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专业发展概况
我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从1994开始招生,1998年专业合并后,依托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坚持培养机械电子专业方向人才,2017年专业重新恢复招生,迄今为止已培养毕业生700余人。专业依托“机械工程”省一级学科及辽宁省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以“高档石材数控加工装备与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现代建筑工程装备与技术”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现代建筑工程装备与技术”“111”创新引智基地等国家级科研平台以及学院15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建设为契机,坚持结合学科特点、行业和区域特色以及学生发展的需要”的专业建设思路,充分整合校内外工程教育资源,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基于工程教育理念的机械类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本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机械、电子、控制类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在机电行业及相关领域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研究开发、工程应用及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2
专业培养特色
专业以“机械工程”省一流特色学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3个国家级实验平台,“现代建筑工程装备”辽宁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15省级平台建设为依托,对接东北地区特色产业,校地、校企融合,产学研互动,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机电类产品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控制等特色鲜明的优势学科方向;学科建设注重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科研反哺教学,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3
课程设置
开设工程制图与CAD2、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机械原理与设计、机电一体化技术、控制工程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基础、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可编程控制器应用与实践、机电系统仿真、嵌入式控制系统、机器人技术导论等主干课程。
实践活动包括创新创业实践、机械原理与仿真课程设计、机电液一体化综合实验、液压传动与控制课程设计、设计与制造课程设计(含制图)、专业方向课程设计、专业方向综合实验、专业素质训练、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本专业学生在大学期间可以参加挑战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机械设计大赛、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力学竞赛、机器人竞赛、工业设计大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等二十多种学科竞赛,学生可主持或参加国家级大学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4
实验实训条件
机械电子工程实验实训基地主要承担专业机电液一体化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及机器人技术等实验及实训教学。
机电液一体化控制实验室
GE实验实训中心
工业机器人
电主轴自动控制系统
三坐标测量仪
摩擦磨损多功能测试系统
力士乐液压系统
机械创新与机器人训练基地
5
师资力量
机械电子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精干的师资队伍,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专业拥有教师19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0人,博士生导师4人。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占85%,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比10%;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100%;10名专任教师具有在企业工作经历,具有与企业合作或曾在企业获得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占总数90%。该师资队伍是一支年龄结构合理,教师学历层次高、专业背景深厚,偏年轻化的教师队伍。队伍中拥有一批年富力强、学术思想活跃,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及较高水平的科学研究能力的中青年学术骨干,是一支教师和工程师资格兼具、教学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兼备的教师队伍。
6
就业方向及前景
学生毕业后,可在生产企业、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行政职能部门、高等院校等单位从事机电行业的产品设计制造、科技开发、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及相关的科研、教学工作。
7
名师寄语
寄 语:
读书好学,多思好问;自觉实践,勇于探索;求真务实,敢于创新;开拓奋进,智造未来。
李颂华,教授,博士生导师,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负责人。
寄 语:
大国工程,机电强基,放飞梦想的地方!
孙军,教授,硕士生导师。
寄 语:
在青春飞扬的日子里,愿大家努力拼搏,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不负韶华,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邹媛媛,教授,硕士生导师,英国朴茨茅斯大学公派访问学者。
8
学长寄语
寄 语:
起点并不能够说明一切,但是终点可以自己定义。希望各位学弟学妹们可以做好当下,顽强拼搏,在沈阳建筑大学这所充满兼容的大学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赵建强,2016级机械电子工程方向毕业生。保送至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寄 语:
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在这里坚定自己的目标,不断地挑战提升自我,磨砺意志,成为时刻准备好的人,相信你们一定会得到更好的机会的青睐!
陈海蝶,2016级机械电子工程方向毕业生。保送至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图文编辑 |李 特
指导教师 |张 琳
图文来源 |机械工程学院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