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华人·读党史|“辅德里”,中共二大在这里召开

北华大学,艺考

北华大学

2021-6-02 15:14:34 文/薛岩 图/杜晓阳

关注

北华大学

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今老成都北路7弄30号)始建于1915年,是典型的上海石库门民居。当时,这里位于英美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的交汇处,二大会址外墙的门楣上刻有“腾蛟起凤”四个字。

北华大学

黝黑石窟宅门,精美的雕花门楣,“腾蛟起凤”四个大字腾跃其上——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今老成都北路7弄30号),这幢百年石库门,同时拥有三重特殊的身份:中共中央局宣传工作负责人李达的寓所、党的第一个出版机构——人民出版社社址、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会址。

北华大学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解说员张明杰带记者从正门进入,穿过天井,来到的第一个房间就是客堂间。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2位代表会聚于此,为崎岖漫长的中国革命之路燃起了一盏明灯。中共二大共召开了三次全体会议,辅德里625号是第一次全体会议会址,剩下两处至今仍不得而知。

将中共二大第一次全体会议放在这里召开,有非常周到的考虑:这里当时是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的交汇处,属于管理相对空白的地带;这里成片的“石库门”外观上很相似,拥有前后两个门让人员往来更加隐蔽;这里也是党在上海的一处秘密地点。

北华大学

跟着张明杰顺着窄窄的老式木质楼梯拾级而上,就来到了中共中央局宣传工作负责人李达的卧室兼书房。1921年,李达与王会悟婚后在这里租住。而正是在这里,李达创办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出版机构——人民出版社。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央局,陈独秀担任书记、张国焘负责组织工作、李达负责宣传工作。在中央档案馆保存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局发出的第一份通告原件中明确提出,“中央局宣传部在明年(1922年)之前,必须出书20种以上”。很显然,党从一成立开始,就非常注重宣传工作,传播党的思想、理论、政治主张。1921年9月,在《新青年》第九卷第五号上,刊登了一则通告,它标志着中共中央直属的第一家出版机构——人民出版社正式诞生。出版社的创始人就是中央局宣传工作负责人李达。

北华大学

为了避免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搜查与破坏,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书刊上,故意印着“广州人民出版社”的字样,社址则印为“广州昌兴马路26号”。在李达的主持下,短短一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15种革命理论书籍,马列主义的思想火种就从这里播向全国。

北华大学往期回顾

北华人 · 读党史 | 南船红湖:开启民族复兴的伟大航程

北华大学

资料来源 |《学习强国》

图片来源于网络

策 划 | 毕羽

播 读 | 常卓尔

编 辑 | 杨文博

责任编辑 | 郝耀宗

邮 箱 | beihua_weixin@163.com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吉林本科院校-北华大学-微高校-院校号-北华大学-北华人·读党史|“辅德里”,中共二大在这里召开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