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阳这座曾经皇城的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上分别建有塔寺各一座,这就是著名的盛京四塔四寺。
沈阳的四塔和四寺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清太宗皇太极敕建的,始建于清朝崇德八年(1643年),于顺治二年(1645年)竣工。近代,经历了战争的洗礼和天灾的侵袭,沈阳四塔四寺受到了极大的破坏。不过经过政府的抢救与修葺,目前四塔四寺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四塔四寺分别坐落在沈阳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分别称为“东塔永光寺”“西塔延寿寺”“南塔广慈寺”和“北塔法轮寺”,将四塔四寺用线连起来围成的区域就是沈阳的老轮廓。
东塔永光寺位于大东区东塔街2号,西临南运河,取义“慧灯朗照”,于2003年3月20日列入辽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盛京通志》卷九十七记载:永光寺原有大殿五楹,碑亭二座、天王殿三楹、钟鼓楼二座、山门三楹。寺东宝塔一座,禅堂僧房二十四间。
东塔经修复基本保留原有样貌,但永光寺毁于民国年间,现在的永光寺是复建的。
西塔延寿寺位于和平区敦化一路55-2号,全称护国延寿寺,取义“虔祝圣寿”,被沈阳市政府列为了不可移动文物。1998年,为恢复西塔和延寿寺,沈阳市在原址上按照西塔原貌进行复建。西塔在拆除时发现了地宫,里面出土了一批珍贵文物。
现在的西塔是四塔中最著名的一座,西塔街因为朝鲜族聚集,成为了具有浓郁的异国风情的商业街区,每到夜晚灯火通明,热闹非凡。
南塔广慈寺位于沈河区南塔街71号,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称护国广慈寺,取义“普安众庶”。据《盛京通志》卷九十七记载:广慈寺原有大殿五楹、碑亭二座、天王殿三楹、钟鼓楼二座、寺南塔一座、山门三楹……
北塔法轮寺位于皇姑区北塔街27号,是四塔四寺中威仪保存完好的。法轮寺是沈阳最大的寺院之一,取义“流通正法”。乾隆皇帝曾经为四座寺庙题写匾额,永光寺为“慈育群灵”,延寿寺为“金粟祥光”,广慈寺为“心宏彼岸”,而法轮寺的匾额“金镜周圆”是1778年乾隆皇帝东巡时驾临法轮寺礼佛时亲书的,至今保存完整。
1985年起,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在北塔法轮寺内建立了北塔碑林,已经搜集到100多通石碑。
四塔均采用了相似的白色圆肚实心砖砌喇嘛塔风格,由基座、塔身、相轮三部分组成,展示了清代伟岸的建筑艺术,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
四塔四寺的修建带着“奉国安民,五福斯来”的愿望,保护了沈阳城的人们。经过日月更迭,现如今的四塔四寺已经焕然一新,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述说着沈阳这座古城的历史和文化。
转自|东北大学教育培训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