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开启之年。9月2日至9月3日,学校召开年中推进会议,“课程革命”成为沈航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
沈航建校近70年来,始终为国而生、与国同行。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世界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在第二个百年的赶考路上,沈航的使命和方向就是要始终坚持服务国家为最高追求,全面落实中央对高等教育的最新要求和殷切希望,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为祖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培养出更多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实现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学校必须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聚焦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适时而改、适时而变”。人才培养的基础就是课程,可以说大学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土壤,丰收与否需要看土壤的“肥力”。而“课程革命”就是要从课程体系改革到课程内容改革,使之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匹配。
吹响课程革命的号角,要直面课程建设中的问题。去年是学校“转型建设年”。面对学校转型发展,我们的课程建设与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已经不相适应,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产业发展的紧密对接。只有清楚的认识这个问题,在课程体系改革的基础上,拿出自我革新的魄力和勇气和持之以恒的耐力,实现课程内容改革,找准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
吹响课程革命的号角,要实现思想观念上的转变。“课程改革”绝不是大破大立式的推到重建,而是适应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和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要坚持跳出思维,跳出课程本身,是要更好地发挥教师方向指引作用,打破理论课与实习实验课程的固有藩篱,让教学内容更具启发性、互动性、参与性和探究性;按照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谋划课程改革的路线图。
吹响课程革命的号角,要寻求方式方法上的创新。打造一批符合“双一流”建设标准、具有沈航特色的“一流课程”绝不是“夸夸其谈”的问题,而是需要拿出真本事,不断创新方式方法。要整合校内外课程资源,探索线上线下教学的互动与补充,将新的技术技术融入课程内容,科研反哺教学,要推动科研成果进课堂,这也是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应有之义。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课程革命是“一场心灵革命、一场观念革命、一场行动革命、一场技术革命”,我们每个人都是这场革命的参与者,需要全校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吹响集结号,才能真正为高质量发展打牢基础。
精品阅读
文字丨李朔
排版丨邓景瀚
校核丨臧博宇王宇佳 刘梦阳
编辑丨李朔
责编丨周永亮
小航家邀您一起为沈航助力三连击:
点分享
点个赞
点在看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