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首届中国文化云社会实践(外语类劳动教育)作品大赛

东华理工大学,艺考

东华理工大学

2021-5-07 22:01:43 文/毛晓莉 图/郝宇航

关注

东华理工大学

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喜迎五一国际劳动节,彰显“劳动最光荣”理念,教务处、校团委及外国语学院面向校内外举办了以中国文化为主题、红色文化为特色的首届中国文化云社会实践(外语类劳动教育)作品大赛,4月27日在四教阶19隆重举行颁奖典礼。副校长郭福生到场颁奖,教务处、校团委、外国语学院以及南昌航空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相关负责人出席颁奖大会。

东华理工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颁奖典礼通过播放本次大赛宣传短片,让师生们进一步了解了本次大赛的概况。南昌航空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纪兴、齐齐哈尔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主任王楠、我校教务处负责人和外国语学院教师代表分别就校际之间的劳动教育课程合作、劳动教育的内涵、学生劳动思维的培养共同携手打造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方面进行了发言。

点击观看视频

大赛作品主题丰富,包括从红色劳动文化中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劳动观;从致敬“抗疫楷模”中弘扬不畏艰难的“劳模精神”;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学习“工匠精神”,传承劳动智慧;从亲历新农村建设中感悟“劳动致富”带来的巨大变化;从平凡的劳动者身上发现“劳动之美”;从日常生活中的“劳动体验”体会到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价值等。大赛历时三个月,共吸引了176个团队近千人参赛,最终评选出一等奖7项、二等奖21项、三等奖37项。

东华理工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作品:《劳动点亮生命底色》

学校:齐齐哈尔大学

学院:外国语学院

作者:冯韵亭队

指导老师:李连波

东华理工大学

作品:《Craftmen Spirit》

学校:东华理工大学

学院:外国语学院

作者:杨鸿队

指导老师:朱婷

东华理工大学

作品:《红色小本本的劳动日记》

学校:东华理工大学

学院:外国语学院

作者:卢迪队

指导老师:刘洋

东华理工大学

作品:《平凡的一天》

学校:东华理工大学

学院:外国语学院

作者:周巧云队

指导老师:于智颖

东华理工大学

作品:《你不知道的“筷”文化》

学校:东华理工大学

学院: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徐芷怡队

指导老师:陈珍 柳玉辉

东华理工大学

作品:《“年文化”手册》

学校:东华理工大学

学院:外国语学院

作者:谢彤队

指导老师:朱婷

东华理工大学

作品:《京剧脸谱》

学校:齐齐哈尔大学

学院:外国语学院

作者:张鑫宇队

指导老师:刘百玲

东华理工大学

作品:《元宵的一生》

学校:井冈山大学

学院:人文学院

作者:卢爽队

东华理工大学

作品:《汉裳》

学校:齐齐哈尔大学

学院:外国语学院

作者:李硕队

指导老师:刘百玲

东华理工大学

作品:《王安石那些事儿》

学校:南昌航空大学

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作者:程一凡队

指导老师:石慧纪兴

东华理工大学

作品:《茶韵》

学校:齐齐哈尔大学

学院:外国语学院

作者:王怀玉队

指导老师:张卿

东华理工大学

作品:《中国抗疫》

学校:齐齐哈尔大学

学院:外国语学院

作者:许好雨队

指导老师:贺亮

东华理工大学

作品:《别样中国年-就地过年》

学校:湖北工业大学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者:汤淑芬队

指导老师:王宗英

东华理工大学

作品:《武汉,我们等你》

学校:齐齐哈尔大学

学院:外国语学院

作者:邵玉杰队

指导老师:孙舒

东华理工大学

作品:《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学校:南昌航空大学

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作者:张翔队

指导老师:石慧纪兴

东华理工大学

作品:《A Courier from Ruijin》

学校:东华理工大学

学院:外国语学院

作者:江婉欣队

指导老师:于智颖

东华理工大学

作品:《中医药与红军》

学校:东华理工大学

学院:外国语学院

作者:董耀靖队

指导老师:刘洋官芬芬

东华理工大学

作品:《井冈山的斗争》

学校:东华理工大学

学院:外国语学院

作者:江婉欣队

指导老师:周凌

东华理工大学

作品:《用心扶贫,用行济困》

学校:东华理工大学

学院:外国语学院

作者:缪建英队

指导老师:李励宇

东华理工大学

作品:《城乡振兴建设新中国》

学校:东华理工大学

学院:地球科学学院

作者:田伟队

指导老师:刘洋 李雪

此次大赛采取的是“云”社会实践模式,一是基于线上课程学习劳动教育理念和作品创作技能,并获得线上成绩;二是鼓励高校之间的学生形成“云”团队模式,鼓励校际之间组成“云团队”。大赛吸引了来自东华理工大学、南昌航空大学、齐齐哈尔大学、井冈山大学、湖北工业大学五所高校的上千名学生、176个团队作品参赛,各参赛学校和参赛团队通过线下或云视频方式发表获奖和参赛感言。

东华理工大学

王 楠

齐齐哈尔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主任

我们齐齐哈尔大学外国语学院一共提交25个作品,有17名老师参与了指导工作。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共同研讨中国文化的精髓,精诚合作,培养了家国情怀,提高了文化自信。

东华理工大学

纪 兴

南昌航空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 副院长

学生在过程当中培养了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以及传统文化学习的能力和获得感,所以我觉得这两点的结合,是一个很巧妙的比赛设计。

东华理工大学

廖华英

东华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

这次大赛也是我们将劳动教育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一次探索。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查阅资料,领会劳动的精神内涵,通过观察了解普通劳动者的奋斗与艰辛,通过脑力和体力劳动呈现他们对劳动认知的物化成果。

东华理工大学

周书民

东华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

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发挥好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健体、育美、创新的综合育人价值,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全面提升学生素养。

东华理工大学

卢 迪

东华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获奖学生

我们的作品以动画风格呈现,涵盖手绘插画、漫画剪辑、动态图片等素材,配以中英文字幕。我们通过调研采访等亲身实践经历,践行劳动精神。

东华理工大学

侯星如

东华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获奖学生

我们小组积极探寻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性,以课程思政建设为载体推进劳动教育。

“耕读”作为我国古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典型形式,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促使读书人自食其力,也成为其培养品格、磨砺心性的重要方式。这次大赛是我校将劳动教育与专业和课程相结合的一次探索。此次大赛让大学生们深刻理解了“劳动教育”的内涵,通过“劳动体验”树立了正确的劳动观,通过分享“劳动成果”创新了新时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实践教育模式。

往期精彩回顾

ECUT

五一,浪漫予你!

东华理工大学

“云游作品”展播 | 何以燎原

“云游作品”展播 | 一支枪下薪火传 烈士故里焕新颜

—东华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敦本务实,崇义奉公做一个一直陪伴你的官微

图文来源/校新闻网

江西教育电视台

图文编辑/侯晓娟 何文达

责任编辑/陶小娜谢宇恒

欢迎加入大学生传媒中心

投稿邮箱 /ecut_cmzx@163.com

更多精彩,尽在官方QQ、新浪微博@东华理工大学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江西本科院校-东华理工大学-微高校-院校号-东华理工大学-我校举办首届中国文化云社会实践(外语类劳动教育)作品大赛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