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耳朵,我们又见面了。欢迎收听周末电台系列栏目“他们,奋战在脱贫攻坚战场”第二期:《白晶莹——为幸福穿针引线》。
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获得此项殊荣的脱贫攻坚功臣白晶莹,走上庄严的领奖台,从总书记手中接过奖章和证书,接受党和人民的最高礼赞!
这位年过半百却激情四溢的“女强人”,在脱贫攻坚的进程中,用纤细的绣花针和五彩的丝线,串起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惠民好政策,带领贫困户走出了一条“刺绣脱贫”的新路子,“绣出”花一样的幸福生活。
白晶莹的家乡——内蒙古科右中旗,曾是国家级贫困旗县。
白晶莹出生于一个传统的蒙古族家庭,母亲和姥姥都是远近闻名的刺绣高手。“小时候穿的衣服和鞋子上都是绣花,就连家里的被子、门帘、窗帘也都是妈妈绣的,每天晚上我都陪着妈妈在煤油灯下做手工活。”白晶莹说,她从小就练就了一手娴熟的刺绣技艺。
成年后,忙碌的学习和工作让白晶莹把刺绣的针线压在了箱底,但她始终关心着蒙古族刺绣的发展。这些年来,她发现蒙古族刺绣正在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心里非常着急:图案精美、色彩鲜艳、表现力强的蒙古族刺绣不能就这么被人们遗忘!2016年,当地政府启动“刺绣扶贫计划”,绣艺精湛的白晶莹担任工作组组长,主持建立了蒙古族刺绣扶贫车间,开设刺绣培训班。
艰苦创业的日子里,不论是炎炎夏日还是数九寒天,她始终奔波在培训路上,全旗12个苏木镇、173个嘎查村都留下了她的足迹。坐在贫困户的庄稼院里、炕头上,白晶莹的一堂堂流动刺绣培训课,把脱贫致富的技能传送到乡亲们手里。几年下来,她和产业团队培训绣工16000次,带动2.6万名妇女加盟蒙古族刺绣产业,2895个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年收入提高2000元以上。
白晶莹还以刺绣扶贫车间为平台,组建起一支由数十名返乡大学生组成的运营团队,探索出“企业+协会+基地+农牧户”的产业运营模式,带动两万余名农牧民妇女参与到刺绣产业中。
为扩大销售市场,白晶莹积极推动图什业图王府刺绣与湘绣融合,带领团队研发出五百余种具有民族特色又不失时尚风格的工艺品和家居用品。新研发的绣品,不仅上了深圳文博会,还亮相国际时装周。
在白晶莹的积极推动下,科右中旗成立了蒙古族刺绣文化博物馆和规模化产业发展基地,并举办了万人刺绣培训大会,上万名绣娘同台竞技,巧手妙思,绣出幸福生活!
本周周末电台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感谢你的聆听,我们下期再会。
往期推荐
周末电台 | 夏森——初心使命书写人生
周末电台丨张桂梅——信仰为魂,奉献如歌
文案| 江琴芳
音频剪辑 |张祺悦
封面 | 王淑红
图片 | 来源网络
编辑 | 李冰
责编 |丘彦君 赖华春
终审 |朱敏
▼更多科院新闻,敬请留意科技学院官方网站。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