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概况
山东理工大学创建于1956年,坐落在历史悠久的齐文化发祥地——山东省淄博市,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理工科大学。
建校55年来,学校秉承"厚德、博学、笃行、至善"的校训,弘扬"无私奉献、追求卓越"的校风,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现有73个本科专业、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工程硕士招生领域,2个农业推广硕士招生领域。学科专业涵盖了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等8个学科门类,已逐步形成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学校现有22个学院,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34000多人,研究生1300人。2007年,学校成为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并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9年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办学实力雄厚、办学设施齐全。学校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品位"的原则,按照"生态化、园林化、数字化、人文化"的建设目标,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学校校园占地240万平方米,校内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处处呈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校舍建筑面积108.31万平方米,多媒体教室208个,运动场面积16.4万平方米,体育教学设施齐全。图书馆藏书276.95万册,电子图书5000GB,中外文期刊26971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09亿元。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20个,山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山东省骨干学科实验教学中心13个。先进的校园网络覆盖全校,并设有教育技术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
学校按照"汇聚人才、培育团队、成就大师"的师资队伍建设方针,坚持引进与培养并举,着力打造结构合理、爱岗敬业的高水平人才队伍。目前,1804名专任教师中,教授220人、副教授62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319人、硕士学位的100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1人,教育部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人、山东省"泰山学者"海外特聘教授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2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兼职博士生导师17人。另聘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及一批校外兼职教授。
学校始终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大力倡导"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的教风和"德业双修、学而不厌"的学风。深化学分制改革,构建了"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专业、课程和教学团队建设,自2006年以来,学校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6项,其中,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7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25部;学校成为全国大学外语教学改革试点单位和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深入实施大学生研究与创新训练计划,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数学建模大赛等重大赛事中获得多项奖励。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始终保持较高水平,荣获山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强化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学校被评为首届山东省研究生教育管理与学科建设先进单位。
学校坚持"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的科研工作方针,整合科研力量,组建学术团队,选定主攻方向,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积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院、1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0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学校注重"产学研"结合,积极参与山东制造业强省建设,与企业、科研院所联合设立了20余个科技研发机构,成为山东省重要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基地。"十一五"以来,学校先后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500余项,其中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各类国家级项目等85项;荣获各级科研奖励近500项,其中2006年、2007年连续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各一项,2008年、2009年连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已与美、英、韩、俄、澳、新等国家的50余所高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达成交流合作协议。探索与国外学校合作办学的渠道,推进办学国际化进程,目前已与多个国家的有关高校开展了9个合作办学项目。重视引进国外智力工作,通过聘请高层次的国外专家、学者来校任教和讲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已培养外国留学生1368人。
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机遇,山东理工大学将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科研工作为重点,以队伍建设为关键,全面实施质量立校、科研强校、人才兴校、特色名校、开放活校战略,着力提升内涵,着力打造特色,解放思想,开放办学,创新体制,科学发展,为早日建成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批准,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面向全国开展以下4种类型的非全日制硕士招生和培养工作。
一、工程硕士
1.招生领域(代码)及拟招生人数
机械工程(430102)60人
材料工程(430105)60人
电气工程(430108)60人
计算机技术(430112)60人
化学工程(430117)60人
交通运输工程(430123)60人
农业工程(430128)50人
车辆工程(430135)60人
工业工程(430137)60人
2.报考条件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或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可以报考:
(1)2008年7月31日前获得学士学位。
(2)2007年7月31日前获得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录取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但未获得学士学位的人数,不得超过本校当年录取限额的10%)。
报考计算机技术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工作年限的限制,入学前未达到上述工作年限要求而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的,需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从事工程实践2年以上,结合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资格审查表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填写推荐意见。
3.培养方式
学制3~5年。实行在职不离岗的培养方式,其中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得少于6个月,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主要利用假期时间集中授课,其余时间回原单位进行课题研究工作,撰写学位论文时间不得少于1年。完成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课程的学习,取得学分且通过论文答辩者,由山东理工大学颁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制作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4.报名办法及资格审查
(1)采取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2011年7月1日至14日期间,报名考生登录学位网“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统一网上报名系统”(以下简称“网报系统”)填写、提交考试报名信息并上传本人近期电子照片。2011年7月15日至18日期间,已经报名的考生到各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现场确认点(网上报名成功后得到的具体地点信息提示)校验身份证件,缴纳考试报名费,签字确认考试报名信息。报名信息一经签字确认,一律不得更改。
(2)资格审查。在办理录取手续前,我校将对上线考生进行资格审查。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持报名时打印的《2011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考资格审查表》(以下简称“资格审查表”),由考生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在照片上加盖公章,并对其所填写的内容进行审查确认,填写推荐意见。考生在复试阶段持《资格审查表》、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和复印件、相关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到山东理工大学各相应学院进行资格审查。不符合报名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我校不予录取,责任由考生及所在单位负责。
5.入学考试
在职攻读工程硕士入学考试实行全国联考,考试科目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英文名称为GraduateCandidateTest,以下简称“GCT”),其成绩有效期为1年;专业考试和相关测试。其中GCT考试由国家组织统一命题,专业考试由我校组织命题,相关测试以面试为主,着重考核考生从事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潜在素质、岗位经历和业绩。
6.录取
工程硕士招生录取工作由我校自行组织,录取分数线由我校根据国务院学位办指导精神及报考实际情况自行划定,择优录取。
7.培养费
培养费每人每学年8000元,共计24000元,对于已录取而没有学位证的考生在此基础上加收3000元培养费。
8.联系方式
邮编:255049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周路12号山东理工大学研究生处在职教育科(鸿远楼607)
电话:(0533)2781868
联系人:杨老师
注:以上报名条件、招生专业及招生计划如有变化,以国务院学位办发布的文件为准。
二、农业推广硕士
1.招生领域(代码)及拟招生人数
农业机械化(470109)60人
农村与区域发展(470110)100人
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470111)60人
农业信息化(470112)60人
食品加工与安全(470113)60人
2.报名条件
2011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士学位),且具有农业推广与农村发展相关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
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资格审查表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填写推荐意见。
3.培养方式
学制3~5年。实行在职不离岗的培养方式,其中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得少于6个月,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主要利用假期时间集中授课,其余时间回原单位进行课题研究工作,撰写学位论文时间不得少于1年。完成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课程的学习,取得学分且通过论文答辩者,由山东理工大学颁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印制的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4.报名办法及资格审查
(1)采取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2011年7月1日至14日期间,报名考生登录学位网“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统一网上报名系统”(以下简称“网报系统”)填写、提交考试报名信息并上传本人近期电子照片。2011年7月15日至18日期间,已经报名的考生到各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现场确认点(网上报名成功后得到的具体地点信息提示)校验身份证件,缴纳考试报名费,签字确认考试报名信息。报名信息一经签字确认,一律不得更改。
(2)资格审查。在办理录取手续前,我校将对上线考生进行资格审查。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持报名时打印的《2011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考资格审查表》(以下简称“资格审查表”),由考生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在照片上加盖公章,并对其所填写的内容进行审查确认,填写推荐意见。考生在复试阶段持《资格审查表》、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和复印件、相关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到山东理工大学各相应学院进行资格审查。不符合报名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我校不予录取,责任由考生及所在单位负责。
5.入学考试
报考人员须参加攻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入学考试。考试科目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英文名称为GraduateCandidateTest,以下简称“GCT”),其成绩有效期为1年;专业考试和相关测试。其中GCT考试由国家组织统一命题,专业考试由我校组织命题,相关测试以面试为主,着重考核考生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或农村发展、涉农企业和管理工作的潜在素质、岗位经历和业绩。
6.录取
农业推广硕士招生录取工作由我校自行组织,录取分数线由我校根据国务院学位办指导精神及报考实际情况自行划定,择优录取。
7.培养费
培养费每人每学年7000元,共计21000元,对于没有学位证的考生加收3000元培养费,对于只有专科学历的考生加收5000元培养费。
8.联系方式
邮编:255049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周路12号山东理工大学研究生处在职教育科(鸿远楼607)
电话:(0533)2781868
联系人:杨老师
注:以上报名条件、招生专业及招生计划如有变化,以国务院学位办发布的文件为准。
您也可以点击进入 山东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专题页面了解最新信息:/kaoyan/Special/sdut/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