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学院与学校同龄,翻开历史的画卷,数以万计的师生迎面而来,他们微笑着、谈论着,有儒雅师者、有青春学子,同样的朝气蓬勃,同样的意气风发;有七十年代的素颜简服,有八十年代的信念与浪漫,有九十年代的诚实与追求,有零零后的自信与骄傲。
掩卷而思,理工人、机械工程学院师生胸中那生生不息的红色密码悄然奏出:平凡、奉献、卓越。
师者敬业奉献,桃李芬芳。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体现了机械师者的风范。学子钻研奋进,寄托才思于制造行业大潮之中。
照片中78级师兄师姐,是恢复高考后的我校首届本科生,现如今,年龄最小的也已经年逾花甲。三年前校庆,他们载誉而归,高兴的像刚刚放学的孩子,述说以往,畅谈未来。笑谈中,呈现了祖国改革开放四十几年来的伟大成就,表达出对学校发展变化的赞许。
八十年代校友,多数人奔赴军工行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展现了沈理工人的风貌。
九十年代以后,机械工程学院学子的足迹遍布祖国的山山水水,将芬芳与智慧写向了中华大地的各个角落。
进入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呈现了崭新的局面,沈理工在曲折中执著前行,机械工程学院面临重大的抉择和挑战。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三大战略”、“五项工程”、“沈理工梦”、“五大发展方略”、“三态共建”、“理工速度”,学校发展思路和蓝图日渐清晰。机械工程学院积极融入学校的发展大局,探索新的增长点,寻求重点突破,谋划“打基础、利长远”,优化发展土壤。
照片在叙述历史,读懂历史,才能洞穿历史的智慧和光芒,才能领悟历史中的红色密码,破解红色基因,为发展开掘出不竭的源泉。
机械工程学院的红色密码:平凡、奉献、卓越。
推荐阅读
党的生日,沈理工人的燃情表白!
艺术设计学院 | “追兵工记忆 敬百年光辉”红色院史故事融媒体展示@机械工程学院
沈阳理工大学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素材来源 | 机械工程学院
编辑 | 任柯洁
执行编辑 | 孙东宇 赵津慧
责任编辑 | 李妍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