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师范类专业认证?
师范类专业认证是专门性教育评估认证机构依照认证标准对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状况实施的一种外部评价过程,旨在证明当前和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专业能否达到既定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2.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启动的时间与上级文件依据有哪些?
经过多次试点,教育部2017年10月26日发布“教师[2017]13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同时颁布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系列标准:《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学前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我国的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正式在全国启动。同时,下发了《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指南(试行)》《师范类专业认证自评报告撰写指导书(试行)》等配套文件,并建设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管理信息系统”(网址:http://tea.heec.edu.cn)。
师范教育改革是具有延续性的,除了上述文件精神和相关标准外,还需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及《中学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和《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等,同时还需要参考有关师范生教育实践方面、师德教育方面的等其他专项通知与要求。
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就是按照上述文件精神和相关标准开展的。
3.哪个机构组织实施师范类专业认证?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具体组织实施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教育评估机构接受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委托,具体组织实施该省份的第二级认证工作。我省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中学二级)由吉林省教育厅具体组织实施。
4.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是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的行动指针,贯穿师范类专业认证全过程。
5.师范类专业认证的根本宗旨和目的是什么?
师范类专业认证的根本宗旨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大国良师,深化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全面保障和提高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师范类专业内涵式发展。师范类专业认证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推动师范人才培养体系的重塑,推动师范类专业注重内涵建设,聚焦师范生能力培养,改革培养体制机制,建立基于产出的持续改进质量保障机制和质量文化,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6.师范类专业认证的三大任务是什么?
师范类专业认证的任务是“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强”。
7.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类型和层级是怎样的?
类型为“横向五类覆盖”:我校涉及“中学教育专业认证”“小学教育专业认证”和“学前教育专业认证”。层级为“纵向三级递进”:第一级定位于师范类专业办学基本要求监测。第二级定位于师范类专业教学质量合格标准认证。第三级定位于师范类专业教学质量卓越标准认证。
8.第二、三级认证的工作程序是怎样的?
一般分七个阶段:申请与受理→专业自评→材料审核→现场考查→结论审议→结论审定→**提高
9.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结论和周期是怎样的?
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结论分为“通过”“有条件通过”和“不通过”三种,有效期为6年。
10.师范类专业认证结论的应用有哪些?
通过第二级认证专业的师范毕业生,可由高校自行组织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工作。通过第三级认证专业的师范毕业生,可由高校自行组织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和面试工作。
图文制作:闵语馨
审核校对:文 雯
责任编辑:李静怡
指导教师:耿毅乾
长春师范大学新媒体协会运营
长春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监制
一起了解师范认证!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