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据报道,2018年4月18日,某市一处高压电线落地燃烧,幸好没有造成人员伤亡。高压电线落地可能导致行人跨步触电,如图所示,设人的两脚 MN 间最大跨步距离为 d,电线触地点 O 流入大地的电流为I,大地的电阻率为 ρ,ON 间的距离为R。电流在以 O 点为圆心、半径为r的半球面上均匀分布,其电流密度为 ,若电流密度乘以电阻率等于电场强度,该电场强度可以等效成把点电荷 Q 放在真空中 O 点处产生的电场强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脚并拢跳离触地点是防跨步触电的一种有效方法等效
B.电荷 Q 的电荷量为 (k为静电力常量)
C.图中 MN 两脚间跨步电压可能等于
D.当两脚间的距离处于最大跨步时,跨步电压可能为零
【试题答案】 ABD
【推荐理由】
近几年高考比较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物理概念、规律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本题通过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电场强度、电压,培养了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电场强度、电势、电势差、电势能是高考中必考知识点,学生应重视相关方面的内容,并会应用其分析问题。
5.如图所示,电阻不计的金属导轨 PQ、MN 水平平行放置,间距为 L,导轨的P、M 端接到匝数比为的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两端,变压器的副线圈接有阻值为 R 的电阻。在两导轨间 X≥0 区域有垂直导轨平面的磁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一阻值不计的光滑导体棒ab垂直导轨放置且与导轨接触良好。开始时导体棒处于处 x=0,从 t=0 时刻起,导体棒ab在沿 x 正方向的力 F 作用下做速度为 v 的匀速运动,则 ( )
A.导体棒 ab 中产生的交变电流的频率为 2kv
B.交流电压表的示数为
C.交流电流表的示数为
D.在t时间内力做的功为
【试题答案】 BC
【推荐理由】
电磁感应、交变电流、变压器是每年必考题,且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本题把电磁感应和变压器综合在一起,涉及内容包括了交变电流、变压器和功,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6.如图1所示,用半径相同的 A、B 两球的碰撞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先让质量为的 A 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 C 由静止开始滚下,进入水平轨道后,从轨道末端水平抛出,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复写纸上,在下面的白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 10 次,得到 10 个落点痕迹。再把质量为
的 B 球放在水平轨道末端,让A球仍从位置 C 由静止滚下,A球和B球碰撞后,分别在白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操作 10 次。M、P、N为三个落点的平均位置,未放 B 球时,A 球的落点是 P 点,O 点是水平轨道末端在记录纸上的竖直投影点,如图2所示。
(1)在这个实验中,为了尽量减小实验误差,两个小球的质量应满足 ____
(选填“>”或“<”);除了图中器材外,实验室还备有下列器材,完成本实验还必须使用的两种器材是___________。
A.秒表 B.天平
C.刻度尺 D.打点计时器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
A.如果小球每次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每次的落点一定是重合的
B.重复操作时发现小球的落点并不重合,说明实验操作中出现了错误
C.用半径尽量小的圆把 10 个落点圈起来,这个圆的圆心可视为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D.仅调节斜槽上固定位置 C,它的位置越低,线段 OP 的长度越大
(3)在某次实验中,测量出两个小球的质量、
。记录的落点平均位置 M、N几乎与 OP 在同一条直线上,测量出三个落点位置与 O 点距离 OM、OP、ON 的长度。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若满足关系式_______,则可以认为两球碰撞前后在 OP 方向上的总动量守恒;若碰撞是弹性碰撞,那么还应满足关系式______。(用测量的量表示)
(4)在 OP、OM、ON 这三个长度中,与实验所用小球 B 质量无关的是_____,与实验所用小球质量 B 有关的是_____。
(5)某同学在做这个实验时,记录下小球三个落点的平均位置 M、P、N,如图3所示。他发现 M 和 N 偏离了 OP 方向。这位同学猜想两小球碰撞前后在 OP 方向上依然动量守恒,请你帮他写出验证这个猜想的办法_______。
【试题答案】
;BC
(2) C
(3)
(4)OP;OM和ON
(5)

连接 OP、OM、ON,作出M、N在OP方向上的投影点 M′、N′,如图所示。分别测量出OP、OM′、ON′ 的长度。若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满足关系式,则可以认为两小球碰撞前后在 OP 方向上动量守恒。
【推荐理由】
2017年高考物理考试大纲完善考核目标和考试内容,将动量、近代物理等知识列为必考内容。另外纵览近6年全国卷1的力学实验,每年几乎都不一样。实验题增强了探究性和开放性,本题通过设问的形式考查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交流表达的能力,开放性实验考查的几率非常大。
7.惠斯通电桥是电学实验中测电阻的一个常用方法.是在1833年由Samuel Hunter Christie发明,1843年由查理斯·惠斯登改进及推广的一种测量工具。它用来精确测量未知电阻器的电阻值,惠斯登桥可以获取颇精确的测量。如图1就是一个惠斯通电桥电路图。
(1)在图1中,在 a、b 之间搭一座“电桥”,调节四个变阻箱的阻值,当 G 表为零时(此时也称为“电桥平衡”),4 个电阻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
(2)我们现在想要测量某个未知电阻Rx,实验室有如下器材:
A.一个电阻箱R
B.一个滑动变阻器
C. 一个灵敏电流计G
D.一个不计内阻的恒定电源E
E.开关、导线若干
根据惠斯通电桥测量电阻的原理设计了如图2所示电路进行实验,有以下实验操作:
A、按图2接好电路,调节_______,P为滑动变阻器的滑头,当G表示数为零时,读出此时变阻箱阻值;
B、将Rx与变阻箱R互换位置,并且控制_______不动,再次调节_______,直至电桥再次平衡时,读出此时变阻箱阻值;
C、由以上数据即可得Rx的阻值,其大小为Rx=_______。
【试题答案】
(1)
(2)R;P;R;400
【推荐理由】
根据电桥的平衡,分析出电阻关系,是惠斯通电桥测电阻的原理。根据此原理就可以设计测电阻的步骤,并完成实验。本题跳出常规,着眼素质,恰到好处的“变”,但只要认真分析题意就可以找出实验的具体方法和依据;这也是近几年实验考查一个新的走向,考生需要多关注此类试题。
8.如图所示,两足够长的平行光滑金属导轨 MN、PQ 相距 L=0.5 m,导轨平面与水平面夹角为 θ=30°,导轨上端跨接一阻值为 R=0.4 Ω 的定值电阻。距导轨顶端MP的距离为 d=0.5 m 的 CD(CD∥MP)下方有方向垂直于导轨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0=1 T 的匀强磁场。现将金属棒从 CD 处由静止释放。已知金属棒的质量为 m=0.2 kg、电阻为 r=0.1 Ω,在运动过程中金属棒始终与 CD 保持平行,且与导轨接触良好。当金属棒沿导轨下滑距离d时(图中EF的位置)速度刚好达到最大。已知重力加速度为。试求:
(1)金属棒速度达到的最大值 和从 CD 下滑到 EF 的过程中金属棒上产生的焦耳热 Q;
(2)为了使金属棒经 EF 后回路中不再产生感应电流,可使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 的大小发生变化。试写出磁感应强度 B 随时间变化的表达式(从金属棒到 EF 处开始计时)。
【试题答案】
(1)2m/s 0.02 J
(2)
【推荐理由】
本题考查了考生的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考查的内容涉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安培力、能量守恒定律、匀加速直线运动、欧姆定律内容,要求考生能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读出重要的物理信息,并根据物理知识列出相关的物理表达式,综合性较强。
转载自| 高考物理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