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期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的8.0级大地震,是新中国历史上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给中国政府出了一道高难度的考题。大灾面前,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政府以其鲜明的人本精神、全面的信息开放、迅疾的救灾速度、有效的监督机制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展现了一个人性、阳光、高效、廉正的政府形象。
地震灾害发生后,党中央立即成立了专门的抗震救灾总指辉部。几小时后,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赶到地震重灾区,在无法前往地震中心汶川县的情况下,立即在都江堰搭建帐篷召集总指挥部会议,部署救灾工作。他不顾个人安危穿行于受灾最严重地区和施救现场,从成都到都江堰,从都江堰到北川,再乘军用直升机抵达汶川。灾后72小时内他辗转9次视察7地灾情,召开6次抗震救灾总指挥部会议。在灾害现场,总理坚定的语气、嘶哑的声音、充血的眼睛、受伤的胳膊、深情的话语、悲悯的泪水,给世人留下刻骨铭心的印象,为人民政府赢得了百姓的爱戴,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随后紧急赶赴灾区,惨不忍睹的灾情,让他十分揪心。他不顾路上飞石滚落,不顾余震不断,踩着瓦砾碎石,深一脚浅一脚走到救灾现场,看望受灾群众,慰问抗震救灾一线的部队官兵和医护人员,详细了解灾情,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以人为本,首要的是以人的生命为本。在抗震救灾中,“救人、救人、再救人”成为最高指示和第一目标。5月12日地震发生后,胡锦涛立即指示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温家宝到达地震重灾区后的第一道指示就是:“现在第一位的工作是抓紧时间救人,多争取一分一秒的时间,尽最大努力救人。他每到一个抢救现场都满怀深情地告诉救援人员:“只要有一线希望,只要有一点生还可能,我们就要作出百倍努力!”
5月17日上午,胡锦涛在四川抗震救灾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继续争分夺秒地搜救被困群众。抗震教灾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抢救人民群众生命是首要任务。必须继续作为当前抗震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并且指出:现在虽然已经过了震后72小时的“黄金救援”时间,但抢救被困群众的行动丝毫不能放松。
救人不仅是搜救被困人员,而且包括抓紧救治伤病人员。总指挥部从全国调集成上万名医护人员组成应急医疗队伍全力开展有序、有效的救治,确保救出人员得到及时救助,尽全力减少伤员致死、致残;对少数医疗队伍尚未进入的乡镇尽快安排了空运进入,迅速建立战地医院或医疗点,争分夺秒地抢救受伤群众;通过空运、陆运等方式把重伤员转运到省内外城市医院实施救治,各地医院抽调医学专家和骨干医生救治伤员。
温家宝多次强调:“不管是抢救被困人员,还是将来善后处理、人员安置以至恢复重建,抗震救灾工作始终要坚持以人为本。”在抗震救灾阶段性工作转移的关键时刻,中央立即着手开展受灾群众的生活安排和灾后重建。总指挥部决定,必须安排好受灾群众的生活,一是认真解决好吃的问题。在继续抓紧向灾区调运方便食品、瓶装水等生活物资的同时,要组织向灾区调运粮食、食用油等物资。国务院决定,在三个月内向灾区困难群众每人每天发放1斤口粮和10元补助金,民政部和财政部要立即制订具体规定。二是全力解决好饮水问题。做好应急饮用水保障工作。三是切实解决好住的问题。接收、生产、调运数百万帐篷。抓紧组织生产、调运、安装一批活动板房和简易房,重点解决临时课堂、卫生院和安置群众的用房。要通过多种方式,包括投亲靠友、对口安置等,动员社会力量安量群众。四是认真解决好穿的问题。要紧急采购和调运一批衣物和棉被,同时组织开展社会捐赠活动,动员大中城市向灾区捐赠衣被。
胡锦涛还先后赶赴江苏、廊坊指导和推动相关企业加班加点、保质保量地生产灾区急需的帐篷和活动板房。
以人为本的理念还体现在妥善做好遇难者善后处理工作上。抗震救灾总指挥部要求切实做好遇难者家属的抚慰工作,舒缓情绪,向因灾死亡人员的家属发放抚慰金;做好灾区孤儿、孤老、孤残的安置工作,确保基本生活;甚至提出要妥善处理对遇难者遗体的身份辨认和火化、埋葬工作。
中央决定实施各省、区、市对口支四川受灾县市重建家园。
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作风深深地感动了世界。对此,国际社会的著名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赞扬我国领导人亲民爱民形象。这些报道和评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充分肯定中国政府以人为本的理念,确认中国政府对生命的关爱。
(整理人: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雅杰)
扫码关注我们
辽东学院官方微信
微信号 : ldxywxpt
投稿信箱:ldxyxcb@163.com
辽东学院青媒中心制作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