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校70周年校庆之际,7月6日,《中国教育报》第4版以《砥志砺学系国运 固本开新写辉煌——长春工程学院建校70周年巡礼》为题报道了我校70年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成就。
从今天开始,学校官微将分4部分连续刊载报道原文,敬请关注。
原文连载(第一部分):
金秋九月,硕果满枝,长春工程学院迎来建校70周年华诞。韶光流转盛世如约,抚今追昔薪火相传,七十载斗转星移,革故鼎新,长春工程学院人的奋进未曾停歇,长春工程学院人的品格代代相传。
砥志砺学,教泽传衍。长春工程学院从历史深处走来,伴随新中国的发展,学校历经了艰苦初创、探索实践、发展壮大的历程,形成了优良的传统和深厚的底蕴,“明德致远 笃行务实”的校训,成为长春工程学院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当年校园里学生们亲手栽种的五角枫和新疆杨,已然昂首挺立,枝繁叶茂。15万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一代又一代长春工程学院人,报效祖国,感恩桑梓。他们传递工程技术火种,扎根基础工业行业,踏实奉献,在新中国的建设发展中,尤其在建筑、水利、电力、地勘等领域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三峡大坝、京九铁路、青藏铁路、“一带一路”……中华大地、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现场,处处留下了长春工程学院学子奋战的身影和足迹。
潮平岸阔催人进,奋楫扬帆正当时。如今的长春工程学院,已经发展成为以本科教育为主,兼有硕士研究生和高职高专教育,设有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48个本科招生专业,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研究生、国际学生共1.6万余人,教职工1300余人。
学校是吉林省政府部门和国家应急管理部门共建高校、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A类高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新工科”综合改革类项目实施高校、“欧盟伊拉斯谟计划研究生国际化培养项目”实施高校、吉林省转型发展示范高校、吉林省本科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示范高校A类。学校的办学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成为服务行业产业、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
七十载弹指一挥间,正是依靠独特的精神品质和优秀的办学传统,支撑和引领长春工程学院砥砺前行,创造了办学佳绩。近年来,长春工程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战略决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遵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奋力开创新时代长春工程学院发展新局面。
初心不改育英才 栉风沐雨砥砺行
初心如始,为国育才。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为培养大规模经济建设急需的土建、冶金地质、水利电力等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1951年—1953年,白山松水的黑土地上,长春土木建筑高级职业学校、长春测量地质技术学校和长春水力发电工程学校3所高校相继成立。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3所学校虽然几经易名,隶属关系和办学层次多次变更,但始终坚持为冶金建筑、冶金地质和水利水电行业培养一线专门技术人才的办学方向。
秉烛觅索岁月沧桑,艰苦创业奋发向上。学校创业之初,有许多来自北京、上海、天津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他们怀着建设新中国的豪情,来到冰天雪地的东北投身祖国的教育事业。学校初创时期,环境艰苦,物质条件极度匮乏。这些都没有挡住满腔报国热忱的师生们。教师们亲手设计图纸,带领学生手担肩扛、一砖一瓦盖起了教学楼和学生宿舍;他们一笔一画、工工整整手抄的教材跟钢板刻的一样;课余时间,有经验的老教师手把手给新教师传授教学经验。许多老教师在这里一干就是一辈子,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
有一种情怀,宽广博大,顿作丹青,描画桑梓;有一种大爱,赤诚感恩,化作音符,穿越神州。那时,学校有两个土木班,其中第一个班于1952年春天毕业,所以叫“土52春班”。这个班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参加了丹东飞机场的修建工作,搅拌混凝土、铺机场跑道,后来又赴鞍山,顺利完成了鞍钢厂区的地形地貌测绘任务。老一辈艰苦奋斗精神,为后来的学弟学妹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1959年,学校组建了吉林省冶金第八勘探队,承担并完成了吉林省柳河地区5000吨铜矿生产勘探任务,扩大了二密铜矿储量。1966年,学校近200名师生奔赴陕南、甘南参加西北地区找矿会战,历时4个月之久,足迹遍布秦岭南麓,为国家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铁矿、铜矿线索。1970年,学校教职工自带钻机,参加吉林省扶余油田会战,独立钻探生产油井30多眼,多次受到当时油田会战指挥部表彰。上世纪70至80年代,动力和电力专业教师,自行设计并制造了800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有4台机组被安装在吉林星星哨、吉林西崴子等水电站,机组的现场安装、调试和试运行都由师生亲手完成,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在视察吉林星星哨水电站时,对学校生产机组为水电服务给予高度评价。土木工程专业教师,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为吉林省和长春市设计了上千栋建筑,其中吉林省工人文化宫、长春市工人游泳馆、长春市火车站(新北站)、长春宾馆等知名建筑都是学校教师的设计杰作。
1984年到1985年,长春工程学院前身的3所学校分别升格为长春建筑专科学校、长春地质专科学校和东北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在此后1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3所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为推动我国高等工程专科教育发展,积累和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宝贵经验。1997年,3所专科学校均被遴选确定为全国示范性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在当时全国高等专科教育改革和建设中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2000年3月,三校合并组建长春工程学院。
来源:新闻中心
责编:孙紫桐
审核:张志杰、宋艳爽
主办: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