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责任与使命!辽科大抗疫先锋共奏“青春之歌”

辽宁科技大学,艺考

辽宁科技大学

2020-11-20 08:04:02 文/马婷婷 图/许静怡

关注

辽宁科技大学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

科大的学子们勇担责任与使命

积极响应号召

投身于疫情防控工作中

或安于家中默默坚守

或服务家乡志愿服务

或用妙笔文字传递信心

今天,就让我们

走进他们的抗疫故事

01

辽宁科技大学

苏瑞阳,建艺学院动画18级学生,生活在河北邢台威县的一个普通村庄。在大学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作为学生干部努力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刻苦学习。获得了校优秀学生干部,社会骨干奖,第三届国青杯全国高校艺术设计作品二等奖等荣誉。

辽宁科技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在疫情特殊时期,乡镇村委发起了“招募大学生志愿者”的倡议,他积极参加抗击疫情志愿服务,在战“疫”一线展现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在志愿服务工作中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作为青年大学生,他更是冲锋在前。村委工作人员在所住村庄带头组织成立了疫情防控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他参与了各项疫情防控志愿工作,并积极高效开展各项疫情防控工作。

在小区全面排查中,他们每天白天和村委工作人员挨家挨户敲门、询问、登记信息。晚上回到家还要详细输入信息,只记得每天吃最多的就是泡面,最忙的时候一天只吃一顿饭,为了确保输入信息正确,为了确保总是不厌其烦地审核、校对,力求准确无误。为了减少小区居民外出,帮助居民买菜、送快递、倒垃圾,随叫随到,解决了居家隔离期间居民的生活需求。

作为学生干部,在这次疫情中,当他看到住村委一线的工作人员非常辛苦,而且防护装备不足,想到了通过村民募捐,进行购买医用口罩,消毒液,给执勤的村委人员购买的酒精、消毒液、手套等物品,全部捐献给了所在村庄。同时他们的活动还在继续,他们希望筹集更多物资捐献给其他的村庄。

责任重于泰山,只有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的人才会受到人们的尊重和爱戴,才会使自己走向成功。而一个不负责任的人在人们的眼中却比一颗沙粒还要渺小和可悲,必将受到人们的谴责,也注定会使自己走向失败。

辽宁科技大学

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虽然疫情没有办法控制。但它也挡不住我们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脚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不单纯是物质生活水平,而应该是面对像新型冠状病毒这样的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加以应对。疫情如令,责任如山。在这场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的战斗中,中国人民的团结信念和责任感令世界印象深刻。

“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这场全民皆战士的疫情防控战役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参与,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是疫情的受害者,更是要在战疫中顾大局、担使命,努力做一名有社会责任感、有使命担当的新青年,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一份贡献。

02

辽宁科技大学

贾佳艾,建艺学院动画19-2班学生。疫情期间,她每天都会早上六点起床在今日校园上报疫情,然后起床洗漱下楼跑步或者跳绳来锻炼身体。七点五十上楼准备上课签到,这样就开始了精神抖擞的一天的学习。每天中午她也会按时午休,因为有充足的睡眠才能保证学习的质量。

辽宁科技大学

他们的网课生活,是从美术基础课开始,老师和学生们都尽力适应着网课教学。由于教学模式不同了,老师不能在同学们身边及时看到他们的问题。老师就每一个小时就给他们看一次画,指出画中的不足,让同学们在网课阶段也能感受到老师在身边一样,更好的把画面进行下去。

其他课也都按部就班稳中有序地进行着,老师学生配合的越来越默契,虽然是在家,但是他们都不松懈!老师准时点名,每天都有相应的教学任务,学生们也从开始有一点不习惯到现在每天按时答到,上课积极思考,认认真真做笔记便于自己课后复习,在家上课甚至比在学校还用心。

除了认真学习课内内容,她还参加了科大的课外四级辅导,科大线上外教口语课,老师们义务为我们辅导英语,为学生们的四级加油鼓劲,除了上课还会找真题给学生们练习。大学学习生活主要靠自律,既然是学生,就应该把分内的事情做好,再做一些事情提升自己。她还会描摹字帖,每天都临一篇字帖。

每个人都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属于自己的计划,千万不能盲目。她还加入了体育部举行的居家健身活动,因为家乡疫情不是很严重,参加这个活动可以更好的督促她每天下楼跑步骑行,或者在keep上做做运动锻炼身体。看着小伙伴们的“成绩”她更有动力,立志每天做更多的运动!

辽宁科技大学

最后,她认为线上学习是磨砺也是考验。只要毅力够强,就可以弯道超车,获得一个比上学期更好的成绩。但是同时它也在考验同学们学习态度、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有人可以在这个时间成为一匹黑马,也有人会在这个时间一落千丈。愿我们都可以做最努力优秀的自己,对得起自己的付出与努力。未来可期,前途无量!

03

辽宁科技大学

邵帅,男,21岁,中共预备党员,辽宁科技大学理学院信息172班学生。当疫情在武汉初步爆发时,他便时刻关注疫情形势的变化。在疫情开始向全国蔓延时,邵帅同学积极响应当地街道党工委的号召,第一时间来到所在社区,主动请缨加入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成为一名社区抗疫志愿者。

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他无私奉献,勇挑重担,主动投身到社区疫情防控第一线,以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体现出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辽宁科技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在为期两个多月的防控工作中,邵帅同学恪尽职守、认真负责,同其他防控志愿者一道,对所负责的社区网格逐户排查、登记。坚决做到“不漏一户,**”。严格排查湖北、河南等高风险地区返连人员,并对十四天内有过出省经历的相关人员进行详细记录。

在入户排查的过程中,由于疫情时期的特殊原因,很多业主不愿意开门,这种戒备心理无疑加大了排查工作的难度。他每敲开一扇门,都需要极耐心地解释,说明来意。登记完信息后,邀请业主加入微信群,统计业主每天在群内报送的体温。

有的业主是老人,不会使用微信,不能在微信群里报体温,他就每天打电话询问老人们的体温情况,并主动询问老人有没有需要帮助的地方。有的业主没有口罩,他就自费购买口罩送给业主。有一次,一位业主在微信群里面说家里的体温计坏了,无法测量体温。他看到消息后,立即给这个业主送了一个体温计,当着业主的面喷洒酒精消毒,然后交到业主的手里。

二月下旬,天气依旧寒冷,户外的志愿服务工作格外幸苦,但他并没退缩。在防控卡口进行出入人员的登记、体温检测等工作时,他毅然选择了最苦最累的一班岗——每天下午三点到五点。这个时间段正值居民下班高峰期,寒风呼啸,进出人员与车辆格外频繁。

他在进行人员与车辆登记的同时,还需要做好社区居民的宣传教育工作。面对不配合的居民,他耐心劝阻,动之以理,晓之以情,圆满地完成了社区交代的工作任务。在疫情期间,邵帅同学志愿服务时长140余小时,检测车辆2100余台,检测人员2800余人。

辽宁科技大学

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邵帅同学敢于“逆行”、敢于担当奉献,以饱满的状态、无私的精神、勤勉的工作、优质的服务,有力地帮助社区缓解了工作压力,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优良素质、崇高品格和家国情怀,守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防线,受到了广大**的高度赞扬。彰显了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精神风貌。

04

辽宁科技大学

孙达,男,中共党员,1995年7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

辽宁科技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2020年2月,疫情突如其来,席卷了世界各地。孙达的家乡是疫情的重点区域,当时正值春节,哈尔滨市双城区政府招募防疫志愿者,来加强防疫工作。孙达看到招募信息后第一时间报名,经过一系列的筛查,最终成为了一名防疫志愿者。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病毒肆虐,当人们被新冠病毒的阴影笼罩时,总要有人挺身而出,身为一名退伍军人,一名共产党员,孙达毅然决然冲到了抗疫的一线,成为了社区防疫志愿者,黑龙江的二月非常冷,在卡点执勤一站就是四小时。

因为小区封闭,他所管辖的小区内老年人居多,为了方便老年人出入,他一直在外面执勤,为往来的居民测体温、扫码。碰见不会使用智能机的老人,他主动帮助登记,认真负责,深受卡点居民好评。疫情期间孙达还响应号召参加无偿献血,献完血的第二天,又投身到防疫工作中去。

辽宁科技大学

这就是平凡的他,没有惊天地的大事,但就是千千万万像他这种平凡人,凭着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平凡中照亮着我们的中国。

05

辽宁科技大学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当代大学生,用实际行动践行青年大学生的使命与担当。2月10日,土木学院测绘17-1班学生包阔报名参加了镇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

辽宁科技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白天负责在检查站站岗,做好出入车辆登记和人员排查,亦或入户发放防疫宣传单并帮助下载出行二维码、宣传疫情防控及居家隔离的注意事项;晚上,负责汇总数据,协助整理疫情防控登记材料。她还参与录制了疫情防控相关知识视频发至微信群,并及时关注官方疫情防控的最新动态,在微信群内及时甄别谣言及时辟谣,积极传播正能量。

当她看到各检查站工作人员为了居民的安全健康在日夜奋战时,便和其他大学生志愿者编排了顺口溜,到各卡点为值守一线的值班人员鼓舞士气。

加入青年突击队以来,包阔每天都被周围那些可亲可敬的人感动着,激励着。疫情当前,党员**前所未有的精诚团结,没有刻意的号召就形成了合力,演绎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夕阳红广场舞队,这支队伍平均年龄63岁,自发组织捐款筹措资金1800元;建档立卡贫困户,身患重病的单亲母亲涂娅玲执意捐出100元;75岁的老党员鲍海山冒着风雪一大早步行来到政府从怀里掏出500元要捐给一线抗疫人员;6岁的小朋友捐出200元压岁钱要送给站岗执勤的叔叔阿姨们。

一场疫情,一副口罩,隔离了病毒,但绝不会隔离爱,一场疫情,让党员**更加团结一致,心手相牵,病毒虽无情,人间有真爱,每一笔捐赠都饱含着她们的深情厚谊。他们捐出的不仅是一份爱心,一份感动,更让我们看到了疫情面前那份坚不可摧的团结力量,看到了每个平凡的中国人风雨中砥砺前行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辽宁科技大学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指出:“广大青年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交出了合格答卷,在国家危难关头经受住了考验,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的青春之花。”

青春战“疫”的经历告诉我们,新时代中国青年要不断强化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珍惜这个时代,担负时代使命,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岁月静好,总要有人默默守护;重任在前,总要有人坚毅前行。

或许,自身能做的只是一点,但14亿个“一”,就可以铸就奇迹。抗击疫情工作期间,“辽科大”情怀、“暖风”精神一直激励着她,郭明义老师,曲文泉老师对本职工作的无限热爱,对公益事业的热心投入,深深地影响着她、感召着她,她会始终铭记“暖风”精神,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不忘初心,不负韶华!

辽宁科技大学

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青春之歌,人们坚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青年始终是先锋力量。在经历疫情洗礼与锤炼后,我们必将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06

辽宁科技大学

李欣宇,女,汉族,1999年6月出生,是土木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2017-2班学生,2019年6月成为第一批中共预备党员。

辽宁科技大学

现担任班级班长、校“暖风”郭明义爱心团队第九任队长。曾获校大学生道德楷模、校三好学生标兵、校优秀学生干部、校优秀团员、团活动积极分子、社会骨干奖学金、辽宁科技大学青马培训“优秀学员”两次、纪念129颂诗会团体三等奖、辽宁省社会实践“千村美丽 万村整洁”优秀志愿者、十四届挑战杯大赛优秀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暑期社会实践一等奖三次、鞍山市孝文志愿者协会“最美志愿者”、土木工程学院“十佳大学生”、院学生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抗疫初期,白衣执甲、逆行出征,日夜奋战在不见硝烟的战场,一幕幕感人场景深深触动李欣宇的心。在接到老师下发的“辽宁省招募防疫青年志愿者”通知时,她毫不犹豫,立即报名参加,并将招募信息转发到暖风团队QQ群中,号召更多同学参与。报名成功初期,她的家乡对志愿服务的需求还不是很大,所以不能到一线去。她就在家中进行一些基础防疫知识的自我学习,录制视频做一些网络宣传防疫。

辽宁科技大学

在2月末,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关键时期,她接到团委通知,负责到城区内的弃管小区,协助社区工作人员,排查外地返乡人员并做好登记,张贴发放宣传资料。她与同行志愿者们,日日奋战,走的腿脚酸痛也不停歇,城区内外地返乡人员的排查工作提前完成。这次志愿服务工作虽然很累,但她很感谢这段经历,如果还有机会,如果还有需要,她依旧愿意义无反顾的选择。

疫情突如其来,不能如期返校,在这期间作为“暖风”团队队长的她也未曾懈怠。在曲老师的指导下,以“立足校园,面向社会”为定位,开展了一系列防疫工作。

除了积极响应团中央号召,呼吁并带领团队成员在家乡担任青年防疫志愿者外,还组织并号召广大师生开展新冠防控专项捐款活动活动两次,累计筹得资金9500余元,全部用于购买防疫物资,送至校医院,助力校园防疫一线;征集抗疫征文,以“爱我中华,共克时艰”为主题,面向全校同学,与大家一同为武汉加油;积极响应学校号召,以“为奉献者奉献”为口号,带领团队成员参与“关爱鞍山籍支援湖北医务人员子女”暖心志愿服务项目,为疫情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提供坚实助力。

辽宁科技大学

李欣宇坚信“心有所系,则力有所使,必干有所成” ,她愿意用实际行动跟着郭明义学雷锋,愿意做那点点星光,将爱传递,将美好发扬,愿意为身边人、为社会贡献更多的力量。高举“跟着郭明义学雷锋”的大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青春播撒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策划 | 大学生通讯社

素材来源| 辽科大助手

编辑 | 来嘉妮

责编 | 殷玮凡 刘美麟 王少娜

欢迎关注@辽宁科技大学

投稿邮箱:lnkjdxdxstxs@126.com

辽宁科技大学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辽宁本科院校-辽宁科技大学-微高校-院校号-辽宁科技大学-心怀责任与使命!辽科大抗疫先锋共奏“青春之歌”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