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奖词
她是于无声处的一束光……照亮学子心灵,人生之路有了方向;与同仁携手,共创事业辉煌;她是一束璀璨的星光,在夜深之时深耕教学改革良田,收获桃李满园;她是一束美丽的极光,很少被人看到,孤寂躬身,攀向科研创新之崖,将丰厚成果奉上;她是一束温暖的光,不耀眼,不争亮,默默隽久绵长。她就是最美教师于光。
于光,经济学院副院长,在读博士,副教授。于光同志热爱自己的工作,如同热爱自己的生命。在15年的从教生涯中,时时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从事着不平凡的事业,深受学生、家长、同事、领导的好评。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多次获得各种奖励,多次被评为校先进工作者。
政治过硬,业务突出
政治思想,积极进步,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决拥护党的领导,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关注国内外时事,了解国家大政方针,从思想上到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时时处处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做到坦荡做人、认真做事、严谨做学、悉心从教,2016年、2021年被评为校优秀共产党员。
恪尽职守,任劳任怨
她常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她努力践行师德规范,并用自我的言行去教育培养青年教师树立崇高的梦想,献身党的教育事业。她用心践行“传帮带”,近几年,她先后带了4位“徒弟”。在学校新进教师教学比赛中,“徒弟”们获得了一等奖、二等奖的好成绩。
作为教学副院长及学院教师党支部书记,她甘做螺丝钉,哪里需要到哪里。她关心爱护学院里的每一位教师,为教师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难题。2020年学院一位老师的家人得了重病,要往返于吉林、长春两地,一边为家人治疗奔波、一边还要工作,很是疲惫,学院了解情况后,及时部署工作,尽量减少该教师工作量,使得该教师有更多时间照顾家人,让教师体会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潜心耕耘、硕果累累
她经常说:“教学无小事,育人需精心”。她时刻注意努力提高自己的学识,钻研专业知识,积极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工作中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课堂是她的生命,她尽心尽力备好每一堂课,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使每一节课成为精雕细琢的示范课。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
在课堂中,她始终秉承着一个不掉队、一个不能少的原则,教书育人。她关爱每一位学生,对于班级里不爱学习的学生她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多次提问、布置单独任务、目标约定、担任汇报小组组长等),激发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疫情期间,很多学生不能按时返校,她建立学习群,发放各种学习资料,单独为学生进行辅导;考研是学院的大事,她亲历亲为,经常与学生一对一谈话,关心学生的思想动态,同时对学生的迷茫给与指导,在每年坚持不懈的指导中,学院的考研率始终排在学校前三名。
作为课程负责人,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经常与同事进行经验交流,并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带领经济学教学团队录制了《微观经济学》在线课程,本课程于2020年被评为省级精品在线课程、省级一流课程。主笔的经济学一流专业申报书于2020年获批省级一流专业,主笔申报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新专业成功获批并于2019年正式招生。在校教学竞赛中多次获奖,并被评为校星级教师。教学评估成绩突出,每年年终考核均为优秀。在校多媒体教学竞赛中获得特等奖、在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智慧课堂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用心钻研,成果显著
“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从师之日,正是重新学习之时,学海无涯,业务研究更是无限,作为一名教师,在上好课的同时,她潜心投入到教育科学研究中。先后在CSSCI、北大核心、CPCI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撰写论文获吉林省第九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撰写的“民办高校西方经济学实践教学体系研究”收录在《吉林省改革开放40年》一书中。主持参与教育部产学研项目、省科技厅项目、省社科项目、教育厅等教科研项目20余项。
编辑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郑佳慧
校对 |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徐子媚
责编 | 党委宣传部-郑惠馨
审核 |党委宣传部-马更富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