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渡赤水战役图
1935年1月,在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后,中央红军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来到川黔滇三省交汇的赤水河畔。面对国民党几十万重兵的围追堵截,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广大边境地区。1935年3月20日夜,刚刚三渡赤水的红军,又重新向东回头,再渡赤水,并南下一路奔袭,直逼贵阳。您下面阅读到的是电影《四渡赤水》对当时历史场景的真实再现。
毛泽东与红军战士合影
电影《四渡赤水》:
毛泽东:首先,趁蒋介石在贵阳,造成打贵阳的声势,把滇军调出来,造成敌人认为,我军要东去与二路军团会合的错觉。
周恩来:在清水江上,再加两座浮桥。
毛泽东:然后我们猛然回过头来,把滇军甩在后面,这样我们就可以像蛟龙入海、自由遨游咯!
《四渡赤水》电影海报
四渡赤水战役历时三个多月,红军从此跳出国民党部队的包围圈,开始了新的伟大征程。在二渡赤水夺取娄山关后,41岁的毛泽东奋笔写下著名诗篇《忆秦娥·娄山关》,诗中写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来源:央视新闻
责任编辑:陈迪班君
本期编辑:穆若雨
▼往期精彩▼
【吉财 | 大思政(一)】吉林财经大学: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 全面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
【吉财 | 大思政(二)】优化组织育人,突出政治功能,为高质量“三全育人”提供组织保障
【吉财 | 大思政(三)】统筹推进课程育人,弹奏“三全育人”主旋律
【吉财 | 大思政(四)】着力加强科研育人,促进“三全育人”结硕果
【吉财 | 大思政(五)】扎实推动实践育人,打造“三全育人”新课堂
【吉财 | 大思政(六)】大力促进心理育人,适应“三全育人”新需求
【吉财 | 大思政(七)】全面推进资助育人,保障“三全育人”落实处
【吉财| 大思政(八)】深入推进文化育人,提升“三全育人”凝聚力
【吉财|大思政(九)】不断深化服务育人,促进“三全育人”入人心
【吉财|大思政(十)】创新推动网络育人,拓宽“三全育人”新途径
【吉财 | 大思政(十一)】切实强化管理育人,完善“三全育人”新机制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