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院成立于2002年,是在原基础教学部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自成立以来,学院一直秉承我校“爱国奉献、自强不息、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沈理工兵工精神,并把这种精神充分运用于理科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培养等各个方面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01
秉承沈理工兵工精神
打造竞赛品牌强化实践能力
学院现有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统计学三个本科专业。拥有一级学科 “光学工程”,及二级学科“优化理论与过程控制”两个硕士点。
张玉春教授举办研究生数学建模培训讲座
在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探索中,学院逐步形成以专业促竞赛,以竞赛强专业的理科特色竞赛品牌。学院作为数学建模竞赛和物理竞赛的主办方,积极组织学院教师及学校广大青年学生组建竞赛团队,并开展专业知识培训、讲座和交流研讨。数学建模大赛连续16年获得美赛、国赛、省赛大奖800余次;物理竞赛连续8年获得校赛、省赛大奖200余次。竞赛不仅加强了学院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还实现了学院间的有益交流与合作,对于培养新时代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来说,更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求真务实的科学知识的探索中,我们不断追求卓越、奉献报国,切实把沈理工兵工精神转化为广大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育人使命感,转化为学生的情感认同和家国情怀。
近三年数学建模竞赛部分获奖证书图片
02
秉承沈理工兵工精神
培养专业人才促进全面发展
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逐步形成了 “教学立院、人才强院、科研兴院”的办学理念。紧密围绕光电产业、信息行业、兵工企业及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的重大需求,立足辽宁,面向全国,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及国防现代化建设,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深化各项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拥有一支研究领域宽泛、治学严谨、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师队伍,承担全校数学、物理和物理实验等基础课程及相关专业的本科和研究生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学院拥有辽宁省物理与光信息技术教学示范中心,辽宁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辽宁省精品课程1门,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校级一流课程4门。获批多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省级教学改革项目等,获辽宁省教学成果奖4项。深度融合校企合作,拥有辽宁省校外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2个,辽宁省研究生实践基地1个。以教学科研为核心,全力构建基础学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强基理念驱动完成学校军工特色人才培养的基础支撑。
03
秉承沈理工兵工精神
开展特色活动赓续红色血脉
1、开展校史参观活动
增强爱校之情
党支部会定期组织新发展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观学校兵工图片展、兵器博物馆等场馆。了解学校兵工发展的历史,追忆我校从建校到至今不同时期学校的发展历程。通过参观学习,进一步增强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知校爱校之情。
学生党支部组织参观沈阳理工大学兵工图片展
2、开展阅读红色书籍活动
传承沈理工兵工精神
学院组织学生开展“红色书篇,你我共赏”活动,广泛阅读《红色家书》,并录制红色书篇心得分享微视频,在学院公众号上进行推送,将学习成果转化成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微视频,进一步增强学生们对沈理工兵工精神的深入领会和情感认同。
学院公众号推送红色书篇心得分享系列活动
3、录制红色经典诵读作品
汲取经典智慧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重温红色经典著作,学院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在学院官方微信平台推出“献礼建党百年,诵读红色经典”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诵读活动,学院师生代表接续诵读。通过诵读红色经典,缅怀红色峥嵘岁月,进一步增强了学院广大师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与决心,激发了广大青年勇担时代责任,不畏艰辛,砥砺前行,为党为国贡献青春力量的热情。
学院开展红色经典诵读活动
沈理工兵工精神并不抽象,它由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可歌可泣的事迹积淀而成。沈理工梦并不遥远,它依靠每一位爱国奉献、自强不息、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沈理工人一路同行,共同铸就!
推荐阅读
唱支山歌给党听 两代同传兵工情 ——我校新老两代兵工人同唱红歌献礼建党百年
艺术设计学院举办“艺心向党、礼赞青春”2021年毕业设计作品展
“你的专业,由你选择”直播预告(五)
素材来源 | 理学院
编辑 |赵浚妤
执行编辑 | 孙东宇赵津慧
责任编辑 | 李妍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