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样的剧目
能在演出时迎来观众阵阵掌声
能受到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关注赞扬
能让师生们为之骄傲
并以剧目深度融合专业的方式不断探究学习呢
↑↑↑ 请点击图片查看详细报道
近年来,学校积极探索实践思政教育和思政课程进专业、进教材、进教案、进课堂、进大脑、进学术、进社团,让大思政理念落实在日常教学之中。
信念引领促成长,专业学习正当时。近日,在学校与辽宁省作家协会、辽宁文学院合作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专家课上,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同学们饶有兴趣地跟随专家从文艺评论专业化的角度研究解读《信念·青春》,从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等角度鉴赏作品,同学们撰写的剧目评论在专家的个性化指导下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并得到专家的赞赏。
此次专家课,邀请到了辽宁文学院《艺术广角》主编、文学博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美学学会秘书长张立军。
张立军主编就如何写好文艺评论,结合学校的剧目创作及演出,生动地进行了讲授。第一次的面授课,张立军主编依据他多年评论实践和担任学术杂志主编的丰富经验,阐述了如何撰写文艺评论,什么样的文艺评论作品更容易被杂志、报纸等采纳,如何赏析剧目等技巧。
第二次线上作业指导课,他针对同学们写出的《信念·青春》剧目评论,详尽地分析和点评,并提出了供大家课后提升的修改意见。他赞誉同学们对专业学习热情饱满、才思敏捷。
张立军主编认为,优秀的文艺评论作品需要具备三点特征:第一,有思想性、有深度和评论自身的价值。评论不能仅仅停留在现象, 而需要从作品的外表及里能够给人以深度的启发。第二,能够与创作者对话。好的文艺评论还要能够与创作者对话,受到创作者的重视,从而对创作产生直接的影响。第三,能够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实现社会价值。文艺评论不是孤立的,完成后要与读者和社会见面,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和社会效应。评论连接了艺术家和大众,成为一种强有力的媒介和平台。
据了解,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近一年相继邀请了辽宁文学院院长韩春燕,大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著名编剧杨锦峰,《鸭绿江》主编、一级作家陈昌平,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于立极等行业专家到学院授课交流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文学素养。
那么戏文专业的小伙伴们是怎么样评论《信念·青春》的呢?
让我们一起听一听
他们怎么说
2018级戏剧影视文学
焦馨玥
《信念·青春》虚实相应的艺术手法,为该剧赋予了更高的艺术价值,无论是由实入虚还是由虚入实以及虚实交织,都是对于虚实相应手法的有效运用。在表现夏明翰就义的第一幕,采用了一种虚实相应的对话方式。首先是扮演夏明翰学生朗诵着夏明翰的就义诗,在朗诵中,铁链声响起,舞台的另一边,出现了就义时的夏明翰,两人遥遥相对,戴着同样的红围巾开始了对话。这一段,"你是谁"、"我是你诗中的后来人"的对话,一霎间拓展了整个舞台的时空。
这是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题材相结合的剧目,却以一种“不那么现实主义”、不那么“实”的方式,完成了角色和历史情景的转变,打通了时空,更具有现实指向意义。这种方法使得这类题材的作品可以更便捷有效地切换时空、调整节奏,也使得主题的表达可以更清晰而明确,也正是这样的表达,令该剧在社会意义之外,于艺术性上也获得了相应的成就与价值。
2018级戏剧影视文学
田震
青春四部曲《丝路·青春》《追梦·青春》《梦想·青春》《信念·青春》始终保持着一种一致化的内在气质,即以青年人的青春视角叩问时代命题,而《信念·青春》更是有意将这种真诚、诗意而富有理想色彩的气质推向极致。该剧情节跌宕起伏,剧情结构上同时汲取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秀传统,戏中戏的结构设置将一部原本简单演绎英雄的故事转化为青年人的探索与追寻,打通历史与现实的督脉,融合英雄与青年的热血。
这部气势恢宏的大剧,也是一阙青春进行曲;奇特而曼妙的是,剧中的“后来人”,并非是一个具象的角色,而是被浓缩在歌舞之中,时而是裙袂飘飘的花仙子,时而是整装待发的劳动者,时而又是航天事业的创新者。这样的设置,使后来人与三位英雄人物始终保持着间隔、独立但又能随时融合、统一,巧妙的建构达成了剧目奇特的内在韵律。
2018级戏剧影视文学
孙晋暄
《信念·青春》之中,曾数次提及——“后来人”。何为“后来人”?前人取义,而后继者舍身之时,高呼前人之名,此后继之人便是“后来人”;前人拓荒者开天辟地,而建设者以己之能,繁荣天地,此建设之人便是“后来人”。“后来人”,前人之期许者也,前人之呼唤者也。
而《信念·青春》之所以名为“青春”,即承前人之精神,立坚强之信念,重在我青年也。青春非年岁之意,信念之意也。耄耋之年追寻理想者,青春也;及冠之岁随波逐流者,非青春也。
而青春之理想,应报效国家,其根本支柱,信念也。故而,树立少年之信念,乃教育之重心也。达信仰之远方,需有坚强之信念。今《信念·青春》,寓信念于实践之教育,寓大爱于青春,承前人而唤后人,以前人之青春耀后人之青春,此《信念·青春》之所以为人称赞也。
立青春之爱,树青春之人,方可以青春开国之盛世也。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而弘吾教化,昌吾民智,赴吾理想,信念之于青春也。
2018级戏剧影视文学
李梦媛
这部剧目让我们青年人感受到,时代决定使命,使命呼唤担当。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二幕关于焦裕禄的故事,他在兰考大地上奉献自己,他将生命换来兰考泡桐树的枝繁叶茂、花香四溢。剧目中表演与演唱相结合,歌词真挚而生动,演员一个个都满怀情感,将焦裕禄的形象以艺术再现和创新融合的方式呈现在大家面前,通过灯光、舞蹈及音乐的烘托,将观众带到了兰考大地上,与焦裕禄一起体验那个时代感天动地的奋斗精神。这一幕故事由浅及深,情节跌宕起伏,再加上舞美,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除了焦裕禄的之外,还有视死如归的夏明翰以及忘我奉献的孙家栋,每一幕的表演者都将人物精神深入到骨髓里,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表现张力。
音乐剧《信念·青春》在艺术化的打造过程中,体现在了大艺的艺术追求和时代精神,让更多的新青年更好融入到时代的发展旋律中。
2018级戏剧影视文学
王霄汉
好的艺术作品有启发人、引领人和推动人的作用。学校一部接一部的大剧,就好像是一次又一次的舞台艺术的重鼓,正敲击在观众的心坎上。这部音乐舞台剧以立体化的艺术作品形式,将观众的审美感动和体验全方位地调动了起来,并且触及灵魂。
舞台上的灯光变幻,打在这些人物身上的时候不仅鲜明动人,也映照在每名观众的心间。交响乐气势磅礴。听,是山风拂过,松涛郁郁的呼唤声,是海风挟着浪花,一条条青龙的长吟!在山与海的交际之处,一群群年轻靓丽的身影舞姿翩跹于此,汗水挥洒于此。台上的表演中流汗,台下的观众就要心里落泪了。紧攥手心,我们想要从这部剧里抓到些什么。
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的典型人物典型事迹,展示出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岸形象,展现了百年的辉煌与伟大,剧目对鼓励我们广大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凝聚青春力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018级戏剧影视文学
潘睿捷
纵观整部《信念·青春》服装设计别具新意,具有独创性、多样性的同时又具有整体性。如,第三幕“把星星穿在身上”的大胆构思随着舞者灵动的裙摆被实现,舞者轻盈的舞步拨弄裙摆,肆意地将星星抛洒在星空之下。服装的特殊性给予了群舞独立的展现空间,让灯光暗场后的观众的所有注意力集中在舞蹈上。而群星的光辉,也预示着以两弹一星元勋孙家栋为代表的我国航天人,满怀着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对航天未知领域不断探索,将不断开拓创新取得辉煌成果。演员服装的精巧构思使得演员的表演和主题高度贴合,因服装的奇妙构思与独具匠心的视觉呈现,主题得到了升华。
人物的语言又赋予人物独特的灵魂。如第二幕剧情围绕焦裕禄在兰考大地用生命抗击风沙、种植泡桐树的故事展开叙事。唱词带有兰考当地方言特色,使得人物角色更加生动形象地立于观众眼前,带观众跨越时空进入情境,还原了发生在兰考的故事的真实性。为了鼓舞兰考人治沙种树的“兰考人啊,决心大啊,护树苗啊,换新貌啊”的劳动号子,高涨了兰考人民高昂的士气、相互砥砺的激情,同时让台下观众和剧中人物形成情感的共鸣,为“改教日月换新天”的拼搏精神群情激昂。语言自然真挚,深切感人。
精彩回顾
学史力行办实事 凝心聚力促就业
骄傲!大艺学子在2021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再创佳绩!
她脱“颖”而出,登上CCTV!
策划:新闻中心
编辑:李惠楠
审核:田苗苗
来源:戏剧影视与传媒学院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