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黑龙江科技大学考研大纲已经公布,以下是具体内容,供大家参考,祝大家备考顺利,成功上岸!
说明:由于专业课考试为各招生院校自主命题,所以我们复习的时候就要以各院校公布的考试范围、考试内容、考试重点为准,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
黑龙江科技大学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信号与系统》考试大纲 适用专业名称:电子信息-人工智能 | |
科目代码及名称 | 考试大纲 |
816信号与系统 | 考试目的与要求 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国内各高校相应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要求考生熟练地掌握本课程所讲述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并应用这些基本理论分析、解释和计算一些相关的工程应用问题。 试卷结构(满分150分) 内容比例: 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频域分析 约50分 离散系统时域、频域分析 约50分 反馈系统 约10分 系统状态变量分析 约15分 扩展部分 约25分 题型比例: 客观题约100分主观题约50分 1.选择题约20分 2.填空题约30分 3.画图题约40分 4.计算题约60分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绪论。 要求:掌握按照时间特性信号的分类,会判别信号所属的类别;掌握基本信号及其主要特性,重点掌握单位冲激信号的概念及其性质;掌握典型序列及其特性,会判断序列的周期;熟悉信号的三种基本变换,理解信号变换的过程,掌握连续信号与序列的基本运算;掌握系统的分类与基本性质,会判断系统的类型。 |
2、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要求:熟记卷积积分的公式,理解卷积的图解过程,掌握卷积的计算方法及其基本性质,重点掌握任意信号与奇异信号的卷积;了解线性微分方程的经典解法;理解冲激响应与阶跃响应的概念及物理意义,掌握冲激响应与阶跃响应的求解方法;理解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的概念,掌握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的求解方法,了解全响应的分解方式,理解自然响应、受迫响应的概念。 3、连续时间系统的频域分析。 要求:了解信号正交分解的原理,掌握周期信号的两种傅里叶级数形式,理解周期信号频谱的特性,会求解常用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理解傅里叶变换定义的推导过程及其物理意义,掌握常用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熟记公式;深刻理解傅里叶变换的基本性质,明白这些性质揭示的信号在时域特性与频域特性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够熟练应用傅里叶变换的性质求解非周期信号的频谱;掌握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熟悉理想抽样及抽样定理的概念,理解在系统分析中的应用;掌握系统的频域分析原理,深刻理解频域系统函数H(jw)的定义、物理意义及求解方法,能够用系统函数H(jw)求解非周期信号激励下系统的响应;掌握信号无失真传输的条件;理解理想低通滤波器的定义,了解理想低通滤波器的传输特性,了解系统的物理实现条件。 4、拉普拉斯变换、连续时间系统的S域分析。 要求:理解拉氏变换定义的推导过程及其收敛域,理解拉氏变换与傅里叶变换的关系,掌握常用信号的单边拉氏变换并熟记公式;熟练掌握单边拉氏变换的基本性质,正确理解拉氏变换性质的应用条件;掌握利用部分分式展开法或留数法求解函数的拉普拉斯反变换;掌握利用拉氏变换求解微分方程或S域电路模型的方法,深刻理解S域系统函数H(s)的定义、物理意义以及零极点概念,会用各种方法求解H(s),并能用H(s)分析系统特性。深刻理解系统函数H(s)的零极点分布与系统的时域特性和频率特性的关系,会根据H(s)的零极点分布判断系统的稳定性;掌握根据微分方程绘制时域和S域模拟框图的方法,并能够根据模拟框图写出微分方程,同时求出系统函数。 5、付里叶变换应用于通信系统。 要求:学会利用系统函数H(jw)求响应;掌握无失真传输及其实现方法;掌握理想低通滤波器及其特性;能利用希尔伯特变换研究函数的约束特性;深入理解调制与解调实现过程;掌握带通滤波系统的运用;掌握脉冲编码调制过程。 | |
6、离散系统时域分析。 要求:学会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差分方程的建立,了解前向差分与后向差分的关系,掌握根据差分方程绘制模拟框图的方法,了解差分方程的经典解法;掌握零输入响应、单位冲激响应以及利用离散卷积求解零状态响应的方法,熟悉离散卷积的定义和性质,理解全响应的分解及意义。 7、Z变换、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 要求:理解Z变换的定义、收敛域及Z变换与拉氏变换的关系,能够根据Z变换的定义求一些常用序列的Z变换并熟记公式;熟练掌握Z变换的基本性质,正确理解Z变换性质的应用条件;了解幂级数展开法求解Z反变换,掌握利用部分分式展开法或留数法求解Z反变换的方法;掌握用Z变换求解差分方程的方法,熟悉应用Z变换分析法求解离散系统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深刻理解Z域系统函数H(z)的定义、物理意义及其零极点概念,熟悉系统函数H(z)的极点分布与单位冲激响应的关系,并会用H(z)分析系统特性。掌握离散系统稳定性和因果性的充要条件,能够根据系统函数H(z)的极点分布判定系统的稳定性。 反馈系统 要求:会画信号流图。 系统状态变量分析 要求:掌握连续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建立,并能对连续时间系统状态方程求解;掌握离散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建立,并能对离散时间系统状态方程进行求解。 参考书目: 《信号与系统》(第三版),郑君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
《通信原理》考试大纲 适用专业名称:电子信息-人工智能 | |
科目代码及名称 | 考试大纲 |
22通信原理 | 考试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通信理论的基本概念,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性能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卷结构(满分100分) 内容比例: 基本概念、确知信号、信道约20分 模拟调制系统 约20分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约10分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约30分 差错控制编码 约15分 同步原理 约5分 题型比例: 客观题约40分 1.填空题 约20分 2.选择题 约20分 主观题约60分 1.简答题 约20分 2.计算题 约40分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基本概念 考试内容 常用术语、通信系统的组成、通信系统的分类、通信方式、信息及其度量、主要性能指标。 考试要求 1.掌握常用术语、通信系统的组成、通信系统的分类、通信方式、信息及其度量、主要性能指标。 (二)确知信号 考试内容 信号的分类和特性、确知信号的频域分析、确知信号的时域分析。 考试要求 1.掌握信号的分类和特性、确知信号的频域分析、确知信号的时域分析。 (三) 随机过程 考试内容 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平稳随机过程、高斯随机过程、平稳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窄带随机过程、正弦波加窄带高斯噪声、高斯白噪声和带限白噪声 考试要求 1.了解窄带随机过程、正弦波加窄带高斯噪声、高斯白噪声和带限白噪声。 2.理解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平稳随机过程、高斯随机过程、平稳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 (四) 信道 考试内容 信道定义与分类、信道模型、恒参信道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随参信道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信道噪声、信道容量 考试要求 1.了解恒参信道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随参信道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3.掌握信道定义与分类、信道模型、信道噪声、信道容量。 (五) 模拟调制系统 考试内容 调制的定义、目的和分类、幅度调制的原理、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角度调制的原理、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模拟调制系统性能比较、频分复用(FDM) 考试要求 1.理解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模拟调制系统性能比较、频分复用(FDM) 2.掌握调制的定义、目的和分类、幅度调制的原理、角度调制的原理。 (六)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考试内容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数字基带信号及其频谱特性、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基带传输和码间干扰、眼图和均衡技术。 考试要求 1.了解数字基带信号及其频谱特性、基带传输和码间干扰、眼图和均衡技术。 2.掌握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 (七)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考试内容 抽样定理、脉冲振幅调制(PAM)、脉冲编码调制(PCM)、DPCM和ADPCM、增量调制(AM或DM)、PCM与AM的比较、时分复用(TDM) 考试要求 1.了解增量调制(AM或DM)、时分复用(TDM)。 2.理解DPCM和ADPCM、PCM与AM的比较。 3.掌握抽样定理、脉冲振幅调制(PAM)、脉冲编码调制(PCM)。 (八)差错控制编码 考试内容 纠错编码的基本概念、几种简单的实用编码、线性分组码、循环码、卷积码 考试要求 1.了解循环码、卷积码。 2.理解纠错编码的基本概念、几种简单的实用编码。 3.掌握线性分组码。 (九) 同步原理 考试内容 载波同步、码元同步、群同步、网同步 考试要求 1.了解同步的原理及主要分类。 参考书目:《通信原理》(第7版),樊昌信、曹丽娜主编,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年 |
《数字信号处理》考试大纲 适用专业名称:电子信息-人工智能 | |
科目代码及名称 | 考试大纲 |
23数字信号处理 | 考试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通信理论的基本概念,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性能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卷结构(满分100分) 内容比例: 基本概念 约5分 时域离散信号和时域离散系统 约10分 时域离散信号和系统的频域分析 约10分 离散傅里叶变换(DFT) 约30分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 约15分 时域离散系统的网络结构 约10分 无限脉冲响应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约10分 有限脉冲响应数字滤波器的设计约10分 题型比例: 客观题约40分 1.填空题 约20分 2.选择题 约20分 主观题约60分 1.简答题 约20分 2.计算题 约40分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基本概念 考试内容 信号、系统及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组成,数字信号处理的特点、应用及发展方向。 考试要求 1.掌握信号、系统及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组成,数字信号处理的特点。 (二)时域离散信号和时域离散系统 考试内容 时域离散信号的表示方法和典型信号,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因果性和稳定性,以及系统的输入输出描述法,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的解法,模拟信号数字处理的方法。 考试要求 1.理解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的解法。 2.掌握时域离散信号的表示方法和典型信号,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因果性和稳定性,以及系统的输入输出描述法,及模拟信号数字处理的方法。 (三)时域离散信号和系统的频域分析 考试内容 序列的傅里叶变换的定义及傅里叶级数和傅里叶表示式,时域离散信号的傅里叶变换与模拟信号傅里叶变换之间的关系。序列的Z变换,Z变换分析信号和系统的频域特性。 考试要求 1.理解序列的傅里叶变换的定义及傅里叶级数和傅里叶表示式,时域离散信号的傅里叶变换与模拟信号傅里叶变换之间的关系。 2掌握序列的Z变换,Z变换分析信号和系统的频域特性。 (四)离散傅里叶变换(DFT) 考试内容 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定义、物理意义及基本性质,频域采样。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应用举例。 考试要求 1.掌握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定义、物理意义及基本性质,频域采样。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应用举例。 (五)快速傅里叶变换(FFT) 考试内容 基2FFT算法和进一步减少运算量的措施及其它快速算法。 考试要求 1.掌握基2FFT算法。 (六)时域离散系统的网络结构 考试内容 信号流图表示网络结构,IIR、FIR系统基本网络结构,线性相位结构,频率采样结构,格型网络结构。 考试要求 1.了解频率采样结构,格型网络结构。 2掌握IIR、FIR系统基本网络结构,线性相位结构。 (七)无限脉冲响应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考试内容 数字滤波器的基本概念、模拟滤波器的设计,脉冲响应不变法设计IIR数字低通滤波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IIR数字低通滤波器,数字高通、带通和带阻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考试要求 1.了解数字高通、带通和带阻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2掌握数字滤波器的基本概念、模拟滤波器的设计,脉冲响应不变法设计IIR数字低通滤波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IIR数字低通滤波器。 (八)有限脉冲响应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考试内容 线性相位FIR数字滤波器的条件和特点,窗函数法、频率采样法, IIR和FIR数字滤波器比较。 考试要求 1.掌握线性相位FIR数字滤波器的条件和特点,窗函数法设计FIR数字滤波器。 参考书目: 《数字信号处理》(第四版),丁玉美,高西全主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年 |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