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小故事】谢觉哉:“有的放矢”三步骤

吉林工商学院,艺考

吉林工商学院

2021-7-08 01:38:42 文/张梓涵 图/丁辉

关注

谢觉哉:“有的放矢”三步骤

听党史小故事

1942年2月1日,毛泽东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发表的《整顿党的作风》的演说中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际,怎样互相联系呢?拿一句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有的放矢’。”

“有的放矢”的真谛是“拿马列主义的箭,射中国革命诸问题的靶”。1942年11月11日,谢觉哉在《解放日报》上发表的《读学风文件随记》一文,谈了学习毛泽东提出的“有的放矢”理论的体会。谢觉哉讲道:“弄到箭——学会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一件事;看清靶——研究现状、研究历史——是一件事;学会射——瞄准靶、手法稳——是又一件事。”

吉林工商学院

谢觉哉说,“弄到箭,看清靶,射得准,合看是一件事的联续或发展,分看是三个步骤,也可说是三件。”弄到箭,这是第一步或者是第一件事,要求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比如,一个在外国干实际革命工作,干得颇好的同志,有了箭也会射。但是,弄到了箭,就要去射箭,而不能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束之高阁。

看清靶,这是第二步或者是第二件事,要求周密系统地研究周围的现实环境。箭是好箭,但是靶场环境变了,如果不调查研究、随机应战,也会乱射一通。比如,有的同志跑到中国来,但没调查中国革命情形就拿箭乱射,这样固然不行。

射得准,这是第三步或者是第三件事,要求不断提高理论实践能力。拿到了好箭,找到了靶子,但是技术不熟练,也会出现偏差。比如,一个有理论而缺乏实际经验的同志,不能说他在书本上学到的马列主义立场、观点与方法没有用、全不正确,但射的手法差,也会误事。

吉林工商学院

“弄到箭、看清靶、射得准”,体现了“由学到用到会用”的不断学习与实践的过程。实践中,必须把上述三个步骤或者三件事全面系统地联系起来,才有可能做到“有的放矢”。谢觉哉以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为例,形象地解释了“弄到箭、看清靶、射得准”内在逻辑关系。谢觉哉说,“毛主席《论持久战》,毛主席是不以理论作教条,而以理论作行动的指南——箭;对中国以及日本、国际问题做过深刻的调查研究——靶;此外就是射得很好——策略和办法,想得周到。”

官方微信平台

提供权威资讯

打造交流平台

展现新风采

传播正能量

吉林工商学院

微 信 号:JL-GSXY

指导教师:董志宏

编 辑:唐柳婷

文字来源:《共产党员应知的党史小故事》 110~112页

作 者:潘怀平

音频录制:传媒20406裴可欣

音频剪辑:左京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审 核:陈 智

新闻中心出品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吉林本科院校-吉林工商学院-微高校-院校号-吉林工商学院-【党史小故事】谢觉哉:“有的放矢”三步骤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