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智能医学学院成立于2021年,前身为公共基础学院,旨在强化和促进人工智能及相关工程技术在医工交叉融合、转化创新、智能诊疗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紧密开展产学研教协同,搭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学和科研平台,培育适应时代发展的综合性高素质创新人才。
目前,下设生物医学工程系,数学、物理与生物物理、计算机、运动医学基础、组织工程学、生物医学工程六个教研室,1个组织工程学研究所。现有教师74人,其中专任教师65人、研究生导师21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兴辽英才”4人;多人获省优秀教师、省优秀教学青年、沈阳市“教学能手”称号。
现任院长沙宪政教授为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传感技术学会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测量技术学会委员、卫健委医疗器械标准专家组成员、辽宁省认证审评院医疗器械产品技术审评专家组组长。
学院全面负责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建设,有生物医学信号采集与处理、智能医学工程、生物医学材料应用三个主要研究方向。设有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2003年开始招生。拥有生物医学工程学术学位硕士点(工学)、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点(原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位)、组织工程学博士点(医学)、生物物理硕士点(理学)。生物医学工程硕士点设置于1983年,是国内最早获批的生物医学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之一。2018年,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获评辽宁省一流专业。近年来,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一直在98%以上,备受用人单位好评。
承担学校数学、物理、计算机基础等自然科学类通识课程及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治疗学等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专业课程教学。其中生物医学传感器、膝关节解剖虚拟仿真教学系统、MRI原理结构及应用仿真实验等多门课程为辽宁省一流课程。重视学生创新及实践能力培养,在挑战杯、互联网+以及本科生、研究生数学建模大赛等一系列重大赛事中获得了多个国家级奖项。
2019年8月,学生获人工智能比赛一等奖
开展就业创业专家讲坛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育和出国宣讲活动
立足当下,面向未来,智能医学学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学校办学理念与发展布局,坚定信心,锐意进取,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着力培养具有红色血脉、科学精神、人文情怀以及较强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努力将学院办成高质量、有特色的医工融合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基地。
编辑:党委宣传部
排版:孙思琦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