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团委风采展示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我们见证了许多奇迹,也亲手书写了许多成绩。为了展示我校的校风教风、工作作风及办学成果,我们推出了《非凡 | 2020学院(部门)风采录》系列主题微信。今天,让我们走近团委。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2020年,在校党委和上级团组织的坚强领导下,校团委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主动作为,取得了扎实成效。
获奖情况展示(部分)
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
江苏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一等奖
江苏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6项
第十一届“挑战杯”江苏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2项
扬州市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项目
扬州市优秀青年志愿服务组织
一、强化意识,思想引领有创新
党旗所指,团旗所向,团委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
第一,加强党建带团建,创新青马工程培养模式
举办第十六期青马工程培训,注重源头把控,增加学员笔试面试环节。夯实组织堡垒,成立临时团支部。聘请22位学院党总支书记、副书记担任培训导师,就社会热点、校园生活、权益保障等方面展开调研,全方位提升团学骨干的实践工作和理论研究能力。
第二,扩大学习覆盖面,持续推进“青年大学习”计划
坚持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核心要义,以青年大学习为载体,做到团干部“带头学”,云端互动“引导学”。2020年,我校“青年大学习”参与人数始终位列扬州市属高校第一名。
第三,挖掘宣讲深度,选聘学生讲师,壮大育人团队规模
组织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信仰公开课活动常态化、品牌化。利用主持人大赛平台,选拔思想先进、能力突出的优秀学生成立“信仰公开课”学生讲师团,邀请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担任讲师团指导老师,发挥学生同辈心理和团队示范的优势,让学生引导学生,让学生教育学生。
二、主动作为,基层团建有提升
进一步加强团组织规范化建设,力争将基层团组织打造成为共青团基层工作的坚强堡垒。切实落实从严治团要求,充分利用“智慧团建”系统开展组织信息梳理工作,团情家底更加清晰和完善。积极推进“学社衔接”工作,做到毕业生团员100%发起转出,截至2020年12月17日,“学社衔接”率达96.9%,远高于市属高校平均水平。利用“智慧团建”系统团支部整理整顿功能,结合团支部工作清单制度、双述双评工作,形成线上线下互联互动的良好局面。
印发《扬州市职业大学团支部工作成绩单实施办法(试行)》,明确团支部工作的方向和任务,以及在建设、管理中的规范与要求,充分实现基层团支部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高效化,顺利完成2020年度学校党政重点工作任务。
印发《扬州市职业大学学生会组织改革方案》,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按照《共青团中央 教育部 全国学联印发〈关于推动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青联发〔2019〕9号)要求,进一步深化扬州市职业大学学生会改革,顺利完成2020年度学校党政重点工作任务。大幅优化学生会机构设置和人员规模,努力向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标杆型学生会转变。为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及工作常用技能,实施学生干部提升计划1.0。邀请摄影、计算机等专业教师对学生干部进行摄影技术、PPT设计和Office基本操作等方面的专题培训,为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坚持党领导下的“一心双环”团学组织格局,充分发挥学生会和学生社团作用。我校团学组织在各级表彰中多次获得荣誉,五人次获评团市委先进集体和个人。严格执行《扬州市职业大学学生社团管理办法》,加强社团审核及管理制度。按照文件要求,稳步推进社团改革,严控社团数量,扎实推动学生社团走向精品化、规范化。定期召开社长大会、社团调研交流会,推动社团与时俱进、积极创新。完善社团指导工作全部环节,政治素养与业务能力俱佳的指导老师参与社团日常运行,保证社团发展的规范有序。
第二次学生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广大学生代表积极建言献策,为学校发展贡献新时代青年学生的力量。
三、果敢担当,疫情防控有作为
结合特色优势,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推进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组织学生参加团市委“暖冬行动”、情系前线“最美逆行者” 做好后方志愿信息员活动、2020年度“博爱青春”暑期志愿活动、2020年美丽广陵“李杜白”音乐生活节等大型志愿服务活动,参与服务人数超1万人次。“珍爱青春,禁毒你我他”项目获江苏省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双百计划”立项并顺利结项,赛事志愿者项目获2019年度扬州市优秀志愿者服务项目,迅雷志愿者服务队获2019—2020年度扬州市优秀青年志愿者服务组织。
此外,我校还成为新冠疫情发生后第一个组织学生集中献血的驻扬高校。疫情期间,扬州市用血压力陡增,接到扬州市中心血站求助后,校党委周胜书记亲自部署,校团委具体落实,安排献血车连续4天进校,305人共献血93600毫升,为扬州临床用血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更新方式,围绕中心有担当
组织师生积极参加江苏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在艺术作品、声乐、器乐、舞蹈、戏剧等展演舞台上展示扬州职大师生的良好精神风貌。选送的5个表演类节目均获项,其中师范学院的合唱《星辰大海》获得甲组二等奖,其他舞蹈、器乐、戏剧等四个节目均获相应组别三等奖。美育教学案例获特等奖,书法作品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2项。
精心组织以“流金岁月12·9”为主题的扬州职业大学历届“一二·九”成果展示汇报回眸,回顾了“一二·九”科技文化艺术节举办以来的丰硕成果,放大了文化品牌效应。
主办“忆苦思甜、体验农耕”活动,让学生了解农作物种植的过程,学习锄头、铁锹等农具的使用,体验劳动艰辛,弘扬节俭美德,杜绝粮食浪费。
五、适应形势,服务青年有力度
持续打造“身边的共青团”工作品牌。教师节期间组织学生向教职工献爱心,定制的主题文创产品受到老师的一致欢迎。2020级新生报到期间,协调100辆超市购物推车供新生搬运行李,解决了新生及家长的后顾之忧。
紧跟社会形势,响应上级号召开展各项主题活动。中秋期间推出“汉韵墨香”主题活动,为师生提供展示国学和传统文化的平台。组织师生用废旧纯净水瓶搭建“我爱扬州职大”地标,践行环保理念,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校团委指导的原创视频《青春“国旗班” 忠诚献祖国》登上“学习强国”平台广受关注。
借助新媒体平台推出“疫情好习惯养成”“光盘行动21天打卡”“防诈骗知识问答”等活动,实现活动全天候全方位覆盖。各项活动参与者均超千人,其中“防诈骗知识问答”参与人数达5000人。此外,协助多个部门完成关工委专题讲座、计生协系列课程设计及发布、经典诵读比赛及读书月等活动。
END
素材 | 团委
编辑 | 刘仪蒙 贺文楚
审核 | 孙生民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