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①丨空天报国 血脉相传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艺考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21-7-22 14:14:37 文/裴成 图/高雪芬

关注

流水汤汤,历史浩浩。1952年~2021年的岁月征程,沈航前进的每一步,都在赓续航空报国的红色基因,传承着心系祖国的精神血脉。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明年沈航将迎来建校70周年。70年初心不改!沈航始终秉承“德能并进,勇毅翔远”的校训,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传承航空航天精神和优良办学传统,以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大学为己任,主动对接国家航空航天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水平应用型人才。70年精神传承!一代代沈航人赓续红色基因,以红色文化激励人,用空天报国优良传统感染人、教育人。为了讲好沈航红色故事、挖掘好红色资源,让红色精神润泽人心!本周起小航家推出“深挖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专栏,与大家一起走进“沈航红色故事”,让我们在一段段红色故事的讲述中,汲取前行的智慧与力量!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田晓光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大家好,我是航空发动机学院党委组织员田晓光,今天我想和大家谈一谈沈航的红色基因。

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始建于1952 年,在建校的69年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为祖国的航空航天事业、为国家的国防事业、为辽宁经济社会发展、为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发展建设贡献了全部力量。 王兰亭、于法尧、马忠臣等 19 名老同志,被授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纪念章。他们是伟大祖国的建设者,是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的创建者。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伟大的航空航天精神,打牢了沈航人不怕苦、不怕累、敢于斗争的鲜明底色,形成了历代沈航人所传承的沈航精神。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马忠强、付佩、杜秀英等 14 位老同志曾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浴血奋战,保家卫国。作为 240 万抗美援朝战士中的一员,他们书写着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他们所承载的抗美援朝精神,铸就了沈航的红色底蕴,形成了沈航厚重的红色基因。

于润俊、马秀娥、王发文等 96 名老同志获得了光荣在党 50 年纪念章。这些老党员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履行共产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他们以实际行动夯实了沈航人踏实肯干、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形成了历代沈航人尊师重教、尊老爱老的良好传承。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在沈航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潜心科研、勇于探索,传承着空天报国的红色血脉。1958年10月7日,由沈航师生自己动手研制的“沈航1号”通用飞机飞上了祖国的蓝天,参加了当年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展览会”。“沈航一号”研制成功并飞上蓝天,是沈航人敢想敢干、艰苦奋斗、智慧与劳动的结晶。

建校60多年来,沈航人遵循严格施教、刻苦求学、团结实干、敬业奉献的精神,为国家航空航天等国防工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各类毕业生10万余人,其中万余人就职于航空航天等国防科技企事业单位,千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百余人担任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等高层管理职务,为国防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进入新时代,沈航人延续了“沈航一号”的红色基因,将敢想敢干的求实作风传承下来。十年来,从世界**氢燃料电池动力的新能源飞机“雷鸟LN”,到国内**新能源电动载人飞机、世界**获得民航局颁发适航证的“锐翔RX1E”,到世界范围内**续航时间超过150分钟、**加装整机降落伞的“锐翔RX1E-A”,再到国内**电动水上试验飞机——“锐翔RX1E-S”……实现了通用航空卡脖子关键技术的突破,创造了电动飞机研发领域的多项“第一”。

沈航人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励志空天报国,传承红色血脉,全体沈航人心手相牵,爱校如家,努力为服务国家行业发展,服务辽宁全面、全方位振兴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读者介绍

田晓光: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学院党委组织员、辅导员

曾获评辽宁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辽宁省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沈阳市优秀辅导员。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到这里就要跟大家说再见了,下期同一时间,我们不见不散!

精品阅读


作者丨田晓光

朗读丨田晓光

排版丨张鑫

校核丨隋长虹

编辑丨隋长虹

责编丨周永亮

小航家邀您一起为沈航助力三连击: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点分享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点个赞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点在看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辽宁本科院校-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微高校-院校号-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深挖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①丨空天报国 血脉相传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