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听众朋友们,晚上好。这里是沈阳体育学院的夜读栏目,我是主播范培培。
随着《觉醒年代》这部剧的播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党的那段峥嵘岁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追剧之余,大家纷纷寻找各种书籍和电影来补习相关历史和知识,这大概就是《觉醒年代》的“后遗症”。
《新青年》杂志
《新青年》杂志在剧中多次出现,它既是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又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思想史上最重要的刊物之一。里面收录了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多名优秀革命家的作品,每每翻阅都能感受到当年先辈们的炙热的爱国情怀,也会浮现剧中几位先生聚在一起讨论杂志内容的画面。
《中国人的精神》
提到这本书就不得不提这本书的作者辜鸿铭,听到这个名字脑海中第一时间出现的就是剧中那个在众教授开会时和陈独秀互呛以及给学生慷慨激昂演讲的画面,在剧中第11集,辜鸿铭先生演讲的内容正是《中国人的精神》,它描述的是那个时代的中国人,其中充满着幽默的调侃,同时也包含很多严肃的话题。书中浸透了辜鸿铭对中国和中国人的爱。
《陈独秀经典》
原剧中陈独秀先生和他的长子陈延年有一段关于保守派和革新派之争的讨论对话,先生说:“革新派和保守派是相对的。今日的保守派,从前可能也是革新派;今日的革新派,将来也许会变成保守派。”陈独秀先生对当时国情的独到见解和他的三观一直影响着后世,这本《陈独秀经典》正是收录了先生的经典、优秀著作。
电影《1921》
电影《1921》在7月1日作为献礼建党100周年的电影在各大院线上映,看过《觉醒年代》的大家一定对里面的剧情并不陌生,它讲述了首批中国共产党人,在那个动荡的历史年代,在风雨飘摇、人人自危的日子中担起了救亡图存重任,让中国革命前途焕然一新的故事。追剧之后再看这部电影,内心的感触会更加深刻,更能明白当时的青年内心的执著,同样身为青年的我们也更能感受到那一份责任和坚定地爱国信念。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通过《觉醒年代》和它带来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当代青年对于党史的认知不仅仅停留在刻板的教科书上的内容,现在的革命英雄在当时也是热血青年,他们有他们的抱负,我们也有我们的志向,以《觉醒年代》为起点,我们将终身学习党史,并把党的理念牢记心间,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您正在收听的是沈阳体育学院的夜读栏目,这是一个讲述沈体故事,传承沈体精神的平台。真诚地欢迎您来信投稿,投稿内容既可以有校园故事、人生感悟、实践体会,又可以有成功的喜悦和耕耘的收获,还可以有同学情、师生情、校友情。我们会从来信投稿中择优选读,很期待能朗读您的作品。
我有话筒,您有故事吗?
邮箱:newscentervocal@163.com
END
【往期延伸阅读】
沈阳体育学院官方微信出品
邮箱:newscentervocal@163.com
转载内容请后台联系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