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故事】金学曙——共和国建设者

长春师范大学,艺考

长春师范大学

2021-4-16 21:23:28 文/冉冬 图/郭强

关注

长春师范大学

长春师范大学

长春师范大学

1922年1月23日出生在浙江省海宁市,早年学习工作于上海。新中国甫一成立,她即从上海来到北京,投入到人民日报社和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中。她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西医,兼修中医,是当时新中国为数不多的中西医兼修的医生。

她是人民日报社的元老,被时任人民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邓拓称为“新时代的杰出女性”,曾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杰出新闻工作者终身成就奖”“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等荣誉。金学曙不仅中西医兼修,医术高超,而且医德高尚,对上对下一视同仁,都以医者慈悲之心,一样认真对待。

2014年3月17日,金学曙在北京病逝,享年92岁。她的丈夫为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开拓者、北京地下铁道事业奠基人之一施锡祉同志。金学曙逝世后,她的骨灰与丈夫一同安放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长春师范大学

长春师范大学

人物故事

长春师范大学

长春师范大学

长春师范大学

在建设新中国的热潮中,1952年,身怀六甲的金学曙,又一次含泪把丈夫送上了远行的列车。建国前,广大的东北、内蒙古林区遭到沙俄和日本疯狂的掠夺性采伐,所以当时东北、内蒙的林业生产运输大部分设备是帝国主义分子遗留下来的俄、日设备,五花八门,极不规范,安全隐患严重。为了改变这“一穷二白”的局面,建国后,广大林区急需统一修建规范的森林铁路,以便安全高效地向全国各地输送木材,满足建设需求。作为铁道部专家的施锡祉,就这样被派赴东北,成为设计修建新中国第一条森林铁路的主力队员。

长春师范大学

长春师范大学

长春师范大学

丈夫紧紧握握她的手,走了。金医生深知,这次丈夫是任重道远,但想到他一个文质彬彬的南方人,要去零下40多度的冰天雪地里跟筑路工人们一起吃苦,还是忍不住直掉眼泪。但一转头,她就擦干了泪水,因为她知道,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没有时间难过。去了东北,又去山西,这样的分别,一次又一次,一年又一年,金医生深藏起依依不舍的鹣鲽情深,展现出新时代女性的坚韧顽强。

长春师范大学

长春师范大学

长春师范大学

建国初期,高级知识分子受到国家的重视,金医生与丈夫施锡祉都是紧缺人才,待遇较高,尤其是施锡祉,是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土木工程专家,工资是当时全国居民人均工资的十倍以上,生活本应较为宽裕。但金医生一直勤俭持家,自己一家人过着极为俭朴的生活,却把夫妇二人省下来的工资,全部用来帮助有需要的亲朋好友。

长春师范大学

长春师范大学

人物评价

长春师范大学

长春师范大学

长春师范大学

怀着金子一样灿烂光辉的共产主义信仰,怀着鲜血一样炽热浓烈的伟大爱国情怀,金学曙医生,蜡烛般燃尽了自己的一生,为那面共和国的旗帜,添上了一抹绚丽的殷红,让它永远飘扬在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心中。

长春师范大学

图文制作:李艺冰

审核校对:刘小凤

责任编辑:李静怡

指导教师:耿毅乾

一起追寻红色记忆!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吉林本科院校-长春师范大学-微高校-院校号-长春师范大学-【党史故事】金学曙——共和国建设者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