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珍贵的X光机
1933年,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同志遭敌机袭击,弹片滞留体内,急需X光机透视、照像确定弹片位置进行手术。几个月后的一天,一台珍贵的X光机运至江西瑞金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中国医科大学前身)。这是台德国造的小型机器,为了运输方便,它被拆散成了一堆零部件,有的零件上面还印着一些外国字,随机仅有一份德文说明书。这么重的东西,从上海运到瑞金,千里迢迢,还要通过反动派的重重封锁,实属不易!据说上海地下党的同志早就从德国拿到了这台X光机,但由于蒋介石“围剿”红军、封锁苏区,他们闯了几次也没有成功,最后,想了个巧妙的法子,把机器装进棺材里,扮作出殡,才运到苏区。
为了尽快让X光机发挥作用,军委卫生部决定立即从学校学员中选拔两人去学习、管理、使用。卫生部长贺诚(学校创始人)选派了欧阳辉和周洪生两位学员学习X光机的操作。当时,学校还有一位懂德文的教员,早年毕业于上海同德医学院。学校便把X光机交由他们三人负责。经过几天的努力,他们终于把机器安装了起来。
安装好了机器,他们马上就开始了透视、照像的学习,在教员的热心指导下,没用多长时间就掌握了一般的操作技术。这不但是我校的第一台X光机,而且是我军的第一台X光机。
机器调试好后,王稼祥应该是第一个做照像的人。照了X光后,看出弹片在右肠骨窝上。由于当时只切开进行了引流,未能将弹片取出,腐骨未清除,所以一直在流脓。确定位置后,医生很快取出了弹片,王稼祥称这部机器“救了他一命”。从此,X光机成了红军的宝贝,它为大批伤病员透视检查,使其得到了及时的治疗,恢复了健康,重返前线。
1935年2月左右,红军召开了长征途中有名的扎西会议,果断地作出了“回兵黔北”和“精简缩编”的战略决策,一大批笨重物资被缩减,其中就包括这台珍贵的X光机。
解放后,从国民党手中收缴来的3个X光机残件被保存在昆明的省博物馆。1976年12月,威信县建立扎西会议纪念馆,这台X光机的残件运至此处,这里还珍藏着红军留下的枪支弹药、医疗器械、文献资料、生活用品等国家珍贵文物300余件,这些珍贵的文物是1935年2月红军在扎西整编时留下来的。
经推算,这台珍贵的X光机在我校将近一年半的时间。不难想象,在那枪林弹雨的战争年代,每一次战斗后,不知会有多少伤员要经过它的检视查找弹片,挽救了多少红军战士的生命,它为中国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今,它的残躯安静地躺在纪念馆,默默地述说那一段峥嵘岁月。
编辑:党委宣传部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