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
一部《长津湖》震撼了许多人
在零下40度的苦寒之地
一颗黑土豆都能当宝贝的艰苦条件
面对全副武装的美军
怎么赢?2021年的我们知道“他们赢了”
但1950年的他们
并不知道“我们能赢”
只知道“我们必须赢”
《长津湖》会告诉你
我们为什么要打这场战争
会告诉你
我们的先辈为了我们
付出了什么!
电影热映的背后
是71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
抗美援朝的悲壮历史
天寒地冻、缺衣少粮
有人十个脚指头冻没了
有人饿得抓雪往肚子里咽……
在极度恶劣的情况下
志愿军战士们与敌人浴血奋战
赢得了这场战役
观影结束后,走出影院
外面万家灯火、高楼林立
热闹非凡
这是《长津湖》最好的“彩蛋”
我们不必担心
“明天与战争哪一个先来”
这每一秒的和平安稳
都是英雄们用生命换来的
如今盛世如你所愿
抗美援朝战役中
需要我们有自己的空军
没有制空权的仗不好打
人民志愿军的地面部队
面对高空中打不到的对手——敌机
纵有一身气力
却无处施展
由于没有制空权
志愿军遭受惨重伤亡
发展人民空军
发展新中国航空工业
迫在眉睫
诞生于抗美援朝战争烽火
新中国航空工业
创建号角中的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从1952年建校伊始
就秉承“航空报国”的初心
肩负新中国航空工业、国防工业
人民军队培养技术和管理人才的使命
与祖国的航空事业共同成长发展
航空报国
成为每一名沈航人
内心深处的精神烙印
建校初始
航空工业管理局成立了以四局
人事处长杨志廷为主任的学校筹委会
校部暂设在沈阳市大东区珠林桥二段2号
原兵工局护士学校旧址
第一批干部和教师来自于
部队、民航、军工企业以及高等院校
其中有部分“两航起义”人员
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等
高校的大学应届毕业生
1953年2月1日
沈航在珠林校区举行了
隆重的首届开学典礼
沈航正式踏上了为国家航空航天事业
和国防工业培养人才的征程
赓续“抗美援朝、航空报国”红色基因
沈航红色血脉代代传承
沈航
奋战在抗美援朝战场的最可爱的人
他们正是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战士
如今他们已经须发皆白
但是每每回忆起那段难忘的岁月
依然慷慨激昂,依然充满斗志
他们奏响英雄赞歌
他们谱写沈航精神
70年前
沈航在抗美援朝硝烟中建立
在航空报国中践行初心使命
70年后
一代代沈航人
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
奔向祖国的四面八方
在新时代建设发展的历史篇章中
成为 “中国梦”的铸造者和圆梦人
在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中
以新的担当承载新的责任
以新的作为闪耀新的时代
转自丨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