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携手同行 以实际行动助推乡村振兴发展——民盟吉林农业大学委员会

吉林农业大学,艺考

吉林农业大学

2021-7-08 01:23:38 文/易瑾轩 图/白梦洁

关注

民盟吉林农业大学委员会带领全体盟员依托学科专业优势,积极组织盟员组成同心科技服务团通过“专业促农、帮扶支农、成果惠农、科技利农、建言兴农、智力扶农、传媒解农”等方面工作,深入农村第一线,助力乡村振兴,在提高我省农民科技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做出积极贡献。

一、专业促农

农大盟委一直把科教兴农、服务“三农”作为服务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农大盟委坚持在不同生产季节,选派不同专家,对农业生产经营开展咨询和技术指导。

在吉林省农委的协调安排下,分别在通化地区和吉林地区开展参与式推广技能培训暨农民田间学校建设,培训采用理论-实践-反思的行动学习方式,得到学员的好评;在长春市组织部承办的农业科技骨干人才培训班,做了题为“参与式”农业推广:农业推广理念和工作方法创新的专题讲座。

通过实施长春市科技局项目——“稻田养鸭综合治理水稻重大虫害研究与示范”和“基于性诱技术水稻二化螟性诱技术研究与示范”等项目,在长春市双阳区齐家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农业大学科技服务挂牌基地。在十个市县开展新型农民培养的培训,主讲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及新型农民培育,发放技术资料,提供技术咨询等活动,累计培训2000多人次。

为提高与金塔集团签约农户的生产水平,先后帮助金塔集团制定培训计划,协助其开展10场近300人的培训,其中70%农户的生产与管理能力得到提高,实现每公顷至少增加1000元收入,成效显著。

吉林农业大学

二、帮扶支农

农大盟委帮助公主岭市秦家屯农民建立养兔合作社,与吉林康大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探索建立了“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农户+专业技术指导”四位一体的技术扶助模式,专家定期对合作社农户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农民技术素质。随着养兔规模扩大,农民每月养兔带来的收入达8000元以上,合作社每年为农民带来经济效益达百万元以上。

吉林农业大学

三、成果惠农

积极组织参加省、市、区和学校的各项科研开发和惠农兴省活动。我校盟委与上级盟委合作,总结以往扶贫工作经验,首创了农民参与社区发展新模式,将双阳区长岭乡张家村一社作为科教兴农基地,盟员多次深入长岭乡,就其发展战略进行细致研究,到地头指导农民实践,盟员把科研上取得的成果与农业生产相结合,转化为农业发展的推动力,在农民增产增收方面收到很好效果。与盟市委联合立项,完成了长春市“十一五”重点科研课题——长春市“县域突破实施对策”的研究,荣获联合课题立项二等奖。农大盟委主要参与的,民盟长春市委和市政协共同主持的“长春市生态市建设对策”研究获长春市政研室首个特等奖。盟员撰写的《多彩的蘑菇世界:东北亚地区原生态蘑菇图谱》科普图书,获得第三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银奖。

吉林农业大学

四、科技利农

农大盟委先后帮助金塔集团获得全球农业操作规程(GLOBAL GAP)的国际认证,根据金塔集团生产和管理需要,组织吉林农业大学信息技术学院专家,为金塔现代化农场的辣椒设施生产建立低成本土壤和大气温湿度、CO2、光照等环境参数的远程监测与预警系统,开发节水灌溉决策系统、精准施肥专家系统和病虫害诊断系统,研制节水灌溉与精准施肥控制系统。实现了对辣椒生产信息的全面感知、智能处理和可靠传输,大大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从而提升金塔现代化农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推进数字农业和精准农业。

组织专家赴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长春综合试验站和双阳区,围绕梅花鹿产业发展和休闲农业发展开展支农科研活动。与长春市妇联的帮助对象建立定向技术服务关系,定期开展电话咨询等服务。盟员提出的“建立农民参与式社区发展研究基点”的调研课题,在双阳奢岭乡经过三年的实践,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了农民的好评。

吉林农业大学

五、建言兴农

盟员们深入社会、走入农村形成了《关于增强长春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活力的建议》《关于推广双阳区屯委会改革经验的建议》《关于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建议》《关于加快长春市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建议》《关于长春地区畜禽环境污染治理的建议》《关于推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建议》《关于推进我市农村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的建议》《关于在长春大力推广应用低能耗农业温室的建议》等提案,其中以《关于大力推进长春市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的建议》为代表的提案,为市政协及相关部门督办的重点提案。盟员在省政协会议上提出培育农业生态产业集群并就秸秆综合利用接受记者专访。“关于重视我省高校编制和债务问题的建议”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将长期以来制约我省高校发展的贷款、人均经费和人员编制三大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

农大盟委引导盟员在专业工作和生活中注意收集和了解社情民意,了解教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时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并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分析问题、查找原因,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近年来,提交议案、提案48件,通过不同渠道提交社情民意89条,很多建议成为政府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提出《吉林省玉米高产区可持续农业生态系统模式的主见》《发展精品牧业,建立畜牧业大省》《西部地区水资源合理利用》《关于大力推进城乡联动提高农业安全生产的建议》《规范粮食包装的建议》《关于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的建议》《关于建设吉林农业特区的建议》《关于吉林省城乡医疗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的建议》等。其中“创新高校人事管理机制,促进高校教师队伍和大学生就业”的议政建议,受到吉林省人大和省政府的关注,并被《代表之声》采纳。盟员中有12人聘为盟省委参政议政调研员。

吉林农业大学

六、智力扶农

农大盟委与三道镇农民对接,现场解答农民蔬菜和大田种植问题;与广泽乳业联合研究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生产关键问题;为镇赉有机农业种植进行现场指导;为松原经济动物生产出谋划策;

参与学校扶贫项目——洮南市纳金乡好田村,解决当地农户在养殖鸡,鹅,羊所面临的养殖问题,为当地贫困户在养鹅项目上增收50余万元,培训农民近百人;参与省政府扶贫目——大安市同德村、同建村,为当地养户现场解答疑难问题,为养殖户现场找病因,出药方,获得了好评;参与吉林省体育局扶贫项目——延吉市安图县长平村,解决当地养鸡户疾病预防及养殖方面的问题;参与省委统战部扶贫项目——靖宇县那尔轰镇黄牛馆村,为当地农民脱贫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参与长春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扶贫项目——德惠市米沙子镇四家子村,为8户农民现场解答养殖问题等。参与的扶贫项目为吉林省大型养殖企业服务近百次,服务养殖户2000次。

吉林农业大学

七、传媒解农

农大盟委重视新闻媒体的科技服务作用,及时与吉林电视台《乡村四季》、长春电视台《希望田野》栏目组沟通,采取集“会”“线”“台”“播”“报”“刊”“栏”一体化、全方位技术推广等方式为“三农”服务。联系盟内外专家,以农业关键生产环节和时期为切入点,定期制作科技服务节目。为全省农民,提供农业生产全程技术服务,受众达2万多人次,解决农业生产技术难题4万多个,被农民亲切地称为“咱农民的贴心人”,新农村热线专家,切实提高了的技术服务的辐射范围,提高了技术服务的社会效益,为提高民盟的社会影响力作出了贡献。

科技服务活动的开展,以企业和农民需求为导向,以盟专家的科技实力为依托的“盟委+基地+专家+农民+新闻媒体”的科技服务模式,创新了盟员扶贫助农形式,提升了扶贫助农的质量和规格。农大盟委将继续带领全体盟员不忘初心、集智聚力、发挥优势、履职尽责,继续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吉林农业大学

来源:党委统战部

编辑:王宇博

责编:胡鑫

审核:刘青竹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吉林本科院校-吉林农业大学-微高校-院校号-吉林农业大学-不忘初心 携手同行 以实际行动助推乡村振兴发展——民盟吉林农业大学委员会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