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大学2021年师范类专业认证一点通
师范类专业认证内涵与特点
Q1
什么是师范类专业认证?
师范类专业认证是一种专业质量外部保障机制。判定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否达到既定的质量标准,是否建有持续改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机制。
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实质是按照既定的质量标准对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进行认定,目的是保证专业培养出符合标准的合格毕业生,作用是促进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和持续改进,其影响是为利益相关者提供专业质量的权威信息。
Q2
师范类专业认证重点关注的两个基本
问题是什么?
一是质量保障,保障专业培养的毕业生能够达到既定的质量标准;二是持续改进,引导专业依据质量标准达成评价情况,不断优化、改进教学环节,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
师范类专业认证理念与标准
Q1
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师范类专业认证主要倡导三个基本理念:
(1)学生中心。强调从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向以“学”为中心的新模式转变,以师范生学习效果和个性发展为中心安排教学活动、配置教育资源,并根据师范生学习效果和职业发展情况不断优化、改进教学过程。
(2)产出导向。强调立足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以师范生发展成效为导向,从师范生毕业时的学习成果和就业后的职业发展能力出发,反向设计课程体系与教学环节,配置师资队伍和资源条件,评价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3)持续改进。强调建立基于师范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毕业要求)的评价改进机制,推动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Q2
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体系是怎样的?
第一级定位于师范类专业办学基本要求监测,第二级定位于师范类专业教学质量合格标准认证,第三级定位于师范类专业教学质量卓越标准认证。
Q3
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的逻辑“主线”
是什么?
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的8个一级指标不是碎片化存在的,而是有其内在逻辑关系的。认证标准要求专业根据外部需求制定培养目标,为支撑培养目标达成而制定相应的毕业要求(学生学习产出),设计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支撑毕业要求的达成,合理配置师资队伍、教学资源,满足人才培养需求,并要求专业建立基于产出的评价改进机制,保证专业不断改进教学环节,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之间“反向设计、正向施工”的互动关系则为认证标准的逻辑“主线”。
Q4
师范类专业认证必须达到的“底线”
要求是什么?
专业认证的“底线”要求,即认证专业达到合格要求的必要条件是建立了面向产出的内部评价机制,通过评价能证明达成情况,并建立依据评价结果进行持续改进的机制。
Q5
师范类专业认证与“主线”、“底线”直接
相关指标项及评建要点有哪些?
(1)培养目标
(2)毕业要求
(3)课程与教学
(4)合作与实践
(5) 质量保障
沈阳大学2021年师范类专业认证
相关专业
1.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简介
沈阳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始建于 1978 年,隶属于沈阳市教育学院,为教育学院的重点专业。1986 年,沈阳市教育学院开始招收全日制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专科学生,1987 年国家教委同意成立沈阳大学师范学院(沈阳市教育学院),1988 年开始招收全日制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生,1993 年全日制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开始全部招收全日制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学生。2000 年沈阳大学师范学院(沈阳市教育学院)将计算机专业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合并,组建数学与计算机系。2005 年沈阳大学师范学院(沈阳市教育学院)与沈阳大学合并,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并入沈阳大学理学院,2013 年沈阳大学理学院并入沈阳大学师范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学制3-7 年,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目前在校生129人,每年招生35人。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0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博士4人,有硕士生导师2名。教师中沈阳市教学能手1名,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才“千层次”1名,辽宁省优秀人才1名,沈阳市拔尖人才1名。近年来,共承担科研项目7余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5项,发表论文25篇,SCI 收录论文12篇,出版著作3部,获得辽宁省自然学术成果奖三等奖3项,沈阳市自然学术成果奖2项。专业现有信息化教学实践实验室1个,师范技能室6个,所有教室均为多媒体教室。拥有数学类图书 22966 册,电子图书4569000册。拥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9个。
多年来,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紧密围绕国家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立足辽沈地区中等教育的实际需求和学校的发展定位,遵循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以优秀中学数学教师培养为导向,以师范生“一践行三学会”素养和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了“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经过40多年的专业建设和培养模式创新,为辽沈地区培养了一批数学专业素养好、教师教育技能优和创新意识强的数学专业毕业生,并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1)区域服务特色:主要为辽沈地区中等教育培养师资人才。(2)技能强化特色:以教师引导为主,通过课内及课外系统训练,强化教师教育能力。(3)重视师德培养:定期开展师德教育系列活动,为学生营造师德氛围,并且重视践行师德,巩固师德成果。
2.英语(师范)专业简介
英语专业是沈阳大学办学历史最长的专业之一,是市重点建设专业。2013年获批“辽宁省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1978 年沈阳市教育学院成立,下设外语教研室。1980 年沈阳大学设立英语专业,成为沈阳大学首批本科招生专业。1982年沈阳大学成立外语系。1985年沈阳大学英语专业本科招生,学制四年,授予学士学位。沈阳市教育学院英语师专班招生,学制3年。1986年沈阳市教育学院成立外语系。1994年沈阳大学师范学院增设英语教育本科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学士学位。2005年沈阳大学外国语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分别与沈阳大学师范学院外语系、公共外语教学部合并。2009年外国语学院与公共外语教学部合并,成立新外国语学院。2014年,增列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目前英语师范在校生192人,每年招生50-60人。
英语专业专任教师14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7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比例为71.43%,具有海外留学或进修经历教师9人,全国宝钢优秀教师1人,省、市教学名师4人,省、市优秀教师各1人。另有来自中学教学一线的教师及中学教研员4人作为兼职教师。教师教研成果突出,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4门,并多次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与沈阳市多所中小学及教育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的教育实习实践基地。
英语专业秉承“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立足沈阳、面向辽宁、辐射全国。坚持“厚基础、高素养、重文化、强实践、求创新”的专业特色,毕业生能成为在中学及相关教育机构从事英语教学、教研等工作的骨干教师。目前,已培养英语师范毕业生1500余人。
来源:教务处
编辑:党委宣传部学生新闻中心 富英怡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