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乡村振兴既是国家发展大战略,也是青年施展才华的大舞台。近日,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组建"启航新程观变迁,深入乡村看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共计20名成员奔赴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赫图阿拉村,开展调研特色产业、了解脱贫攻坚成果等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在学思践悟行中坚定理想信念,在调查研究中亲近农民,了解农村,服务乡村振兴,为“十四五”规划的美好蓝图挥洒青春汗水,为乡村振兴事业献计出力。
领略传统民俗风采 感受满族风情
材料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第一站来到了位于新宾满族自治县赫图阿拉村的赫图阿拉城进行走访参观,通过讲解员生动地讲解,成员们了解了赫图阿拉村的由来、满族的风俗文化,通过仔细观看馆藏的实物、真实建筑,大家真切感受到这座小城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
走进新乡村 感受新发展
跟随赫图阿拉**来到了**,**向大家详细介绍了赫图阿拉村近几年发展情况、发展进程以及村民主要经济来源。当地年轻人主要以劳务输出为主,其余村民在**的大力扶持下,充分利用“赫图阿拉城”旧址优势,积极开发乡村旅游产业,同时发展乡村美食,民俗等相关产业,以形成一条完整产业链来保障当地经济长期稳步发展。除注重经济发展,当地还注重发展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村支书表示,现如今赫图阿拉村森林覆盖率已达到80%。赫图阿拉村旅游业的发展为周边居民带来了机遇,部分居民纷纷搭上这趟“顺风车”,积极开设农家院饭店、采摘园、中药材基地、工艺品制作等,为建设美好新乡村贡献力量。在座谈过程中,村支书也坦诚地谈到了当前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人才断档现象,当前在计算机使用、互联网运用上存在严重不足,致使部分工作效率偏低,而“燕归巢”计划则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所在。他呼吁广大青年学生一定要珍惜在校时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并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参与到乡村振兴之中,拓宽就业渠道。材料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高冰老师代表材料学院向赫图阿拉村党支部赠送了有关党史学习材料,并对赫图阿拉村的发展做出了美好的祝愿。
深入秀美新村 探访居民生活
此行的最后一站,社会实践团走上了赫图阿拉村的街头,近距离感受乡村的新面貌。整洁的街道,整齐的村落,村民们开心的笑脸深深触动了团队成员的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乡村振兴正是凭借**、村民敢为人先、踏实肯干的精神,才得以顺利实现的。在对村民们的走访调查中发现,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但是村内老龄化现象严重,长辈对子孙的思念、对儿孙常伴左右的向往之情溢于言表。相信伴随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回到家乡,助力家乡发展建设。
参与成员谈感想
王倩茹: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正应如赫图阿拉村一般精准把握未来乡村建设的发展走向,立足原生态,做好传统与现代的衔接,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宏观大政。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理应顺应时代发展,以己之力,贡献乡村发展。
王楚翘: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来看,民族要振兴,乡村必振兴。赫图阿拉村大力发展旅游业,让富于满族文化底蕴的村庄又活了起来。在赫图阿拉村的社会实践中,我不仅了解了村史和旅游业的发展情况,也明白了乡村振兴的不易和一代又一代勤劳的人民和辛勤奉献的领导干部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希望我们大学生也能努力学习知识,并运用到实践中,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盖世栒:我们的社会实践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问题开展,这不仅符合时代潮流,响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党的号召,更是大学生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对社会问题的关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稳步推进,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理当学以致用进而回馈社会。
推荐阅读
(点击文字或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百年路上的我们 | 沈阳化工大学:传承红色基因,矢志化工报国
党史学习教育读书班开班了!
直击现场!沈阳化工大学第四十三届运动会高燃来袭!
我校全面启动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
沈阳化工大学
融媒体中心 期待你的关注
图文来源:沈阳化工大学新闻中心
编辑:韩睿
校审:汤汪玲 张硕
责编:石宁
编委:肖于波 刘珊珊
新视界 聚焦校园 新活力 传播资讯
我们一起看化大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