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校70周年校庆之际,7月6日,《中国教育报》第4版以《砥志砺学系国运 固本开新写辉煌——长春工程学院建校70周年巡礼》为题报道了我校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成果。
从今天开始,学校官微将分4部分连续刊载报道原文,敬请关注。
原文连载(第二部分):
恒心不辍勇探索凝神聚力辟蹊径
七十载与新中国共奋进,弦歌不辍。长春工程学院从建校之日起,就承载着党和国家的希望,坚持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组建后的长春工程学院始终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发展建设的需求,朝着建设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努力前行。学校用短短20年时间,走出了一条奋斗目标明确、规划战略科学、发展路径明晰的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道路。
学校根据工程技术发展和行业需求变化,积极开展专业升级改造。建筑类专业从上世纪50年代初期单一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逐步扩展到由土木工程、建筑学、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工程造价和工程管理等构成的覆盖整个建筑行业的专业群;水利电力类专业经过不断优化和充实,形成了由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专业构成的专业群;地勘类专业经过持续改造、调整和更新,形成由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测绘工程等专业构成的专业群。
七秩岁月,长歌奋进。历经长期的办学经验积累和历史积淀,学校面向基层、强调应用、注重实践的特色和优势越发凸显。组建后,学校明确了“创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面向基层一线,从事设计、施工、制造、运行等工程技术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办学定位。
为深入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路径,学校组织百余名教师和教学管理干部主持或参加重点项目“21世纪中国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30个子课题的研究工作,研究范围基本涵盖学校所有专业。学校承办了首届全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并与120多所同类院校合作,牵头成立了“全国应用型本科教育协作组”。通过全校上下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不懈探索和实践,不仅使办学定位得到了广泛认同,而且不断丰富和深化了应用型本科办学定位的内涵。
来源:新闻中心
责编:孙紫桐
审核:张志杰、宋艳爽
主办: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