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

渤海大学,艺考

渤海大学

2021-8-10 16:18:53 文/施耀 图/黄浩然

关注

风吹一片叶,万物一惊秋

不知不觉间,立秋已至

夏未央,秋风起

指尖微凉

让小渤携手与您一起走进

秋季的第一个节气

渤海大学

什么是立秋?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8月7-9日交节。

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35°。廿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气”的变化,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节点。立秋,也意味着降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

渤海大学

接下来跟着小渤一起了解一下立秋的习俗吧~

立秋节

渤海大学

《新唐书·礼乐志》:“立秋立冬祀五帝于四郊。”宋代,立秋之日,男女都戴楸叶,以应时序。有以石楠红叶剪刻花瓣簪插鬓边的风俗,也有以秋水吞食小赤豆七粒的风俗(见《临安岁时记》),明承宋俗。清代在立秋节这天,悬秤称人,和立夏日所秤之数相比,以验夏中之肥瘦。民国以来,在广大农村中,在立秋这天的白天或夜晚,有预卜天气凉热之俗。还有以西瓜、四季豆尝新、奠祖的风俗。又有在立秋前一日,陈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饮等风俗。

渤海大学

晒秋

渤海大学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渤海大学

贴秋膘

渤海大学

渤海大学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渤海大学

啃秋

渤海大学

渤海大学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江苏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烧酒同食,民间认为可以防疟疾。城里人在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而农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他们在瓜棚里,在树荫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瓜啃,抱着绿瓤香瓜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抱着金黄黄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渤海大学

下面跟随小渤看看立秋的小贴士吧~

少开空调防着凉

立秋后,室内空调照旧,但人们在享受清风凉意的同时,也容易患上空调病。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腹痛、伤风感冒、腰肩疼痛等症状。立秋以后,早晚天气偏凉,空调开放时间不宜过长,夜晚睡眠则要注意盖被子。

渤海大学

慎食秋瓜防坏肚

民谚“秋瓜坏肚”是指立秋以后继续生食大量瓜类水果容易引发胃肠道疾患。瓜果大多属凉性,夏令大量食瓜已使肠胃抗病力有所下降,立秋后再大量生食瓜果,势必更损伤脾阳,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就随之发生。因此,在选择食物时,不宜过于寒凉,如西瓜、梨、黄瓜等,要少吃。

渤海大学

情志忌悲忧伤感

立秋后,要做到内心宁静,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遇到伤感的事,应主动予以排解。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如果人体违逆了秋季收敛之气,就要伤害肺气。秋季伤害了肺气,到了冬季,就要发生病变,这是因为人在秋季养“收气”不足,到冬季奉养“藏气”力量不够的缘故。

渤海大学

抓住暑期的尾巴

搭上秋的快车

这个秋天

和小渤一起

拾一片落叶

煮一杯清茶

闻闻东来的风

送别南飞的燕

于金风送爽时,做最好的自己

点击阅读原文或扫描二维码学习党史

渤海大学

渤海大学

@2021级萌新丨你最关注的渤海大学录取通知书开始邮寄啦!

今天,致敬人民子弟兵!

共担风雨!@渤大学子,学校牵挂你们!如遇紧急情况,请联系!

锦州市委书记靳国卫一行来渤海大学调研指导工作

文案|郝好

图片| 来源于网络

排版|张思俣

校对|赵健汝 代雨欣

责编|赵健汝

渤海大学党委宣传部

欢迎图文·视频等形式投稿

邮箱:bhurmtzz@163.com

请为渤大点赞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辽宁本科院校-渤海大学-微高校-院校号-渤海大学-始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