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2014年计划招收博士研究生130名,招生分春季、秋季两次进行。报名时间:春季网报时间2013年8月20日-9月15日;秋季网报时间2013年12月10日-2014年2月10日。报名方式:采取网上报名和提交《攻读博士研究生报考登记表》方式。1、登陆中科院研究生院招生信息网(http://admission.gucas.网址未加载),进行网上报名;2、提交合肥研究院研究生部纸质《攻读博士研究生报考登记表》。春季招生考试时间:2013年10月19日至20日;秋季招生考试时间:2014年3月22日至23日。合肥研究院科研任务饱满,学术气氛浓厚。热烈欢迎有志青年踊跃报考我院,我们将以优良的科研条件和优质的服务,园您成才之梦。
合肥研究院研究生部网址:http://www.hf.网址未加载
单位代码:80168 联系部门:研究生部 邮政编码:230031
地 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湖路350号1110信箱 电 话:0551-65591540,65592439
联系人:吴海信 闫 超 e-mail: hxwu@aiofm.网址未加载 ;yanc@hfcas.网址未加载
专业代码、名称 | 导师姓名 | 考试科目 | 人数 | 备注 |
070204 ★等离子体物理 | 20 | |||
01、等离子体物理理论与计算模拟 | 项农 | ①英语;②等离子体物理;③数学综合 | ||
02、等离子体物理实验 | 李建刚 万宝年 张晓东 高 翔 罗广南 刘甫坤 胡立群 郭后扬 胡纯栋 赵燕平 赵君煜 单家方 丁泊江 肖持进 胡建生 徐国盛 沈 飙 | ①英语;②等离子体物理或核聚变原理或物理综合或电磁场理论或光学;③数学综合或等离子体物理诊断或微波技术或真空技术或电动力学 | ||
03、等离子体诊断 | 万宝年 赵君煜 高 翔 胡立群 | ①英语;②等离子体物理或光学;③等离子体物理诊断或核物理实验方法 | ||
04、等离子体与材料相互作用 | 李建刚 罗广南 陈俊凌 | ①英语;②核聚变原理或物理综合;③材料科学基础或数学综合 | ||
05、低温等离子体物理及应用 | 孟月东 | ①英语;②等离子体物理;③低温等离子体应用 | ||
06、等离子体控制 | 肖炳甲 | ①英语;②核聚变原理或物理综合;③电动力学 | ||
07、染料敏化太阳电池 | 戴松元 | ①英语;②物理化学或电化学;③材料科学导论 | ||
08、强磁场等离子体物理 | 匡光力 | ①英语;②等离子体物理或核聚变原理或物理综合;③数学综合或等离子体物理诊断或微波技术 | ||
070205★凝聚态物理 | 25 | |||
01、纳米材料及相关原型器件 | 孟国文 | ①英语;②材料物理;③固体物理实验方法 | ||
02、高温超导 | 张裕恒 | ①英语;②固体物理;③固体物理实验方法 | ||
03、磁电子学 | ||||
04、纳米材料与纳米结构 | 李广海 | ①英语;②固体物理;③固体物理实验方法或热统或量子力学 | ||
05、纳米材料与纳米结构 | 费广涛 | ①英语;②固体物理或材料物理;③固体物理实验方法或量子力学 | ||
06、先进材料的内耗研究 | 方前锋 | ①英语;②固体物理;③固体物理实验方法 | ||
07、磁性功能、智能材料 | 童鹏 | ①英语;②固体物理;③固体物理实验方法 | ||
08、金属团簇 | 伍志鲲 | ①英语;②固体物理;③固体物理实验方法 | ||
09、关联电子材料与物理 | 宋文海 | ①英语;②固体物理或物理综合;③功能材料基础 | ||
10、薄膜材料物理 | 朱雪斌 | ①英语;②固体物理;③功能材料基础 | ||
11、半导体材料与器件 | 王玉琦 | ①英语;②固体物理;③量子力学 | ||
12、低维和纳米材料的光电特性研究 | 徐 文 | ①英语;②固体物理;③半导体物理 | ||
13、强关联电子材料性质 | 邹良剑 | ①英语;②固体物理;③量子力学或固体理论 | ||
14、凝聚态理论 | ||||
15、热电材料 | 秦晓英 | ①英语;②固体物理;③量子力学 | ||
16、核能工程材料结构与性质 | 刘长松 | |||
17、计算物理 | 曾 稚 | |||
18、原子显微及其在纳米材料与效应中的应用 | 陆轻铀 | |||
19、半导体材料和物理 | 张发培 | |||
20、功能薄膜及界面物理 | 吴文彬 | |||
21、高温超导、磁性物理 | 张昌锦 | |||
22、超导与磁性材料 | 孙玉平 | ①英语;②固体物理;③磁性物理 | ||
23、磁性物理、超导物理 | 杨昭荣 | ①英语;②材料物理;③固体物理实验方法 | ||
24、强磁场下的凝聚态物理研究 | 曹 钢 | ①英语;②固体物理;③磁性物理 | ||
25、超导物理与磁性 | 田明亮 | ①英语;②固体物理;③量子力学 | ||
26、强磁场光学 | 盛志高 | ①英语;②固体物理;③量子力学 | ||
27、氧化物薄膜 | ||||
070207★光学 | 35 | |||
01、激光雷达方法和技术研究 | 龚知本 王英俭 | ①英语;②大气光学基础;③激光雷达技术 | ||
02、大气环境要素探测 | ||||
03、激光大气传输 | ||||
04、环境光学 | 刘文清 | ①英语;②分子光谱学或大气光学基础或先进电子线路;③傅里叶光学或数字信号处理 | ||
05、激光大气传输研究 | 饶瑞中 | ①英语;②光学;③高等数理基础 | ||
06、环境光谱学及环境分析技术 | 张为俊 | ①英语;②分子光谱学或激光光谱学;③高等激光物理或量子力学或分析化学 | ||
07、定量化遥感分析与应用 | 乔延利 | ①英语;②遥感分析方法;③数字图像处理 | ||
08、可视化仿真与遥感应用 | ||||
09、光学环境监测技术 | 刘建国 | ①英语;②分子光谱学或大气光学基础或先进电子线路;③傅里叶光学或数字信号处理 | ||
10、激光光谱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 何亚柏 | ①英语;②分子光谱学或激光光谱学或光学;③傅里叶光学或高等激光物理 | ||
11、光谱检测技术与方法 | 赵南京 | ①英语;②分子光谱学或激光光谱学或先进电子线路;③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或光学信息处理 | ||
12、环境监测技术 | 李晓风 | ①英语;②电子技术或软件工程;③数字图像处理或数字信号处理 | ||
13、光电信息处理 | 王 煜 | ①英语;②先进电子线路;③光电探测方法或计算机借口技术 | ||
14、光谱学与光谱技术 | 胡清源 | ①英语;②激光光谱学;③光谱分析 | ||
15、光谱学与光谱技术 | 刘 勇 王 安 | ①英语;②激光光谱学;③光谱学与光谱技术 | ||
16、激光光谱与环境污染检测 | 方 黎 | ①英语;②光学或分子光谱学;③傅里叶光学 | ||
17、环境光谱质谱学 | 储焰南 | ①英语;②分子光谱学或物理化学;③量子力学 | ||
18、高灵敏度激光光谱技术及应用 | 高晓明 | ①英语;②分子光谱学或激光光谱学;③高等激光物理 | ||
19、大气物理化学 | 黄 伟 | ①英语;②物理化学或分子光谱学或电路原理或光学或先进电子线路;③结构化学或大气化学或量子力学或机械设计或真空技术 | ||
20、激光大气探测与传输 | 吴 毅 | ①英语;②大气光学基础;③自适应光学原理 | ||
21、激光大气传输研究 | 范承玉 | ①英语;②随机介质光传播理论;③非线性光学 | ||
22、激光大气传输研究 | 侯再红 | ①英语;②随机介质光传播理论或光学;③数字信号处理 | ||
23、大气成分探测 | 胡顺星 | ①英语;②大气光学基础;③激光雷达技术 | ||
24、激光雷达方法和技术研究 | ||||
25、环境光谱探测技术 | 谢品华 | ①英语;②大气光学基础或先进电子线路或光学或遥感技术基础③傅里叶光学或数字信号处理 | ||
26、光谱探测与分析技术应用 | 陆亦怀 | ①英语;②分子光谱学或大气光学基础或先进电子线路;③傅里叶光学或数字信号处理 | ||
27、光谱探测与分析技术研究 | 高闽光 | ①英语;②分子光谱学③傅里叶光学 | ||
28、光电信息处理 | 张玉钧 | ①英语;②线性系统;③数字信号处理或光学信息处理 | ||
29、光纤激光技术 | 毛庆和 | ①英语;②光学;③光波导理论或电动力学或光电子学 | ||
30、微纳光子器件 | ||||
31、光纤传感 | 董凤忠 | ①英语;②激光光谱学或软件工程;③傅里叶光学或数字信号处理 | ||
32、高灵敏光谱检测新技术 | ||||
33、紫外激光器件与应用研究 | 方晓东 | ①英语;②光学或物理综合;③光电子学 | ||
34、全固态激光技术 | 江海河 | ①英语;②固体激光器技术;③非线性光学 | ||
35、功能晶体 | 张庆礼 | ①英语;②晶体生长基础;③晶场光谱 | ||
36、红外非线性晶体研究 | 吴海信 | ①英语;②晶体生长基础;③非线性光学 | ||
37、光学精确测量技术 | 郑小兵 | ①英语;②光学;③光学测量原理和技术 | ||
38、光学遥感仪器定标 | ||||
39、光学遥感定标技术 | 张黎明 | ①英语;②遥感分析方法;③光辐射测量原理 | ||
40、光电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 | 方勇华 | ①英语;②遥感分析方法;③数字图像处理 | ||
41、遥感信息处理 | 易维宁 | ①英语;②遥感分析方法;③数字图像处理 | ||
42、偏振遥感技术 | 洪 津 | ①英语;②遥感分析方法;③光辐射测量原理 | ||
43、光学遥感信息分析技术 | 孙晓兵 | ①英语;②遥感分析方法;③数字图像处理 | ||
44、光学遥感技术 | 杨世植 | ①英语;②遥感分析方法;③数字信号处理 | ||
45、准分子激光电源技术研究 | 鲍 健 | ①英语;②光学;③数字信号处理或电力电子技术或计算机借口技术 | ||
46、等离子体物理实验与诊断 | 高 翔 赵君煜 | ①英语;②物理综合或核聚变原理或等离子体物理或光学;③电动力学或等离子体诊断 | ||
070602★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 7 | |||
01、激光雷达方法和技术研究 | 龚知本 王英俭 | ①英语;②大气光学基础;③激光雷达技术 | ||
02、大气环境要素探测 | ||||
03、激光大气传输 | ||||
04、环境光学 | 刘文清 | ①英语;②分子光谱学或大气光学基础或先进电子线路;③傅里叶光学或数字信号处理 | ||
05、激光大气传输研究 | 饶瑞中 | ①英语;②光学;③高等数理基础 | ||
06、大气物理化学 | 黄 伟 | ①英语;②物理化学或分子光谱学或电路原理或光学或先进电子线路;③结构化学或大气化学或量子力学或机械设计或真空技术 | ||
07、激光大气传输研究 | 范承玉 | ①英语;②随机介质光传播理论;③非线性光学 | ||
08、激光大气传输研究 | 侯再红 | ①英语;②随机介质光传播理论或光学;③数字信号处理 | ||
09、大气辐射研究 | 魏合理 | ①英语;②大气光学基础;③高等大气物理 | ||
10、大气参数测量与模式研究 | 翁宁泉 | ①英语;②大气光学基础;③高等大气物理 | ||
11、大气成分探测 | 胡顺星 | ①英语;②大气光学基础;③激光雷达技术 | ||
12、激光雷达方法和技术研究 | ||||
13、环境光谱探测技术 | 谢品华 | ①英语;②大气光学基础或先进电子线路或光学或遥感技术基础③傅里叶光学或数字信号处理 | ||
14、光学环境监测技术 | 刘建国 | ①英语;②分子光谱学或大气光学基础或先进电子线路;③傅里叶光学或数字信号处理 | ||
15、大气物理化学 | 张为俊 | ①英语;②物理化学或分子光谱学;③量子力学或大气化学 | ||
16、大气探测与遥感 | 徐青山 | ①英语;②大气物理学;③遥感技术 | ||
071011★生物物理学 | 8 | |||
01、离子束生物工程 | 吴跃进 郑之明 | ①英语;②生物物理学或生物化学或物理化学或遗传学;③微生物学或分析化学或无机化学或有机化学或细胞生物学 | ||
02、环境毒理 | 许 安 | ①英语;②生物化学;③细胞生物学 | ||
03、辐射与环境生物 | 吴李君 | ①英语;②遗传学;③细胞生物学 | ||
04、生物光谱及其应用 | 黄 青 | ①英语;②生物化学;③细胞生物学 | ||
05、化学及生物材料分析 | 吴正岩 | ①英语;②生物化学或物理化学;③分析化学或无机化学或有机化学 | ||
06、植物分子生物学 | 吴丽芳 | ①英语;②遗传学;③细胞生物学 | ||
07、生物杂化系统 | 刘方邻 | ①英语;②生物化学;③细胞生物学 | ||
08、生物物理学 | 姚建铭 | ①英语;②生物化学;③微生物学 | ||
09、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 王俊峰 | ①英语;②生物化学;③分子生物学 | ||
10、磁共振结构生物学 | 田长麟 | ①英语;②生物化学;③分子生物学 | ||
11、辐射生物学 | 韩 伟 | ①英语;②生物化学;③细胞生物学 | ||
12、磁共振成像 | 钟 凯 | ①英语;②磁共振原理;③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 | ||
13、细胞生物学 | 张 欣 | ①英语;②生物化学;③分子生物学 | ||
14、磁场与细胞 | ||||
15、分子影像学 | 刘 静 | ①英语;②生物化学;③分子生物学 | ||
16、化学生物学 | ||||
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 | 15 | |||
01、微/纳结构材料及其物理/化学 | 蔡伟平 | ①英语;②固体物理或材料物理;③固体物理实验方法或量子力学 | ||
02、纳米材料对环境介质的敏感性 | 孟国文 | ①英语;②固体物理或材料物理或物理化学;③固体物理实验方法或功能材料基础 | ||
03、磁电功能材料 | 戴建明 | |||
04、柔性能量转换与存储器件 | 叶长辉 | |||
05、环境纳米材料与技术 | 赵惠军 | |||
06、纳米材料科学 | 梁长浩 | |||
07、微/纳米结构阵列及其器件 | 李越 | ①英语;②固体物理或材料物理或物理化学;③固体物理实验方法或量子力学或功能材料基础 | ||
08、功能薄膜材料 | 方前锋 | ①英语;②固体物理;③固体物理实验方法 | ||
09、核能材料 | 王先平 | ①英语;②固体物理;③内耗与固体缺陷 | ||
10、金属功能材料 | 韩福生 | ①英语;②固体物理;③金属物理 | ||
11、新型材料—金属纳米团簇 | 伍志鲲 | ①英语;②物理化学或固体物理;③无机化学或有机化学或分析化学 | ||
12、环境纳米材料 | 汪国忠 | ①英语;②固体物理或物理化学;③固体物理实验方法或量子力学 | ||
13、热电材料 | 秦晓英 | ①英语;②固体物理;③量子力学 | ||
14、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 田兴友 | ①英语;②物理化学;③无机化学或材料物理与化学或高分子化学 | ||
15、功能薄膜与器件 | 方晓东 | ①英语;②固体物理或材料物理③固体物理实验方法 | ||
16、等离子体与材料相互作用 | 罗广南 | ①英语;②核聚变原理或物理综合;③材料科学基础或数学综合 | ||
17、新型太阳电池 | 戴松元 | ①英语;②物理化学或固体物理;③有机化学 | ||
18、化学及生物材料分析 | 吴正岩 | ①英语;②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③无机化学或有机化学或分析化学 | ||
19、光电功能材料 | 王命泰 | ①英语;②高分子物理或物理化学或固体物理;③固体物理实验方法或高分子化学或无机化学 | ||
20、纳米材料与纳米结构 | 费广涛 | ①英语;②固体物理或材料物理;③量子力学或固体物理实验方法 | ||
21、冶金法太阳能级硅提纯 | 陈健 | ①英语;②金属凝固原理;③金属物理学 | ||
082701★核能科学与工程 | 20 | |||
01、聚变堆设计与安全 | 李建刚 罗广南 刘松林 | ①英语;②等离子体物理或核聚变原理或核能物理与技术概论;③等离子体物理诊断或材料科学基础或传热学 | ||
02、大科学工程管理 | 李建刚 傅小峰 | |||
03、偏滤器设计 | 郭后扬 胡立群 徐国盛 | |||
04、聚变堆材料科学与技术 | 罗广南 刘松林 | |||
05、核聚变装置设计及研制结构 | 宋云涛 杜世俊 姚达毛 吴杰峰 郁 杰 | ①英语;②材料力学或机械原理或电路原理;③真空技术或传热学或机械设计或电工基础 | ||
06、低温材料工程 | 潘皖江 | |||
07、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 傅鹏 李格 | ①英语;②电路原理或电机学;③电力电子技术或自动控制原理 | ||
08、数据采集与等离子体控制 | 肖炳甲 | ①英语;②编程原理;③计算机借口技术或自动控制原理 | ||
09、低温超导工程与磁体设计 | 武玉 汪良斌 白红宇 | ①英语;②物理综合或电磁场理论或电路原理;③传热学 | ||
10、核技术及应用 | 王祥科 | ①英语;②物理化学;③分析化学 | ||
11、电磁场理论与微波技术 | 赵燕平 刘甫坤 单家方 | ①英语;②电磁场理论;③微波技术 | ||
12、中性束技术物理与工程 | 胡纯栋 | ①英语;②物理综合或电子技术;③电动力学或真空技术或自动控制原理或传热学或机械设计 | ||
13、超导材料及技术 | 匡光力 | ①英语;②超导物理;③电工基础 | ||
14、强磁场技术与工程 | 刘小宁 | ①英语;②电机学或电路原理③自动控制原理或电力电子技术 | ||
15、超导磁体技术 | 陈文革 | ①英语;②物理综合;③电工基础Ⅱ | ||
16、低温传热技术研究与应用 | 欧阳峥嵘 | ①英语;②制冷原理;③传热学 | ||
17、人机交互、嵌入式系统 | 吴仲城 | ①英语;②电子技术;③数字信号处理 | ||
18、中子物理与核安全 | 吴宜灿 何晓雄 李桃生 | ①英语;②工程热物理或控制工程基础或材料力学或数值分析或机械原理或软件工程③反应堆物理或机械设计 | ||
19、反应堆材料与核燃料 | 黄群英 吴宜灿 | ①英语;②材料物理或固体物理或材料力学③金属材料学或材料科学基础或机械设计 | ||
20、先进反应堆设计与技术 | 吴宜灿 黄群英 汪卫华 何晓雄 陈红丽 赵柱明 | ①英语;②工程热物理或控制工程基础或材料力学或机械原理或数值分析或软件工程③反应堆物理或机械设计 | ||
21、反应堆热工水力学 | 汪卫华 陈红丽 | |||
22、反应堆结构 | 郁 杰 | |||
23、可靠性工程技术 | 汪建业 | ①英语;②核安全分析或软件工程或数值分析③光电探测方法 | ||
24、反应堆测量与控制技术 | 汪建业 | ①英语;②控制工程基础或数值分析③反应堆物理或计算图形学或光电探测方法 | ||
25、辐射防护与环保 医学物理与计算机应用 | 吴宜灿 | ①英语;②放射生物学或原子核物理或数值分析③医学图像处理或计算机图形学或反应堆物理 |
如果大家需要了解中国科学院2014年考研成绩查询,2014考研分数线,考研调剂,研究生招生简章等考研资讯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