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
一叶梧桐一报秋
稻花田里话丰收
虽非盛夏还伏虎
更有寒蝉唱不休
—左河水《立秋》
立秋之简介篇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也是秋季第一个节气。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立秋的“立”是开始的意思,“秋”是指庄稼成熟的时期。立秋不仅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

立秋之三候篇
立秋有三候
一候凉风至
二候白露生
三候寒蝉鸣

一候凉风至
立秋到
微凉的秋风也到了
它没有春风的和煦温暖
没有夏风的燥热
更没有冬风的寒冷
它只带着丝丝凉意
悄然走进人们的心中
吹散夏天的烦闷
AUTUMN
二候白露生
秋意渐浓
天气也越来越凉快
早晨时的大地
也慢慢开始有白雾了
AUTUMN
三候寒蝉鸣
秋风穿过树林
落叶飘飘洒洒
蝉声嘶鸣
树林也显得更加幽静
AUTUMN
立秋之习俗篇
01
2021-08-07
立秋×贴秋膘
人到夏天,缺乏胃口,饭食清淡,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称为“苦夏”。秋风一起,胃口大开,就想吃点儿好的,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首选吃肉,所谓“以肉贴膘”。
02
2021-08-07
立秋×啃秋
啃秋”,也称为“咬秋”。在立秋这天吃西瓜、香瓜或桃,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其实在入秋时节多吃果蔬,也可以起到防秋燥的效果。
03
2021-08-07
立秋×晒秋
立秋时节,田间地头处处可见人们“秋忙”的身影,农家小院晒满了谷物、辣椒等农作物,呈现出诗一般的“晒秋”景象。
立秋之养生篇
宜祛暑滋阴
立秋后,昼夜温差加大,饮食上应坚持祛暑清热,多食用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中医认为,秋季燥气上升,易伤津液。因此,在饮食上应以滋阴润肺为宜,可适当食用芝麻、菠萝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立秋
调理脾胃
立秋后很长一段时间,气温还是较高的,再经过苦夏的煎熬,很多人脾胃往往很虚,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调理脾胃应该侧重于清热、利湿、健脾,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

立秋
调节心情谨防秋燥
人们在夏季酷热大汗之后,会出现体内营养及水分不足的现象。进入秋季之后,天气渐凉,气候干燥,易出现秋燥。中医认为,燥乃六淫之邪,为秋季主气,其性干燥,易耗津液。常见口干舌燥、大便干结等一系列症状,医学上称之为“秋燥综合征”。

立秋
食品、衣物需防霉变
立秋之时降雨增加,天气闷热,食品、衣物很容易发生霉变。如果气温达到35℃以上,相对湿度也会增加,这就很容易产生霉变。食用霉变的食物后会发生胃肠疾病,如腹泻、和痢疾等。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梧桐叶落,大雁南飞
秋天也是收获的季节
春种的稻子也慢慢弯下了腰
让我们一起期待
丰收喜悦装满仓
今天的节气小课堂就到这里了
我们下期再见
END
往期推荐
江西中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
音频:熊文
编排:朱佳利
初审:衣绘宇 复审:杨清跃
责任编辑:祝真子
终审:张卫平
投稿邮箱:jzxmtgzs@163.com
欢迎大家积极来稿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