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届学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白城师范学院校长 陈 权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光阴有期,岁月情长。在万物达到繁盛极点的美好季节,你们的大学学业也到了收获的时刻。今天,学校在这里隆重举行毕业典礼,庆祝2021届学生圆满完成学业,热烈欢迎2020届部分毕业生重返母校!在此,我代表全校师生,向你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2020届校友表示最亲切的问候!向辛勤培育你们的老师和家长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境遇。四年前,你们带着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期盼踏进了白师校园;四年来,你们目睹了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大会盛况,见证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和小康梦的全面实现;在亲历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你们感受到了党中央领导的坚强有力、全国人民的众志成城、医务工作者的仁心良术,体会到了祖国的温暖、人间的大爱;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你们识大体、顾大局,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坚决服从学校规定,主动参与志愿服务,在云端义教,到一线助力,宅家中听课,实现了学业和健康的双胜利。由你们发起成立的“师说”志愿服务团队被评为2020年全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荣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全国银奖。你们的可贵表现,已融入到白师的发展中,浸润到白师的精神里!母校会永远记得你们!
四年里,你们不仅与祖国同行,也与母校相伴。你们见证了建校60周年盛事的精彩纷呈,见证了全面振兴教师教育、推进转型发展的务实举措和“申硕”的坚定步伐,见证了高水平人才数量的大幅增长、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喜讯频传、科研经费的连年翻番、学习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在鹤城书院、博雅书院、巧匠书院汲取了更多营养,因“添翼工程”“丁香花开诗词节”“新年音乐会”而受益颇丰。四年里,你们不负韶华,书写了绚丽多彩的青春篇章,为奋勇前行中的白师增添了无尚荣光。你们当中,有224人即将赴吉林大学等名校攻读硕士学位,有281人将转入本科学段继续学习,有24人曾入伍服役,有42人入选西部志愿服务计划,有200余人在互联网+、挑战杯等各类重要赛事中获奖。我为你们取得的辉煌成绩感到由衷地自豪、欣喜和骄傲!
今天,你们在喜迎中国共产党100周年华诞的伟大时刻,在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的历史交汇点上,学有所成,投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热潮。这是极为难得的人生际遇。我希望你们“不负盛世,无愧华年”,把握好人生方向,寻找好事业支点,不被“内卷”裹挟,不被“躺平”迷惑,勇敢担起时代新人之责,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明天,你们将告别母校,进入社会大学淬炼。外面的世界很大,大到一辈子我们可能都不再相见;外面的世界也很小,小到无论我们身处何方都挥不去彼此的思念。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精彩到足以让你的梦想有无限舞台;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无奈到有时让你的灵魂都无处安放。我祝福你们在外面的世界能游刃有余,用智慧和能力在为国为民的岗位上演绎精彩,用善良和宽容在温暖世界的美好中享受幸福。
如何来演绎精彩、享受幸福?作为校长,在此离别之际,有几句话供同学们在为人做事中品鉴,期望助力你们的人生行稳致远。
一是以大格局谋事。什么是生活?生活就是繁繁杂杂之“事”。“事”有大有小,大到家国天下,小到柴米油盐;“事”有公有私,公是为国为民,私是为己为人;“事”有繁有简,繁时焦头烂额,简时轻松应对。生活面临的痛苦,并不是痛苦本身,而是在对“事”的取舍选择之间,因看不穿、想不通、说不透、干不好带来的焦虑和困惑。生活的智慧,首在谋好人生之事,知道何事应为、何事能为、何事适为、何事何为。生活的意义,关键在个人取舍。“江海不与坎井争其清,雷霆不与乌雀争其声”。选择登顶为峰,就能一览众山、极目楚天瞭望星辰大海;选择委身山谷,就是井底之蛙、目之所及尽是鸡毛蒜皮。欲洞明世事,唯有胸怀大者、登高望远、化繁为简、提纲代目,在全局中思考,在大局下行动。正如晚清重臣曾国藩所言“谋大事者首重格局”。而欲成大格局,必先静心,心静方能戒躁,躁戒方能格物,物格方能致知,致知方能行远。如《大学》第一章中所示:“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世上少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多是繁杂琐碎的小情。大格局者,非定有鸿鹄之志,而多是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沿着坚定的目标矢志不渝。就像刚逝去的袁隆平先生,他把“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作为人生梦想,淡薄功名利禄,几十年如一日坚定做一件事,最终由凡人成为国士。希望同学们不要追求一举成名、一夜暴富,不要只想做“天边事”,而是要脚踏实地,沉下心来、安静地从小事做起,务实完美地做好“手边事”“日常事”。
二是以平和心待人。马克思指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什么是社会?社会就是熙熙攘攘之人。人的一生就是与不同特质、层面、群体、角色的各色人等相交相处相容的过程。我们无法预料一生中会遇到什么样的人,说不清谁是谁的人生知己或流年过客。但为人有善恶、待人有真假、做人有忠奸,欲练达人情,唯有秉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换位思考,由己及人,平和相待。正如庄子所言,“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做到平和待人,首在包容之量。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人、什么事是不可以面对、不可以吸纳、不可以平等相待的。“泰山不辞细壤,故能成其高;大海容纳百川,故能成其大。”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于他人的不足,我们要学会包容和宽恕,不要凡事都锱铢必较、毫发必争,更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做到平和待人,关键是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不喜欢的人、不如意的事。遇到这样的人和事时,一定要有平和之心,不因一时冲动出口伤人甚至出手伤人,不要逞口舌之快而让事态愈演愈烈。要相信,你怎样对待世界,世界就会怎样待你。始终以微笑和善意对待,你就会越发感到生活的温柔和美好。关于情绪管理,有几句话我可以说给同学们,这是我的老师经常提起的。第一句:遇事不慌;第二句:坐怀不乱;第三句:临危不惧;第四句:荣辱不惊。我称之为“四不”理论。遇事不慌,就是要管理好情绪;坐怀不乱,就是要遵守好规矩;临危不惧,就是要坚定好信仰;荣辱不惊,就是要锤炼好修养。希望同学们在遇到不喜欢的人和烦心的事时,先要管控好自己的情绪,不和“三季人”争论,不和“垃圾人”较劲!因为,“井蛙不可以语于海,夏虫不可以语于冰”。
三是以好习惯律己。大格局也好,好修养也罢,为人做事的根本都在于你想成为一个怎样的自己。世上没有奇迹,只有你努力的轨迹;世上没有运气,只有你坚持的勇气。我们不要把人生寄希望于奇迹的发生,比如中个彩票或嫁个有钱人,这些都是偶然的外部变化,真正能让奇迹发生的,是来自自身的内在变化。有句话,我们都耳熟能详,那就是“性格决定命运,习惯改变人生”。生活中,你唯一能把握的就是做好自己。而做好自己的关键是要养成良好习惯。习惯就是坚持,就是自律。能坚持做一件事,本身就是很了不起的才华,而高度的自律则更可能让你快速成为最好的自己。影响人一生的好习惯很多,其中有两个我认为很重要,一是读书,二是运动,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味深者,面自粹润”。读书是能放大人格局、改变人气质、提升人修养的最好途径。没有一个人天生聪颖,也没有一个人无师自通,所有人的智慧与能力都来自于读书和实践。欲做时代新人,先做思想新人。让自己思想不保守陈旧、行动不落伍时代,坚持读书学习是最佳选择。同学们,虽然今天你们有的学业已完成,但建议你们不要放弃读书学习,要把坚持读书学习做为一种生活方式,每天都留一段宁静的时光,和阅读相约,与智者相遇,随时代同行。如果说读书可以愉悦精神,那么运动则是身体健康的保障。身心本一体。运动可以改变人的大脑,令人产生愉快的心情,增强人的自我控制感,磨练人的意志力,提升人的专注力,促使人不断超越自我、迎接挑战。建议同学们从今天起就把一项适合自己的运动带入生活,并长久地坚持下去,这可以让你能走更远的路、看更多的风景、享更美的时光。记住:人生没有白读的书,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次阅读的感受、运动的体验都会积淀成让你行稳致远的思想锐气和健康底气!
同学们,芳华四载,情谊绵长。今天,你们就要背起行囊告别母校奔向远方!虽心有万般不舍,但你们终要离巢飞翔。此去经年,母校祝福你们的人生快乐平安、向阳生长!祝福你们的前程繁花似锦、斗志昂扬!
再见了!亲爱的同学们!再见!
图片|张健军
主办 | 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
投稿 | bcsfxydwxcb@163.co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