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又是一年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各位萌新们,还在为填报专业而苦恼吗?不要急,你想要的都在这!
你好!
我是江西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这是我的名片,请查收!
2018江西理工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招生简章
信息工程学院楼
学院简介
江西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成立于2001年4月,现有教职工7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40人,拥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等8人,宝钢教育奖(教师)获得者2人,江西省高校教学名师2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2人,江西省模范教师1人,学院先后柔性引进著名信息安全专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杨义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装备预研教育部联合基金(青年人才)何道敬,以及国内外知名学者、教授张晓明、李帅等。
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信息安全等6个本科专业,同时建有信息技术、通信与光电技术、计算机基础3个实验中心及10个研究室,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江西省“十二五”重点学科,“智能计算与网络测控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被评为江西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以及省级特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学院学科建设紧密结合社会需要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已在通信安全与射频识别技术、智能信息处理理论及应用、计算机视觉与虚拟实现、量子计算与信息处理等学科方向,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十二五”期间,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4项,与企业科研合作项目42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在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Man and Cybernetics、Image and Vision Computing等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近400篇。
学院以智能制造、人工智能为主要学科方向,紧密对接赣州中国制造2025示范城市建设、中国稀金谷产业升级、赣州市大数据产业发展,本着以贡献求支持、以特色争优势、以创新谋发展的思路,贯彻学校“以市场理念经营学校、以教育规律管理学校、以法治理念治理学校”的理念,努力建设对区域最具贡献度的有特色高水平学科。
实验室建设:与美国德州仪器共建DSP方案实验室
对外交流:与泰国宋卡王子大学专家进行学术交流
学院特色
(学术交流)
信息工程学院积极邀请各地专家开展各类学术讲座,承办全国通讯会议,与专家交流学问,及时更新前卫的科学思想并保持先进的知识理论。
(人才培养)
信息工程学院每年鼓励学生参加ACM、H3C杯等百余项科技竞赛,并在ACM、数学建模等科技领域表现出色;同时与众多校企有着紧密合作,为学院人才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国际合作)
江西理工大学与全州大学、纽约州立大学、普利茅斯、宋卡王子大学等国外大学保持交流合作,信息工程学院积极参与交流合作,并与他们广泛开展国际教育合作项目(例:全州大学“2+2”国际教育合作项目)。
(学院风采)
信息工程学院的师生活跃在“团学活动”、“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教职工活动”以及“各类文艺晚会”中,积极进取、拓展实践。
专业介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专业基本情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创办于1984年,是江西省内较早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的高校之一,2003年取得“计算机应用”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获批江西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2005年与泰国宋卡王子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06年、2011分别获批计算机应用技术“十一五”和“十二五”省级重点学科,2010年获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及计算机技术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
拥有1个江西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以及计算机组成原理、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图像处理等15个专业实验室。与南昌先锋服务外包人才实训基地,深圳市紫金支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南昌中兴软件技术公司,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等13家单位建立专业实习基地。在人才培养上注重理论与实践并重,学位教育与专业认证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成立了多个和企业合作的导师工作室,学生在ACM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江西省大学生电子电脑大赛,江西高校信息安全知识及软件设计大赛等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计算机专业实验室
(2)专业学科特色及办学成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逐步形成“智能计算及其应用”、“通信加密与软件安全”、“模式识别与图像处理”、“数据挖掘与软件工程”等研究方向。近年来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有代表性的教学和科研论文200多篇,其中中文核心以上期刊50多篇,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机构检索30多篇;承担重要的企业和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全面落实和推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要求,充分发挥工程教育在师资队伍、实践平台、行业协同等方面的优势,广泛搭建创业孵化基地、科技创业实习基地、专业化创客空间等创新创业平台,营造创新创业教育氛围,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全方位贯穿、深层次融入专业教育,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通过开展“三创论坛”,“三创报告”,“企业家论坛”等活动,用专家、教授、企业家丰富的知识和独到的见解及成功的创业历程,激励学生、鼓励学生,增强学生创业的信心和决心,培养学生三创意识和精神。
以创新工作室为依托,通过鼓励学生开展科学研究,鼓励教师吸收本科生参与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努力推动大学生科技竞赛,创造更加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教育空间。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竞赛活动,鼓励学生动手实践,积极参与设计创新竞赛活动,使学生更多、更早地参与到科研、生产等工作实际中去,增加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机会。同时,以创新创业计划竞赛为载体,以创新工作室为纽带积极开展创业竞赛、模拟创业实践。
学生参赛
荣誉奖项
(3)毕业生就业状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近几年每年招生规模控制在130人左右,随着社会对计算机人才需求的不断扩大,每年的一次性就业率均达到95%以上,考研率超过20%。本专业以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夯实基础教学、紧跟IT行业发展、拓宽知识点面、强化实践能力为专业的办学指导思想。自1984年开办至今,本专业为全国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学生吃苦耐劳、不断进取、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精神深受社会各行各业的欢迎,并在同行业中享有声望。
毕业的学生就业前景良好,其中包括到中铝集团、宝钢集团、华为、阿里、百度、中兴、紫金支点等知名企业工作。在继续深造方面还有不少学生分别考取了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南大学等名牌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近几年学生就业率和考研率屡创新高,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电子信息工程
—————————————————————————
(1)专业基本情况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创办于1999年,2007年被评为首批校级重点学科, 2011年起在河南等多个省份开始一本招生,目前在电子与通信学科上有下列研究生学位授予权:通信与信息系统学术型硕士学位、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型硕士学位、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本专业共有专职教师1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博士学位教师10名,江西省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4人,江西省教学名师1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人。专业具有良好的软硬件实验与实践条件:现有实验设备450多台套、设备总价值800多万元,拥有江西理工大学—美国德州仪器数字信号处理方案实验室、EDA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实验室、通信系统实验室、电子制作实验室等6个实验室,在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维沃移动通讯、深圳天和通信、深圳金瑞显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等地建立了实习基地。
嵌入式系统实验室
(2)专业学科特色及办学成果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体现集电子、通信、计算机为一体的交叉融合的基础上,形成了嵌入式系统、通信安全、音视频信号处理、通信网络理论及管理技术等多个专业方向。近年来,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纵向课题以及横向项目30多项,公开发表论文80多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论文近30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江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江西省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全国电子大赛江西赛区一等奖1项。另外,还在江西省多媒体大赛、江西理工大学双语教学等竞赛中取得佳绩。
(3)毕业生就业状况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从创办至今已有1000余名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率达94.5%以上,广泛就业于珠三角、长三角、闽三角等地区,就业行业包括电子信息行业、高等学校、政府机关等,毕业生以知识全面、适应性强的特点深受用人单位好评。近年来考研录取率达21%,现有在校本科生300余人。
学生在企业实习
网络工程
—————————————————————————
(1)专业基本情况
网络工程本科专业创办于2003年,属计算机类专业。是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近的专业,2004年信息工程学院获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计算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及计算机技术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网络工程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14人。其中具有教授3人,副教授5人,博士8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1人。现有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网络协议分析实验室,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室、RFID实验室,网络综合布线实验室,计算机硬件(微机原理与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与计算机应用实验室等7个实验室和1个普尔文授权考试中心。
CISCO网络实验室
(2)专业学科特色及办学成果
网络工程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培养的学生不仅既有坚实的专业基础,而且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与国内著名IT企业华三(H3C)通信技术公司和美国思科公司等建立合作关系,“H3C网络学院”、“思科网络技术学院”相继在我校挂牌。分别与中兴软件技术培训中心(南昌)、长沙市众元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千锋互联科技有限公司、江西电信赣州分公司、江西国鼎公司与南昌先锋软件公司等10多家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鼓励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网络工程赛、网络技术大赛及网页设计等国家级、省级大赛,多次获一、二、三等奖。鼓励学生参加高级程序员,网络工程师等国内认证及H3C、Cisco、Sun等国际认证考试。到目前为止,网络工程专业共有600多人次通过了H3CNE、H3CSE、H3CTE、CCNA、CCNP、SCJP和网络工程师等证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近几年,网络教研室教师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级科研项目、省级纵向课题10多项,横向科研20多项。先后公开发表论文60多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论文1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
网络工程专业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实习
(3)毕业生就业状况
网络工程专业从2003年开始招生,每年招生2个班,招生了15届学生,共招收1002人。现有2014-2017级四届学生在校,共有8个班,301人。近几年,网络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且多在东南沿海各省市工作,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有些毕业生被国内著名公司录用,如华为公司、华三(H3C)通信技术有限公司、锐捷网络公司、深信服科技公司、D-link(友讯科技公司)、用友软件公司、金山软件公司与腾讯等公司。如03级网络工程毕业生裘波现担任深信服科技公司杭州分公司副总经理、第三届杭州市网络安全协会理事。还有不少学生继续深造,分别考取了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等名牌大学的硕士研究生。
通信工程
—————————————————————————
(1)专业基本情况
通信工程本科专业创办于2004年,其相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创办于1999年,2008年顺利通过省学位办组织的通信工程本科专业评估,目前在电子与通信学科上有下列研究生学位授予权:通信与信息系统学术型硕士学位、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型硕士学位、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通信工程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6人,兼职教师多名,其中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博士11人,江西省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人。本专业拥有良好实验实践条件,有NGN/SDH通信网实验室、通信原理基础实验室、DSP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室、EDA数字逻辑设计实验室、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实验室、微波与天线实验室等6个实验室。
通信系统实验室
(2)专业学科特色及办学成果
通信工程专业经过近10年的发展,专业学科方向包括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三大学科与技术的交叉融合是我校通信工程专业的特色。近年来,通信工程专业教师先后主持完成了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教育厅科技攻关项目、省级教改课题等共计30多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论文40多篇,在横向科研方面也有较大的发展。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全省、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TI公司DSP设计大赛,多名学生获得了优异竞赛成绩。
(3)毕业生就业状况
通信工程专业自创办以来一直稳定在2个班的学生规模,因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一志愿优秀生源充足,近两年规模逐渐扩大到4个班,已有5届毕业生共计400多人,现有在校本科生近385人。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且有很大比例在各省大中城市电信公司、移动通信公司及沿海大中型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工作,通信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在各自工作单位起到越来越重要作用,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近年来毕业生考研录取率达25%。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1)专业基本情况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原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创办于2006年。作为新兴前沿学科,我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依托信息工程学院在计算机、电子信息及通信技术等方面的学科优势,引进了一批熟知光电学科前沿和产业发展动态的高学历师资,高起点办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教研室现有教师8人,其中博士或在读博士6人,形成了结构合理的教学与科研队伍。现有光学系统、光电技术两个实验室,实验室面积超过120m,能顺利开展基础光学实验、激光原理与技术、光电检测、光纤传感和光纤通信等实验,形成了较完善的教学实验条件。
光学系统实验室
(2)专业学科特色及办学成果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自成立之初,就按照“高起点、高标准”来严格要求,借助本校在电子通信、计算机控制技术、冶金工程无损检测等方面的学科优势,已经逐渐形成了光纤传感、光电检测等有区域高校特色的专业方向。
本专业拥有一批年轻、有活力、熟知目前最新科技前沿和先进制造产业动态的高学历层次教师队伍,形成了实力较雄厚、结构较合理的学术梯队。在光纤传感理论及应用、分布式光电传感监测技术、矿冶过程光电检测、LED及LCD光电显示、光伏及光电功能材料等主要研究领域特色明显。现承担国家科研基金2项,省级科研项目5项,横向课题和校级课题多项。在核心以上刊物发表科研论文多篇。
专业实施准导师制,建立了严格而有特色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同时通过定期调整课程结构和内容,紧跟信息光电子产业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
(3)毕业生就业状况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考研率超过32%,位于学校前列;毕业生就业情况一直很好,达95%以上,很多毕业生在国内著名光电企业和合资光电企业工作。
信息安全
—————————————————————————
(1)专业基本情况
信息安全本科专业创办于2010年,是计算机类专业,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近的专业,2004年信息工程学院获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计算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及计算机技术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信息安全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14人。其中具有教授3人,副教授5人,博士8人,江西省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3人,现有信息安全实验室,信息对抗实验室,网络协议分析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安全实验室,微机原理与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计算机应用实验室等6个实验室。
信息安全实验室
(2)专业学科特色及办学成果
信息安全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培养的学生不仅既有坚实的专业基础,而且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与北邮信息安全中心和企步创新科技公司、华三(H3C)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等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多个校外实训基地。鼓励学生参加数学建模、信息安全大赛、网络安全大赛等国家级、省级大赛;鼓励学生参加网络安全,信息安全技能水平等认证考试。通过认证培训考试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2010年信息安全教研室成立以来,信息安全专业教师承担了信息安全方向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等科研项目1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超过300多万元,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获省级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
参加江西省高校信息安全知识大赛
(3)毕业生就业状况
信息安全专业从2010年开始招生,2016年起每年招收2个班,现已招收了8届学生,在校生205人。目前,已经有5届学生毕业,为国家培养100多名优秀信息安全专业人才,信息安全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且多在东南沿海各省市工作,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就业单位有国家安全部门、银行、政府机关、电信公司、移动通信公司、紫金支点公司等。还有不少学生继续深造,分别考取了武汉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名牌大学的硕士研究生。目前我国的信息化发展迅猛,但信息安全问题也随之凸显,我国每年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缺口数以万计。今后5年,我国社会对信息安全的人才需求量将每年新增1.2万人左右,但每年我国信息安全专业毕业生不足1万人。所以,信息安全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
2018招生计划
信息工程学院专业教师谈专业
赣州韵味
最后介绍一下“江西理工大学校本部”坐落的赣州。
赣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魅力城市之一有着众多的知名景区和人文地理旧址,待将要到来的你——慢慢体味。
赣州城市宣传片
(她的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光荣的历史;她的每一块青砖灰瓦,都浸染着汉时的风、唐时的雨,两宋的繁华与辉煌……)
这就是我
如果你喜欢我
可以打电话给我
赣州校区0797-8312508,8312088
如果对我很有兴趣
也可以登陆我的官方网站
http://ie.jxust.edu.cn/index.htm
又或者,进入我的微主页……
我就在这等你来
戳→【报考理由】江西理工大学我最心怡,不信你去看看她们家!
戳→【报考秘籍】江西理工大学招生章程+招生计划+招生微主页,您所关注的都在这里!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招生宣传微主页
江小理出品
江西理工大学招生就业处授权发布
创作 / 信息工程学院
审核 /王吉源
投稿邮箱:jxusttw@163.com
在下方点赞!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