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聆·城事》电台为同学们推出了一系列关于南京的红色文化故事。在接下来的8期节目中,我们将会邀请4位老师和4位同学,为我们共同讲述新民主主革命时期与南京相关的红色文化故事。
今天,我们邀请到了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康养工程学院的辅导员孙国卿老师,为我们讲述南京总统府的故事。
孙国卿,男,汉族,1983年出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目前就职于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康养工程学院,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事务管理工作。
个人曾专注于非遗文化与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研究,曾获2016年度中国—东盟龙狮文化研究基地“优秀研究员”。2016年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及研讨会“专题发言二等奖”(上海体育学院)。
为中国传统武术八卦掌第六代传人。曾获第八届香港国际武术节武术套路大奖赛男子八卦掌第三名。
2009年江苏省传统武术比赛:太极拳(剑)套路、推手比赛男子青年组陈氏传统太极剑一等奖、陈氏传统太极拳二等奖。
2014年全国传统武术比赛、全国农民武术比赛徒手集体项目(形意拳)三等奖。此外,获国家二级社会指导员,武术三段,普通话一级乙等。
个人很喜欢的一句话:踏昨日基石,修心立志。付青春数载,学渊博知识,练卓越能力、立高尚情操,强身磨砺,明德尚美!
总统府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地
近代历史见证地
在中国近代史上,总统府多次成为中国政治军事的中枢、重大事件的策源地,许多重要人物在此活动,见证了一系列风云变幻的重大历史事件。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总统府暖阁内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后在袁世凯的逼迫下辞职。此后15年中,总统府主官20次易人,府邸18次更名,真如走马灯一般让人眼花缭乱。
北伐战争取得局部胜利后,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向共产党人举起屠刀,发动反革命政变,于4月18日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此后10年,总统府作为国民党统治中心。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2月日寇占领南京,制造了举世震惊的南京大屠杀,国民政府迫于1938年1月11日迁至重庆。30万南京同胞血迹未干,梁鸿志、汪精卫等先后卖国,总统府屈辱地为日军、汪伪政府所用。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迁都南京,这里仍为国民政府所在地。
到1949年1月,解放军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决战的胜利。蒋介石为了赢得时间,妄图依托长江以南半壁江山重整军力卷土重来,一方面于1949年1月12日宣布隐退,由副总统李宗仁任“代总统”,并出面提出与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另一方面仍然总揽军政大权,积极扩军备战,部署了汤恩伯、白崇禧两集团70万的兵力“千里江防”。对此,中共中央军委决定以百万大军发起渡江战役,夺取国民党的政治经济中心。
红旗飘扬的古都
1949年4月23日晚,解放军进入南京。24日凌晨,南京长江路292号,夜幕下的总统府三扇大铁门紧闭,前院空空荡荡,早已人走房空。整个总统府,从前到后,到处飘洒着纸张文件、废弃报纸,还不时冒着缕缕青烟。只有几个房间还闪烁着忽明忽暗的灯光。解放军营长管玉泉率部抵达总统府后,发现总统府大门虽然紧闭着,但只是用插销插着,并没有上锁。当部队到大门口时,里边立即就有了反应。很快,就出来了三两个人,很配合地将大门打开。六名战士用力推开了沉重的镂空大铁门,大队人马立即涌入,很快就抢占了有利的地形,控制了整个总统府大院,没有残敌顽抗,当场俘虏了十多名未佩枪弹的卫兵。
总统府东墙上挂着一幅蒋介石身着军装的画像,通讯班班长王保仁看到后顿时怒从心起,端起枪连打了数枪,战士刘学山也来了个点射。随后,在俘虏兵的引领下,战士们登上了总统府顶楼,看到旗杆上还挂着国民党的旗子,管玉泉一个健步冲上去把它扯下,换上一面我军冲锋时用的红旗。这时正是4月24日上午8时。那是一个让全世界瞩目的中国历史永久铭刻的伟大时刻。它标志着国民党统治的覆灭。
伴随着渡江战役的枪声,一支特殊的队伍——金陵支队,也踏上征程,徒步行军,向南京进发。这是中共中央为解放和接管南京提前规划和组建的一支队伍。早在3月份的时候,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便对接管南京做了全面部署,提前任命刘伯承为南京市市长兼市委书记,宋任穷为南京市委副书记,并在全国所有解放区抽调人才,集中培训。4月10日,金陵支队按照接管南京的需要和个人专长特点,完成了编队工作。渡江战役打响后,金陵支队随大军出发奔向南京。4月26日,宋任穷率金陵支队首批成员进入南京,后续部队也相继到达。
为了让城市尽快走上正轨,恢复生产生活秩序,金陵支队队员像一把把火炬照亮南京各个领域。他们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在新建的南京市党政群机关、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各个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国民党早就预言,共产党得天下易,坐天下难。可他们完全没有想到,南京一解放,一支从天而降的奇兵成为活跃在新生的共产党政权下既懂法又懂专业的骨干力量。他们迅速接管南京各个领域,维持着南京这部庞大机器的正常运转。5月1日,金陵支队的南下干部与地下党干部成功会师,中共南京市委正式成立,金陵支队名称正式撤销。金陵支队的南下干部全部进入军管会和市委工作,开始了创立人民民主新政权,建设社会主义新南京的伟大事业。
众志成城夺胜利
南京解放,有赖于中共中央的正确决策部署和革命战士的英勇战斗精神,同时,还有两个散发着爱国主义光辉的事件值得铭记,它们从不同侧面阐释了胜利的深层原因。
第一个事件来自国民党爱国将领。1949年4月23日是国民党海防第二舰队起义的日子,这一天到来之前林遵的心情无比激动。可是4月22日拂晓,林遵突然接到国民党海军司令桂永清的电话,让他天亮前火速赶到海军司令部接受新的任务。去还是不去?离渡江战役打响还有几个小时,如果不去,可能会引起桂永清的怀疑。为了全局的安全,林遵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决定赴约。“万一我回不来,就由戴参谋长代理我指挥。起义的计划不能改变!”当晚,林遵率领第二舰队到南京笆斗山江面锚泊待命,不顾个人安危登岸报道。林遵授命即回,立即通知各舰舰长和炮艇艇长到旗舰召开紧急会议。会上,林遵见时机成熟,以无记名投票形式通过了起义决议。4月23日,林遵率领9艘军舰、16艘炮艇、1271名官兵在笆斗山附近起义。国民党获悉后派出多架飞机对舰艇狂轰滥炸,林遵指挥战斗,最终舍舰走人,保证了全部起义官兵的人身安全。此次起义被毛泽东、朱德誉为“南京江面上的壮举”,国民党长江下游防线也因此留出许多空隙,为解放军渡江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加速了解放南京和全国的进程。
第二个事件来自广大人民群众。4月22日深夜,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三十五军一〇三师解放了浦口。4月23日中午,第三十五军接上级立即渡江的命令,急需船只。当晚,一名老艄公划小划子将侦察班送到长江南岸。他们在首都电厂运煤码头找到运煤船“京电号”小火轮。在厂长和值班工程师安排下,几名船工不辞辛苦,连续往返于下关、浦口之间接运三〇七团指战员过江。他们又在江边找到一只可载二三百人的趸船,由“凌平号”牵引,两船同时渡江。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安排下,他们还组织了南岸沿江一带的木帆船、小划子,以及机动船只共1428艘,动员船工2000多人加入接运解放军的行列。4月23日午夜,渡过长江的解放军由挹江门入城。南京解放后,4月27日,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等渡江战役总前委领导赶到总统府。5月10日,南京市人民政府宣布成立。此后,总统府先后成为南京市和江苏省机关办公处,20世纪80年代以来,机关单位陆续迁出。2003年3月,中国近代史博物馆在总统府旧址上建设完工,并正式对外开放。
聆·城事 | 我们听你说
聆·城事 | 大学教会了你什么
聆·城事 | 各自努力,我们山顶见
责编 |朱小蔚 审核 |强慧媛
编辑| 吴陈 文字| 南京出版传媒集团 吴陈
剪辑 |宋玲瑜 朗读| 孙国卿(特邀嘉宾) 吴陈
校正 |陈志文 图片 | 来源于网络
点个“赞”,再点个“在看”,一起来读文化故事吧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