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庚尧,中共党员,航空发动机学院2018级飞动1801班党支部委员。获“学雷锋”十佳先进个人、多次国家奖学金、感动沈航年度人物、挑战杯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等65项各级竞赛奖励。共发表12篇论文,其中包括2篇EI检索论文,主持五项国家级大创项目。2021年先后获得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的推免Offer。最终,他选择复旦大学跟随C919总设计师吴光辉院士,攻读飞行器设计方向硕士研究生学位。
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
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
且耕且耘熟稔于行念兹在兹必有回响
怀揣着空天报国的梦想走进沈航,在校期间,他多次荣获校综合一等奖学金以及年度国家奖学金。
立足课业认真的实际,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他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在学术竞赛的道路上前行,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时间是最富有意义的变量,微光点点,聚而成炬;累土不辍,丘山崇成。
时间的标尺刻录下他的抓铁有痕,丈量着他的踏石留印。走向星辰大海绝不只是诗和远方,鲜花和掌声的背后往往是筚路蓝缕、一路艰辛。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他的竞赛奖项以令人惊叹的速度,不断刷新纪录,谱写着追赶、并跑、超越的奇迹。他荣获2020年挑战杯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2020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二等奖、2020年全国大学生学术英语词汇竞赛三等奖等65项各级竞赛奖励。
一腔热血科创壮志,风流人物“我”主沉浮
真理的波涛,喷涌而出就奔流不息;理想的火焰,一经点燃就不会熄灭。竞赛硕果累累之余,在学院副书记赵楠的鼓励下,他加入到由艾延廷、王志、田晶老师组建的科研团队,同时积极响应双创号召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空天是一张不设交卷时间的“考卷”,需要用常人难以想象的坚持去“作答”。一路走来,多少艰辛,多少奇迹,背后都凝结着他的心血和汗水。他夙兴夜寐发奋攻关,这份持之以恒、一丝不苟的认真,让一切难题迎刃而解,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他一共主持参与包括国家级项目《基于流行学习算法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技术》在内的5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此同时,主持孵化省级大创项目一项,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
他实现了沈航学子在科研与大创中一个又一个突破和跨越。他敢于筑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撑起了自己迈向星辰大海的深空梦想。“做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航天青年”这是他不变的初心,也是不懈的追求。
矻矻终日以求正解,探赜索隐求著文章
“以平凡成就非凡,以无名造就有名”在竞赛与科研双双取得优异成绩之时,他选择转化科研成果,挑战论文高峰。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不管困难有多大,他心中的浩瀚深空永远在心里,他永远在探索、在追寻。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他硬是凭着“不服输”的一股劲,死死咬定青山不放松,埋头苦干,不畏难、不气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把困难踩在脚下。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精神如炬,信念如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在精神上有怎样的海拔,就能攀登怎样的高度。
风起云涌,航起苍穹,那遥远窅冥之处,是无数航空航天先辈们鹤立企伫,翻过一个个深夜到黎明,他终于将赤旗插向泬寥苍穹!他共发表12篇学术论文。
在《International Comforence Robot & Intelligence System 》发表题为“Quantification of Urban Economic Vitality Based on Data Mining”;在《振动与冲击》发表题为“基于模糊控制的宽频动力吸振器设计研究”的EI检索论文2篇;2篇中文核心论文;多篇国家级论文,申请实用新型专利5项。他发表的论文包括专业领域内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动力吸振器设计等领域。
怀瑾握瑜赓续传承,赤子丹心甘为人梯
浩瀚的太空里,“东方红一号”仍在飞行,曾经为之奋斗的人,有的已魂归星海,有的已雪鬓霜鬟,时光流逝,精神弥坚。新故相推,日生不滞,这种精神传承,在老一辈航空航天人住帐篷、滚地窝的背影中,在新一代航空航天人焚膏继晷,不断前行的奉献里。
“麟之所以为麟者,以德不以形”,我们常常用品德和才华来作为衡量人的两大标准,相对于通过学历来体现一个人的能力而言,人品,才是一个人真正的最高学历。他获评“沈航年度人物”、疫情期间不惧艰险挺身而出,甘作最美逆行者!担任航空航天宣讲员、尽己所能弘扬航空知识。获得保送复旦大学资格后,他并没有就此松懈,而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做起了学弟学妹们科创之路的引领者,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巡天遥看一千河,凯歌高奏响太空。”他想伴着神舟飞天,想守望嫦娥奔月,想护航北斗组网……想成为追星揽月的“牧星人”。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他永远是星辰大海征途上最忠诚、执着的追梦人。
学长有话说
心得寄语:
参加科研竞赛后有一些心得体会想分享给大家:一是,将自己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进一步深化,在科研竞赛中得到了实际应用,比如英语竞赛等。由于科研竞赛的需要,从而进一步激发自己在课堂学习知识的热情,依此,形成理论-竞赛-理论的良性循环。二是,学习一门技能,锻炼一种能力,如果没有一种指引或是驱动力很难坚持下去,而双创正是这个督促我们向前的动力。三是,参与科研竞赛,参与双创,极大锻炼了攻坚克难的意志品质,不论是对未来工作,还是进一步深造,都有着重要意义。同学们,在做好学习课业基础上,积极参与双创,成就更好的自己!
闫庚尧
转自|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