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药|茯苓

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艺考

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

2020-11-08 11:51:52 文/卢蓉蓉 图/戴瑾春

关注

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

· 中药百科 ·

茯苓,中药名。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

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味甘、淡,性平。

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

生理特性

1、茯苓个:呈类球形、椭圆形、扁圆形或不规则团块,大小不一。外皮薄而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有明显的皱缩纹理。体重,质坚实,断面颗粒性,有的具裂隙,外层淡棕色,内部白色,少数淡红色,有的中间抱有松根。气微,味淡,嚼之粘牙。

2、茯苓块:为去皮后切制的茯苓,呈立方块状或方块状厚片,大小不一。白色、淡红色或淡棕色。

3、茯苓片:为去皮后切制的茯苓,呈不规则厚片,厚薄不一。白色、淡红色或淡棕色。

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

茯苓的功能主治

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

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

《本草纲目》:茯苓气味淡而渗,其性上行,生津液,开腠理,滋水源而下降,利小便,故张洁古谓其属阳,浮而升,言其性也;东垣谓其为阳中之阴,降而下,言其功也。

《本草衍义》:茯苓、茯神,行水之功多,益心脾不可阙也。

《本草正》:能利窍去湿,利窍则开心益智,导浊生津;去湿则逐水燥脾,补中健胃;袪惊痫,厚肠脏,治痰之本,助药之降。以其味有微甘,故曰补阳。但补少利多。

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

茯苓

小故事

相传成吉思汗在中原作战时,小雨连绵不断地下了好几个月,大部分将士水土不服,染上了风湿病,眼看兵败临城,成吉思汗十分着急。

后来,有少数几个士兵因偶尔服食了茯苓,风湿病得以痊愈。听说此事后,成吉思汗大喜,他急忙派人到盛产茯苓的地区运来大批茯苓给将士们吃,兵将们吃后风湿病好了起来,成吉思汗最后打赢了仗,茯苓治疗风湿病的神奇功效也被广为传诵。

每周一问

编辑:程雅倩

排版:彭恬 甘圆圆

责编:黄双 张涵

审稿:刘洋 王也

图片来源:网络

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江西本科院校-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微高校-院校号-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每日一药|茯苓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