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部天地虽小 服务师生也要有大作为

大连大学,艺考

大连大学

2020-12-09 21:38:05 文/施耀 图/马子涵

关注

小编

跑基层

手记

冬色潋滟,寒意葳蕤,没有滤镜点缀的纯白小楼静静矗立于大连大学东南门处。门诊部内,身着白衣的医护人员在各自奔忙着,焕然一新的风貌点燃了他们的热情,映红了每个人的面庞。在这样紧张忙碌的工作氛围中,小编跑基层,走进了门诊部的403室,在这里,近距离感受到了门诊部副主任高弼虎院长的亲和可敬,用自己的笔触描摹出大连大学门诊部改革的愿景蓝图。

大连大学门诊部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的非营利性综合门诊,肩负着全校一万七千余名师生的医疗健康保障任务。针对新冠疫情常态化形势及大学医学发展长远规划,依托大连大学附属医院的厚重资源优势,学校党委重新规划了门诊部的发展定位,从门诊部管理模式、医疗服务队伍、医疗服务项目等方面做了全面调整,旨在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以后还将服务于大连金普新区市民。为此学校党委选派了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高弼虎兼任门诊部副主任。高弼虎院长带着党委的重托,师生们的期待,走马上任,坚守“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职业理想,高弼虎院长在医院和学校两地不辞辛劳的奔波。高弼虎院长对小编说,门诊部天地虽小,也要有大作为。

大连大学

校党委高度重视门诊部的建设发展工作,在党委常委会上,党委书记王晋良多次强调,全校各单位、各部门要用战略和发展的眼光支持并帮助门诊部的改革发展。党委的重视和支持,给高弼虎院长带来了改革的勇气,他带领班子成员通过深入调研,了解情况,规划了门诊部的发展愿景。

高弼虎院长是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专家,亲自坐镇门诊部,让原本缺乏组织引领的团队有了核心,医护人员对前途充满了希望,干劲倍增。为加强医护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高院长从附属中山医院选调了9名医护人员加入门诊部医疗团队,为门诊部改革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同时为门诊部的医护人员提供了到附属中山医院进行临床学习培训的机会。通过深入调查了解,结合门诊部现有医疗设备情况,进行了升级调整。门诊部各项工作在稳步推进,通过这次“大讨论”活动,门诊部的同志们对“门诊部小天地、大作为”有了高度的共识,对门诊部的发展规划和服务定位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大家的主人翁意识在不断增强,干事创业的担当精神越发高涨。

高院长亲切地与小编交谈,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和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以及儒者风范让小编不禁肃然起敬。我们的健康交给高院长,很放心。

大连大学

门诊部大讨论现场

下面小编就带您看看门诊部现在都有哪些功能吧!

门诊部医护人员队伍加强啦

门诊部现有25名医护人员,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4人,医生11人、检验1人、药剂1人、护士7人、其他3人;正高1人、副高3人、中级14人;博士1人、硕士6人。另外,附属中山医院委派9名高年资专科医生到门诊部工作,以保证各科室有经验丰富的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治疗,并为您的健康保健提出科学的建议。

门诊部的科室还是比较齐全的

门诊部设有内科、外科、眼科、耳鼻喉科、检验科、医学影像科(包括X线诊断、超声诊断、心电诊断),新增设了口腔科、妇科、中医理疗科。

大连大学

大连大学

门诊部先进的设备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未来,门诊部医学影像科、检验科还将与附属中山医院联网进行远程会诊,实现与三甲医院同质化服务,到时候看病就更方便了,特别是体检后,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就诊咨询了。

下一步门诊部还将邀请知名专家定期到门诊部出诊,解决师生找名医看病难问题。高院长说,明年还要计划设置住院病房,收治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患者,而且为了方便需要转上级医院治疗的师生,还要建立转诊工作流程,为师生提供绿色通道服务。

大连大学

您的健康要建档了

门诊部不仅有提供医疗服务的职能,还承担着校内师生的医疗、保健、健康档案管理与跟踪等任务,将为全体师生建立健康档案、对部分慢性病进行随访管理,将来教师和学生体检之后将其体检结果收入其中,对其进行跟踪随访,及时给出调整方案,监控病患身体变化。

当前的首要任务

高院长说,门诊部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校园内的预防保健。特别是当前,面对新冠疫情和秋冬季流感蔓延等严峻的传染病防控形势,与校内防控部门配合,共同完成好疫情防控、公共卫生业务的监督指导和落实,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控制。高院长带领专家团队抓疫情防控,专业的防控指导犹如一把利剑,斩断了病毒对我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威胁。高院长一再强调,希望小编配合做好宣传,做好冬季疫情防控人人有责,大家还是要提高警惕,勤洗手,戴口罩,勤通风,少聚集,疫情防控不要放松哦。

大连大学

既要服务师生还要服务社会

高院长说,门诊部未来的发展定位是兼具服务师生和面向社会服务广大市民,我们有信心将其打造成大连大学在金普新区的附属医院,将来我们成功转型后可以为周边数十公里内的居民提供急救措施和三级医院的优质资源,辐射周边医疗空白区域,服务社会大众。

大连大学

“大讨论”真查问题、真下实招

按照学校党委的统一布署,门诊部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王晋良书记和孟校长的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大讨论”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并结合门诊当前存在的问题,研究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

大连大学

门诊部大讨论现场

门诊部副主任、直属党支部书记、附属中山医院高弼虎院长

当前正是门诊部发展的关键时期,“大讨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充分学习思考的机会,我们要把门诊部放到学校事业发展的全局中思考问题,要结合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大连大学2035年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查摆问题,建言献策,谋划未来,要真抓实干见实效。未来门诊部要重点抓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建设完善的校园预防保健体系,加强新冠疫情防控力度,提升各种传染病和校园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二是提升门诊部的服务水平和业务能力,高质量的满足师生对医疗服务的要求,完成门诊部急救体系建设和病房建设;三是进一步扩大门诊部服务半径,为周边居民和企事业单位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填补我校在金普新区的医疗空白。

大连大学

门诊部副主任、直属党支部副书记夏明辉

门诊部副主任、直属党支部副书记夏明辉

我们要通过“大讨论”活动,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提振精神。过去大家都认为门诊部是边缘化的部门,现在党委对我们的工作高度重视,我们自己就要增强自信,要敬畏我们的职业,把师生的健康放到第一位。打铁还需自身硬,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依托附属中山医院,建立医院和门诊部之间的交流学习培训制度,不断提高我们的医疗技术和水平,为师生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为师生健康保驾护航。

编者按:“淡泊宁静无怨无悔,救死扶伤有情有义,”短短十六字,字短情却长。它不仅道出了医疗工作者神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如一曲礼赞,吟出了他们不改的初心和无畏的勇气。门诊部的改革,也体现了校领导对全校师生和人民群众的人文关怀。改革发展需要时间,但变化从这一刻已然开始。未来的路很长,我们愿与你同行,共创美好未来。

门诊部(附属中山医院)医生简介

大连大学

杨京蓉

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口腔系,从事口腔专业近三十年。熟练处理常见牙齿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擅长牙体牙髓病的治疗,以及牙齿拔除、口腔小肿物的诊治。

大连大学

柳春韬

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内蒙古民族大学临床医疗专业,有多年妇科门诊及病房的临床工作经验,擅长妇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良恶性肿瘤的诊治,熟练掌握妇科各种微创手术,擅长更年期女性的心理疏导和药物治疗。出诊时间:周一至周四大连大学门诊部,周五中山医院妇科专家诊。

大连大学

崔力凤

主治医师、研究生、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后长期从事消化内科临床工作,熟练掌握胃肠镜检查、内镜下早癌筛查及内镜下息肉切除等一般治疗。擅长消化内科常见疾病及疑难重症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如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急性胰腺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

大连大学

孙欣华

主治医师、研究生、毕业于遵义医科大学,长期从事外科专业,处理常见外科疾病,尤其擅长肛肠外科临床工作,肛肠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大连大学

那荣妹

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2013年进入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工作,2014-2015年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进修学习。从业期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擅长诊治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内科疾病。

大连大学

姜 挺

住院医师,医学博士,主要从事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心血管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并于临床工作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高血压急症以及高胆固醇血症处理中积累了丰富经验。

小编敲黑板啦!

门诊部急诊电话:87402120(24小时)

编辑|赵恒雪

封面|邓天峰

技编|赵恒雪

校对|王琳琳 于 淼

责编|宇 宸

大连大学

大连大学

请为推动连大发展点亮“在看”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辽宁本科院校-大连大学-微高校-院校号-大连大学-门诊部天地虽小 服务师生也要有大作为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