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对于学设计的真的很重要哇!
在设计领域,
色彩搭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创作内容,
一幅优秀的色彩搭配
不仅可以提升整个作品的感染力,
而且还能够提升整个作品的吸引力。
所以对于学设计的知远画室同学们,
更要认真学习色彩搭配的运用喔~
这篇内容知远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讲解了
色彩的各种配色方案以及中国传统色彩,
希望大家能认真阅读
并积累出自己能运用到的配色方案鸭~
色彩是我们感知周围世界的基础
如果失去了对于颜色分辨的能力
那么也会失去超出颜色范围的感知
全色盲眼中的世界:
红色盲眼中的世界:
绿色盲眼中的世界:
蓝色盲眼中的世界:
除了能够感知周围的世界
颜色还能传递情感信息
比如看到红草莓
不期然联想到甜的想咬一口
而看到绿色的草莓
欲望会立马消失
甚至还会想到未成熟的事物
色彩也能在潜意识里引起情绪反应
红色能带来紧迫感、黄色能给人明亮温暖
大海的蓝色又能带来安稳静谧
颜色看起来简单
用西方理论来讲莫不过就是
三原色:红、黄、蓝
TOP 6 最舒服的配色
它饱和度不高,带有几分淡漠疏离的色调,却也使得空间柔和自然舒缓雅致。展现出静态的和谐之美,它别称“高级灰”,它便是莫兰迪色系。它也被誉为世界上最舒服的配色。
创造出它的,正是一位名叫莫兰迪的画家。出生于意大利的著名版画家,油画家乔治·莫兰迪,艺术界对他的评价是——莫兰迪的艺术,能给人以极温柔的精神慰藉。莫兰迪摒弃了张扬的色彩个性,他在每个颜色中都融入了适度的灰色和白色作为调和,将原本浓郁艳丽的色彩转化为优雅高级的灰色质感。
莫兰迪色系:高级灰色调。不鲜亮,仿佛蒙了一层灰调,不张不扬,却在整个画面中,相互制约、相互抵消,让视觉达到完美平衡。它给人以平和自持、舒缓雅致,有时略显冷静的感觉,让人越看越喜欢。
如今,莫兰迪色系的应用早已不局限在绘画领域,家居、时装等行业的“高级感”皆出于此。
从灯饰到软装色彩搭配,从客厅到卫生间,莫兰迪色系有种自在的安静的魅力。通透简约,宁静美妙。每一个色卡的搭配,都是家里的独特风景。这也是莫兰迪之所以吸粉的原因。
TOP5最惊艳的配色
有一种红黄蓝和横线、竖线组成的格子画。巧妙运用“三原色”,调出任何想要的色彩,比如说黄色加蓝色,可以调出绿色,红色加蓝色,可以调出紫色……蒙德里安就是希望使用三原色和直线这种最基本的元素,创造出全人类都会觉得美的作品。
看似简单的形色组合寻找的是一种简单与平衡的艺术,垂直线与水平线这两种相反的力量:垂直线代表了空间、静止与调和;水平线代表了时间、运动与旋律。两种直线的交叉关系共同构成了永恒和纯粹,这种艺术元素就叫“蒙德里安”。
蒙德里安(1872-1944)是荷兰画家,抽象派艺术家、风格派运动艺术家和非具象绘画的创始者之一,他对后代的建筑、设计等影响很大,其自称“新造型主义”,又称“几何形体派”。他认为艺术应根本脱离自然的外在形式,以表现抽象精神为目的,追求人与神统一的绝对境界,也就是现在我们熟知的“纯粹抽象”。
蒙德里安潮流在生活中的运用:
TOP4最甜美的配色
马卡龙色系是什么呢?
马卡龙色系指的是低饱和度的色系,比如:淡粉、粉蓝、淡黄、薄荷绿等等。而且马卡龙色系透着一股少女的气息,因此,马卡龙色系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与喜爱。
1、马卡龙粉
粉色是最少女的颜色,马卡龙粉更是梦幻得不行,可以算得上是少女中的少女。
2、马卡龙蓝
蓝色的马卡龙色比常见的蓝色更浅一点,即使不是成片的蓝色,而是小小的一部分,都让人在酷热里找到一丝惬意的凉爽。
3、马卡龙黄
黄色特别适合夏天,可以说是夏日的代表色了。而马龙黄也带给静谧的家无限的活力,让你感受到夏季的热情。
4、马卡龙绿
绿色是充满生机的颜色,给家里增添一点马卡龙绿,就会让家在这个炎炎夏日多一点清风拂面的感觉。马卡龙绿色给人瞬间降温的感觉,因此,马卡龙绿也是不错的一种颜色。
马卡龙色在生活中的运用:
TOP3最靓丽的配色
明快、风趣、彩度高的明亮色调,特别是粉红、粉绿等艳俗的色彩。也许你从来没听过这个名词,亦或是听过,却不是那么的熟悉孟菲斯派。但是这样的神仙配色,你也许是熟悉的。
在1980年,一个随性怪诞的“孟菲斯(Memphis)”设计小组成立,这个以埃托·索托萨斯为首的设计师。他们反对单调冷峻的现代主义,提倡装饰,强调手工艺方法制作的产品,并积极从波普艺术、东方艺术、非洲拉美的传统艺术中寻求灵感。孟菲斯风格以极具个性化和文化内涵的设计风格,通过扁平化的视觉元素、高饱和度的色彩,平滑流畅的几何图形,扭曲蜿蜒的笔触颠覆你的想象力。孟菲斯设计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视觉盛宴,高饱和度的撞色组合由点、线、面等几何元素穿插其中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唤醒用户心底活泼热烈的情绪。
“孟菲斯”天真或怪诞的情趣与色彩明快、跳跃的样貌展现出富于个性化的文化内涵,并积极从当代的波普艺术,或传统的东方艺术,非洲艺术,拉美艺术等流派中获取灵感。在“性冷淡”风大行其道的今天,“孟菲斯”提供了一种与其截然不同的个性选择。
孟菲斯色在生活中的运用:
TOP2最优雅的配色
洛可可用色偏向于柔和的色彩和浓郁的色调。主要应用的颜色为蓝、粉、绿、红四种颜色。颜色的运用更多的是以对比色及互补色形式出现。层次更为明显。洛可可风格不介意多种色彩在同一空间出现。
随着设计师们对于古典的设计素材与自然纹理运用越来越广泛,从中抽离出更别致的高级感。而这两者结合起来,就是传说中能俘获整颗少女心的——洛可可风格。而更偏爱使用自然的浅色调和低对比度,营造出模糊又梦幻的氛围。
表现出流行于当时上层社会中,隐藏在精致细腻里的浪漫浮华,擅长运用柔和的自然色彩来打造别具一格的视觉效果。
——慕夏作品
洛可可色在生活中的运用:
TOP1最神秘的配色
敦煌壁画色彩丰富,十分绚丽,色调搭配上却不犀利。其实每个洞窟的壁画,其绚丽色彩的背后都有主色调统一着画面,充分发挥补色对比的魅力,使壁画色彩之间的充满律动美感。专家发现黑、白、灰在壁画色彩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作为画中不可缺少的中性调和色,它也是使壁画保持色彩鲜明而又和谐的关键。
敦煌壁画色彩结构具有装饰性,强烈的装饰感反映出一种热烈而淳厚的民族特性。壁画的色彩结构是按照装饰色彩的秩序来组合色调,讲究色彩均衡、韵律、疏密、节奏关系,把多变的物象概括为平面化的大小色块,通过巧妙色彩的配合以形成整体的和谐统一,为求色彩的丰富化,注重色彩的相互对比,通过各种不同性质的色彩对比、互相衬托,相互穿擂,以达到色彩互和,神气生动。多民族的文化传统、长时期的风格延变,加上绘画材料自身的变化,使敦煌壁画的色彩结构和层次比较复杂。
敦煌壁画的创作中,运用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色彩被赋予了更多主观意向性,色彩严谨却不僵硬。敦煌壁画用色理念受中国传统绘画的色彩观影响,“五色体系”在敦煌壁画中有显见的效果。在敦煌壁画中,这种具有主观意向性的色彩还具有象征意义,通过强化壁画中的内容和画中宗教人物的象征性,起到宗教感化的作用。
敦煌色彩的配色应用:
在设计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我要五彩斑斓的黑”。这本是一句调侃甲方无理要求的吐槽。
但其实,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就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五彩斑斓的黑”,一淡一浓间,将单调的墨色发挥到了极致。
——《富春山居图》局部,元代,黄公望
如果将这些颜色统称为黑、深灰、浅灰、浅浅灰,未免太浪费这些动人之色。更别提那些名画、古物中所运用到的丰富色彩。若是将它们命名为:月魄、不皂、雷雨垂、石涅……
仅是闻其名,脑中的画卷便徐徐展开。“雷雨垂”,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的颜色。杜甫曾写过“白摧朽骨龙虎死,黑入太阴雷雨垂”。曾棨在咏赤兔马时,写到“想当此马初生时,蛟龙降精雷雨垂。房星夜堕水尽赤,云雾下绕灵风吹。”
“雷雨垂”未有一字与颜色相关,却能瞬间打开我们的想象空间,记忆中风雨欲来、黑云压城之感扑面而来。而这,仅是“五彩斑斓的黑色”其中的一角,也仅是中国传统色中的一色。
下面这些器物的配色就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传统色。
——中国传统色的器物绘图
中国色的本源——“五色体系”
古代原色以“阴阳五行”学说中五行,水、火、木、金、土,分别对应黑、赤、青、白、黄,作为色彩象征,称为五色体系。
a、五色是中国颜色中的原色
“五色”是传统色彩最基本的表达形式,古人认为五行是产生自然万物本源的五种元素,一切事物的来源都是如此。
b、五色衍生了所有的可见色
《孙子兵法》记载:“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五色衍生出了所有的中国传统色彩,五色是色彩的五类划分,五种原色混合可以得到“间色(多次色)”。
1、中国传统色的前世传承
今天我们理解的“颜色”在古代最早不是指颜色,是代表容貌面色的意思,到了唐朝,开始以“颜色”一词作为自然界色彩的统称。
当时的唐朝综合国力世界顶尖,文化开放包容,国富民强,关于衣食住行的文化艺术美学需求也空前繁盛。
不同领域对于颜色的研发应用技术也很娴熟,衍生了最具代表的唐三彩,草木染,唐妆等,同时也缔造了中国最早颜色体系的概念。
——唐三彩马俑与侍女俑
2、古人对颜色是如何命名的呢?
a、一色百名
那什么是"一色百名"呢? 我们以最熟悉的粉红色为例。
粉红色是一种由红色和白色混合而成的颜色,通常也被描述成淡红色。在古代色彩名不单指某一个颜色,一个颜色会根据不同的朝代历史文化,演变成各类含义,一个红色,不同的古籍文献中记载的多达几十,上百种。
粉红色在记载中称为“绯” “黛” ;
别称:桃夭色、妃色、杨妃色、湘妃色、嫣红色、妃红色等等。
那这些富有想象力与诗意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以“桃夭”色,“秋香”色为例来解析下。
①“桃夭”色
桃夭最早在古文释义里是赞美男女婚姻以室,室家之好。夭夭代表着花朵怒放,茂盛美丽,生机勃勃的样子。后古人把桃花怒放时的颜色称为桃夭色。
②“秋香”色
秋香色,在古以秋为金,树叶从绿转黄,绿瘦黄肥;香色是来自植物在秋收的季节散发的香气,代表着草木在秋阳下的清香。配色中以白色+黄色为基色,接近浅橄榄色。又细分绿色调和黄色调两种,称为秋香色。
面对这么繁多庞杂的色彩名,时常不知从哪儿入手了解,知远画室从以上两个例子找到了一些规律。
b、以抽象或具象的物体颜色命名
古代颜色名称不是特定的某一个颜色,而是以一些近似颜色的物体来命名——例如鹅黄色,实际上是指小鹅的绒毛颜色,每一只小鹅的淡黄色都是不一样的,也形成了各种渐变色。
中国传统色彩是中国美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把中华美学比喻成一个大厦,色彩就是基石,这是古人认知色彩世界的方式。
那传统色彩的美感体现在哪里呢?
1、中国色彩美在自然万物,应用在衣食住行
举个例子,中国传统色中有一个颜色叫玄天,那玄作为颜色的由来是哪里呢?
a、玄天色
玄天色是源始于一天的开始、太阳从地平线出来的时候,天空呈现出的黑中透红的颜色,这一刻非常时间短,古人记录的就是那一刹那的颜色,取名玄。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后“玄”意为“天之色”,天色有黑白之分,故有“玄白玄黑”。
——故宫里的色彩美学
b、纁(xūn)色
与玄相对的颜色叫纁(xūn)。源自傍晚,落日余辉的色泽,太阳落山后,天空折射出来的红黄交织的余光色,称为纁(xūn)色。玄和纁黄在古代非常重要,皇帝祭祀时穿的衣服都是上玄下纁,以此来表达中国人对天地的敬畏之心。
——故宫里的色彩美学
2、中国色彩美在无穷无尽的想象力
这些色彩来自于天地万物、也来自于我们古老文明的想象力。那色彩的想象力体现在哪里呢? 我们以“海天霞”色来说明。
——故宫里的色彩美学
海天霞色是海霞灿烂云朵和天空被染上的那层浅橘红色,明代宫里人的春服轻罗,就是这个颜色。
3、中国色彩美体现在文化传承的寓意
古人把颜色分为五种本源之色:青、赤、白、黑、黄。
其中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地谓之“玄黄”。漫长的几千年里,“青”承载着东方之初,寓意着美好的到来。我们现代很多美好的寓意中,都会注入“青”,某人得到宠爱,称为“青睐”,形容职场晋升称为“平步青云”;古人把正气凛然廉洁的官员称为“青天”等等。
日本传统色可简称为“和色”,是经由千百年日本社会、文化、生活的色彩感知而诞生,并且拥有美丽的颜色名称。
“和色”至今有一千多种,经常出现在日本的衣食住行、祭祀仪礼、艺术文学等等目之所及的各个领域。古时,人们的生活与自然紧密相连。人们留意着四季变化,欣赏大自然中的美感,把自然的颜色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和色”美丽典雅的名称与缤纷多彩的颜色所塑造的世界,不仅透露出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照,是人对四季变换的细腻感知,因此“和色”的名称常取自于植物与景象,这些颜色的名称也记录着古往今来人们生活中的情趣及审美之心。
配色对于学设计的真的很重要哇,以下选取了五幅经典的大师画作进行色彩配色分析,请大家认真鉴读喔~
《星空》——梵高
梵高的印象派画作一直都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原因在于线条和色彩的搭配反差强烈。他将分裂色运用得十分到位,每一幅画作中几乎都可以找到。梵高画作中的配色饱和度高,明度低调,看起来颜色饱满厚重,并且分裂色的巧妙运用显得画面层次分明,更具张力。
《蒙娜丽莎》——达芬奇
“层次渲染”和“明暗对比”:两个词汇可以用来描述达芬奇这幅《蒙娜丽莎》。
层次渲染是一种混合色彩而形成的一种微妙的颜色风格,色彩的衔接非常自然,所以这幅画看上去有种微醺的感觉。明暗对比让这幅画在某些特定部位,比如眼睛和手部有种很深邃的感觉。色调是黑色和成熟、复杂的色彩。
《神奈川的大浪》——葛饰北斋
这幅作品通常被简称为《大浪》,这是一幅雕版印刷品,也是目前为止日本艺术作品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作者是日本艺术家北斋。这一系列作品都是围绕富士山区,在《大浪》中富士山作为背景。大浪的形状和色彩都很有特色。
《最后的晚餐》——丁托列托
你可能会说:“这不是《最后的晚餐》!”达芬奇《最后的晚餐》是从16世纪后期才开始流行的,而这是威尼斯画家丁托列托的作品。丁托列托使用强烈的色彩,有趣的视角和疯狂的照明效果来描绘场景,这是绝美的。
《呐喊》——爱德华蒙克
《呐喊》这幅画是表现主义派爱德华蒙克在1893年到1910年创作的。这幅画的历史一直让人着迷,而且它也总是成为盗贼们的目标,它在1994年和 2004年被偷了两次,后又被收回。这幅画很有趣的地方在于它用了友好而平滑的色彩表现了一种紧张和不安的形象。可能灵感就是来自最不可能的地方吧。
下面三幅是中国大师的画作配色喔~
《千里江山图》——北宋王希孟
《韩熙载夜宴图》——南唐时期顾闳中
《洛神赋图》——东晋顾恺之
以下是不同大师画作中的配色提取,知远画室希望给学设计的同学们带来配色的灵感鸭~
- end -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