在给老师的感谢信中说:“锦州医大像一个家,老师们是我们的父母,同学们是我的兄弟姐妹,这个家给了我温暖的怀抱。”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甘愿当好“服务员”
育人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必须甘愿当好学生成长成才路上的“服务员”。
学生工作繁杂,事务性工作非常多。从入学教育到日常教育再到毕业教育,从打造精品主题活动到着力优化育人氛围,从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到深入学生家中进行家访,多年来,赵立成始终把对学生工作的热爱牢牢印记在心中,融成血液,将学生工作用到情处、体会深处、落到实处。
他统筹推进大学生主题教育品牌建设,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做到入学教育有深度,毕业教育有温度,日常教育有广度。他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辅导员家访活动,尤其是2019年创新性开展了深入新疆腹地的暑假家访活动,并首次组织召开了塔城地区学生和家长代表座谈会,得到了省委教育工委和新疆自治区内学办的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连续五年精心策划组织了具有深远教育影响的毕业生离校教育、毕业典礼和新生入学教育安排,为每届毕业生和新入学同学都留下了难忘而深刻的美好大学记忆;深挖活动内涵,凸显育人特色,开展了“幸福与感恩”主题精品项目评选,建立了“幸福与感恩”主题教育活动的长效机制;创新性地举办了两届大学生民族文化节,促进了校园民族文化融合,努力营造了格调高雅、向上向善的校园文化氛围。
他积极创新载体,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他创新机制,建立了“辅导员月例会”制度,连续成功举办了五期辅导员暑期培训班,挂牌成立了“阿依来”和“明德”两个辅导员工作室。他带领我校辅导员连续三年在全省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中获得团体二等奖和优秀组织单位奖以及若干个人奖,涌现“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入围奖”1名。在学校党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他创新制定了我校《辅导员分级管理实施办法》,在省内率先组织建立了一线专职辅导员“三线并行”的晋升机制。辅导员队伍建设先进经验和民族教育优秀成果多次在省、部组织的各种会议上进行交流和介绍。
有几次深夜,个别学院的学生因突发疾病等紧急情况危及生命,赵立成都是第一时间赶到医院,协调医院组织优质医疗资源,开通绿色生命通道进行紧急救治,让学生转危为安。他所联系帮扶的学生生活困难,他捐资捐物予以资助帮扶,直到学生顺利毕业;走访贫困学生,他从未担心路途遥远和艰险,只求能为学生送去温暖;遇有学业打退堂鼓的学生,他总要耐心地询问,为学生答疑解惑疏导思想,避免学生做出错误的选择……因为,所有学生在他的心中就是他的孩子。
赵立成还坚持经济资助与思想教育、励志教育相结合,全面推进资助育人,坚持将资助与育人相结合,逐步形成宣传、育人两翼并举,“同心、同力、同向、同行”合力育人的新格局。构建了贫困生审核评定制度,创建立体合围式资助机制,先后分别与承德腰痛宁励志基金会和辽宁正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学生励志奖学金,累计资助21万元;杨文博校友从2020年起,每年向学校捐赠3万元,连续捐赠5年,以累计15万元的资助奖励基金建立锦州医科大学“文博励志奖学金”;完善了在校大学生的医疗保险、保障体系,提高了在校大学生的保险保障自救能力。
“世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要肯努力,肯付出,总会有温暖的回报。赵立成说:“我会继续努力,让自己的所学、所思、所悟、所得,能够在有限时间的工作岗位上持续不断地发光、发热,以自己绵薄之力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让学生在学校感受到家的温暖。”
文| 王照华整理
编辑| 郑璐
责任编辑 | 王聪
锦州医科大学传播媒体中心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