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话”专业
1
专业发展概况
本专业始建于1980年,经过40年的发展,已经建设成为培养目标明确、师资力量雄厚、专业特色鲜明的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本专业2019年获批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工程教育认证申请被受理。本专业于1999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评估结果为C+,位列省属工科高校第二;拥有辽宁省城市建设大数据管理与分析重点实验室,2018年与研祥集团合作建立国家特种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沈阳分中心,2005年与美国班尼迪克大学联合开展信息管理硕士国际合作办学项目。
2
专业培养特色
设置优质的课程体系,正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动态协同更新的课程体系,向符合ACM、IEEE课程体系和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方向发展。
提供高标准的实践环境,基于国家特种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沈阳分中心,辽宁省城市建设大数据管理与分析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辽宁省研究生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等科研和教学平台,采用工业界主流软硬件环境。
建设多层次的创新平台,以发现和培育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人才为目标,搭建了丰富的创新实践平台,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竞赛、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博弈大赛、全国信息技术大赛、辽宁省移动应用开发大赛、辽宁省新媒体大赛等一系列赛事上取得一流的成绩。
丰富的科学研究体验,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科学研究体验机会,大学二年级即可参与教授的科研团队工作,发表学术论文,申报发明专利,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
培育国际化的学习氛围,学校跟很多国际知名教授开展合作,跟美国班尼迪克大学联合开展信息管理硕士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合作对象包括美国科学院院士在内的国际知名专家,学院定期邀请国际知名教授来院进行学术交流,有机会与国际学术大师交流合作。
3
课程设置
专业必修课:C语言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字逻辑,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系统概论,软件工程,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编译原理,计算机网络‘’。
专业限选课:计算机导论,电路与电子技术,Java程序设计,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系统结构。
专业任选课: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JSP程序设计,.NET程序设计,网站开发技术,数据科学导论,大数据技术基础,大数据实践,数据挖掘,ORACLE数据库应用,嵌入式系统,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与应用,软件工程师日语,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开发,建筑概论,建筑智能系统,信息安全应用,专业外语,Windows高级程序设计,软件开发方法与技术,软件测试,计算机图形学,工程论理,计算机软件能力认证(CSP)。
4
师资力量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5人,教授9人,副教授1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0人。有国家“国家高层次人才”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百人层次1人、千人层次3人,辽宁省高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
5
就业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同时以较强的综合素质、敬业精神、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在用人单位受到普遍好评,大部分毕业生凭借扎实的知识结构、实际工作能力在用人单位发展良好,部分优秀毕业生在五到八年内升任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等较高职位,充分说明本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发展潜力较大,能够很快完成从学生到骨干员工的角色转换,对社会、工作岗位的适应性较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社会需求量大且就业质量高,毕业生从事多行业的设计、开发和应用工作。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高科技公司、设计院所、高校及科研院所、软件公司等从事IT行业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高校教学、软件工程项目等方面工作。近年来学生就业率一直名列前茅,近75%的学生到中建集团、沈阳东软集团、华信集团等行业领先的公司就业,从事软件研发工作,一大批毕业生已经成为IT领域的技术骨干和带头人。近20%的本科毕业生考取复旦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高校的研究生。
6
学习体验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会引导学生从多个方向学习计算机的相关知识。适合对计算机感兴趣的学生以及日后有从事计算机方面工作的学生。完整的课程体系,高质量的课程建设是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条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干课程有C语言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离散数学、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与软件工程等硕士学位授予权,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备完善,专业应用性广、交叉面多,就业面宽,并针对计算机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加大实验和实践力度,改革考试方式,注重学生实验的实效性和实践的实用性。学生毕业后,可在科研部门、设计院所、高等院校、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系统设计、研究、开发、管理、教学等方面工作。
7
校友风采
陈志列,84届毕业生,创办的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特种计算机行业位列全国第一和全球第三,其本人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工商联主席等重要职位,并高票当选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贾永利,1999届毕业生,我国移动通信与云计算、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华为公司云BU 人工智能领域总裁。
周项敏,1998届毕业生,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助理教授, 博士生导师。担任多个顶级国际会议的程序委员会委员和多个顶级国际刊物的评审人。
9
名师寄语
寄语:
欢迎各位同学报考沈阳建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这里有志同道合的伙伴、治学严谨的老师、优美独特的校园,同学们定会收获满满。
孙焕良,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寄语:
沈阳建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欢迎大家报考沈阳建筑大学,在这里以师为友,以书为伴书写美好的明天。
宋晓宇,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10
学长寄语
寄语:
衷心祝福我最可爱的学弟学妹们珍惜在建大的每一分、每一秒,不要学花儿只把春天等待,要学燕子把春天衔来,要用你们的才智和学识取得你们的收获,并以明智和果敢接受今后的挑战,不负韶华、只争朝夕。
王森,沈阳建筑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0级毕业生。
寄语:
希望学弟学妹们在校期间不光要提高学习能力,而且要锻炼人际交往,提高情商,以便将来在社会上为人处世游刃有余,实现自己的梦想,为建大增添光彩。
张司琪,沈阳建筑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2014级毕业生,目前在北京东华医为从事数据挖掘。
寄语:
我已经毕业快三年了,忠告三句,打铁还需自身硬;做人比做事重要百倍;注重任何的每一个的细节。祝,学有所长,生有所乐,心有所属,梦有所成!
王一名,沈阳建筑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2013级毕业生,目前在新华社工作。
图文编辑 | 李云鹰、李 特
指导教师 |张 琳
图文来源 | 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学院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