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因为热爱,所以我们还是年轻的模样

沈阳大学,艺考

沈阳大学

2020-11-08 14:09:02 文/庞飞 图/杜雨婷

关注

沈阳大学

因为热爱

所以我们还是年轻的模样

如果从大学毕业算起,29年,可以说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黄金、最年富力强的阶段。王焱将自己的29年,一心扑在了教育事业上。每次回望,她都觉得那是一段最值得的旅程。没有任何倦怠、没有丝毫抱怨,只有不断创新的愿景和行动,于是,出现在人们面前的她,总是那样生机勃勃。

沈阳大学

王焱,沈阳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全国宝钢优秀教师,辽宁省教学名师,辽宁省优秀教师,沈阳市优秀专家。然而,她更愿意称呼自己是一位从教29年的一线教师。

29载

那个“满堂飞”的身影活力依旧

1991年,王焱从大连外国语学院毕业。并不想当老师的她,却被分到了沈阳教育学院。然而,当上了第一堂课后,她就被学生们求知的眼神深深地打动了。“那是一种对知识的渴望,还有对老师的尊重,我感到自己的职业特别神圣和光荣。”

沈阳大学

当年在大学里学到的扎实的专业知识,加上她活泼的授课风格,让学生们对这位兼具美丽与学识的教师充满了喜爱。整个学期下来,王焱感觉“十分良好”,她发现自己再也离不开课堂了。

沈阳大学

这些年,王焱在教学领域获得成果无数:两次荣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负责并主讲的全国优课联盟慕课《中西文化对比》获得辽宁省一流课程,正参评全国一流课程;《英语国家国情》入选全国高校外语慕课平台;《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被评为辽宁省首批资源共享精品课,省内多所高校学生跨校选修此课程修读学分;主持省级教改项目3项;主编教材10余部……

沈阳大学

然而,在她心中,分量最重的还是1996年获得的学校首届“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荣誉称号,因为她知道,那是学生们用一颗真诚的心评选出来的。和学生们在课堂上共处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让她异常开心。为了调动学生们的听课积极性,她讲课时“满堂飞”。时光流转,这一“飞”就是29年,学生们换了一茬又一茬,然而,他们的王老师还是那个充满活力的“青年教师”。

团队,团队,还是团队

谈及工作,王焱说的最多的两个字就是“团队”。因为在她心里,学院就是一个大家庭,作为院长,她有责任带动家庭里的每个成员向阳生长。

沈阳大学

“注重团队建设是我们学院的特色。教学上我们有课程团队、竞赛团队还有语音测试与指导团队。课程团队分为横向团队和纵向团队。横向团队设置课程负责人,纵向团队则是采用同一班级由2-3名教师共讲一门课的授课形式。学生们从不同老师身上汲取知识养分,也培养了教师团队意识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同时,注重引领学院中青年教师把现代教学技术融入到教学之中,学院现有全国平台慕课2门,省级资源共享课程2门,校级网络课程10余门。利用省级课程平台,把其他学校的教师也带入我们教学团队,形成一个更大规模的校内外融合的大团队。”

沈阳大学

在课堂教学上,王焱组建了翻转教学团队,她鼓励年轻骨干教师在课堂上创新教学模式,基于课前-课中-课后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从“让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沈阳大学

她注重对骨干教师的培养,鼓励他们参与到教改立项和科研立项。“最开始,我会带着他们成长,待他们成熟了,我会让他们离开团队,出去成立自己的团队,这样既不浪费资源进而让其他新生力量进入,同时也加速了他们自身的成长。”

沈阳大学

王焱很欣慰这些青年教师们都有自己的目标与追求。这些年,团队的青年教师多人在各级教学比赛中名列前茅,更是在第十届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辽宁赛区)中获得特等奖、全国总决赛二等奖、“教学之星”大赛全国复赛特等奖众多奖项。值得一提的是,团队的两位教师获得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王焱带领的团队成为省内为数不多的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

沈阳大学

工作业绩是斐然的,在文化建设方面,王焱更是注重团队建设,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艺术团、合唱团、乒乓球协会、羽毛球协会……在外国语学院,不难找到工作之余的归属。2008年,她与教务处沟通一同创办了外语节,今已举办了13届,成为了沈阳大学的校园品牌活动。而学校每有大型活动,外国语学院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沈阳大学

沈阳大学

沈阳大学

沈阳大学

沈阳大学

所谓师者

传道受业解惑+父母心

沈阳大学

王焱始终把学院当成自己的家。无论对于学生还是青年教师,她始终觉得自己有“传道受业解惑和父母心”的责任感,因为她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为了让“孩子们”有一个舒适愉悦的环境,她特别注重班子和谐。“在我的层面,能完成的工作就自己完成,尽量不把工作扔给别人,为他们做减法。同时,尽力给大家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让大家都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状态。”

凭借这些年在教育领域取得的成就,王焱的头上有很多头衔,然而这些头衔对于她来说都不及一个“老师”的称呼来得珍贵。

她从事教学工作多年,但每一堂课,她都会观察学生们的听课细节。她不太关注表现优良的学生,反之,她常把目光放在坐在最后一排的学生身上。“课间,我找他们聊,了解他们听课不专注的原因,并鼓励他们。”偶尔看到偷偷玩游戏的学生,她会发自内心的生气,有时甚至会和他们发火。看到学生们对未来的抉择感到迷茫举棋不定的时候,王焱会像个真正的家长一样给他们提建议,“就差替他们做决定了”。

对于王焱来说,最珍贵的礼物就是来自学生们的问候。“看着他们成家立业,有的给我发来照片说她嫁人了,有的说他事业小有成功了,有的给我发来他们孩子的照片,这种感觉……你们不知道……”说到此,她突然哽咽了。就像她在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上所说,“甘为人梯教书育人,为同学们的成长和进步心甘情愿做一块‘铺路石’”。

沈阳大学

因为热爱,

我们还是年轻的模样

——这,是王焱作为一位老师的幸福。

沈阳大学

策划:党委宣传部 网络与新媒体工作室

文:特约记者 王丽君

编辑:特约编辑 王旭阳

编辑:党委宣传部学生新闻中心 原宇轩

校对:党委宣传部学生新闻中心 李佳霓 李鑫 郑文蕾

沈阳大学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辽宁本科院校-沈阳大学-微高校-院校号-沈阳大学-【人物志】因为热爱,所以我们还是年轻的模样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