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思聚智谋新篇,凝心聚力开新局
岁末年初,正是“十三五”发展收官、“十四五”发展谋篇之时。学院党政领导、全体中层干部、教师代表和企业顾问等按照疫情防控下的会议模式,就如何谱写我院“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集思广益,凝聚共识。
1月20日
January twenty-one
1月20日,我院召开“十四五”发展战略规划研讨会。学院党政领导苏霄飞、张学军、周晓刚、吴建洪、丁锴及与会的中层干部、教师代表、企业顾问等按主会场和分会场网络直播形式,就如何谋篇布局“十四五”进行深入研讨交流。党委委员、副院长张学军主持研讨会。
主会场现场
党委委员、副院长张学军主持研讨会
党委副书记、院长苏霄飞作了动员讲话。他提出五点希望,一是把胸怀打开,虚心学习。回顾总结“十三五”经验,把握时代发展脉博,站在时代前列。二是脑筋动起来,积极思考。思考发展方向,找准战略主题;明确发展思路,制定发展方案;确立工作项目,拿出具体举措。三是嘴巴张开,真诚交流。体会他人感受,产生思想共鸣,形成共识。四是臂膀伸出来,主动担当。要求教职工主动担当,扛起发展责任;明确角色定位,将战略规划、战略目标的思考落实到工作中去。五是放开手脚,勇于创新。要在思想上创新,站在更高、更广阔的视野上提出意见和建议,创新突破面临的难点和未来挑战的重点。
党委副书记、院长苏霄飞作动员讲话
付小江,专注企业卓越运营系统的构建和优化22年,应邀到会作了《健雄战略管理》的讲座。他从企业管理到学院管理以及战略规划、战略部署和战略执行等方面进行阐述,为与会者谋划“十四五”发展打开了思路、提供了技术。
付小江应邀作健雄战略管理讲座
党委委员、副院长周晓刚作了《“十四五”内部分析报告》。他满怀深情地回顾了我院建院以来的发展历程,他说,学院取得巨大的发展成就,主要取决于五个方面的关键举措,一是有温度的学生管理模式,二是与德国企业开展高职双元制项目,三是坚定不移地走德国双元制本土化之路,四是提出政产学研服务地方理念,五是二级管理体制改革。他还分析了学院的利益共同体,学院竞争力的核心资源、核心潜力、核心能力,并提出了制定“十四五”规划的建议和设想。
党委委员、副院长周晓刚作《“十四五”内部分析报告》
分会场聆听报告
党委委员丁锴会上讲解了系列研讨活动的具体安排,并就做好疫情防控和遵守会议纪律提出了明确要求。
1月21日
January twenty-one
1月21日,党委副书记、院长苏霄飞作了《类型特色与高质量发展——关于学院发展环境、面临挑战与发展战略的报告》,人力资源顾问、管理教练袁晓青进行了团队引导培训。党委委员、副院长张学军、党委委员丁锴分别主持会议。
主会场现场
苏霄飞的报告分为“我们的使命和责任、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职业院校面临的竞争、如何保持竞争优势、我们的SWOT分析和战略愿景、主题、目标”六个部分。他指出,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知行合一,但其本质属性是“职业性”,我们的职责与使命就是用实用知识、技术技能与实践智慧为经济社会与产业服务。
分会场网络直播
苏霄飞说,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受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等因素影响。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竞争十分激烈,他分析了我院的核心资源、核心能力、威胁与机遇、优势与劣势,提出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优势,做大做强职业教育,努力创建全国一流的特色高职院校。
党委副书记、院长苏霄飞作类型特色与高质量发展报告
主持会议的副院长张学军在总结时说,苏院长的报告视野宽广、底蕴深厚、思路清晰、观点新颖、内涵丰富、有前瞻性,对制定“十四五”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在项目执行讲座中,袁晓青老师从发起项目、项目规划、执行、监管控制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在团队引导的分享中,她从团队成员确认对学院目标了解、群策群力后的产出结果、各环节的角色分工、目标完成、内容呈报等方面形象地阐述了团队引导的科学方法。
人力资源顾问袁晓青作项目执行和团队引导讲座
分组研讨找问题,头脑风暴想实招
1月22日-1月23日
January twenty-two toJanuary twenty-three
第一组(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科研与社会服务组)围绕国际化和校企合作专项,充分讨论,初步形成“做亮双元制教育品牌,构建产教深度融合育人模式,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学院战略目标,提出14项子目标,7条关键指标,6条发展举措,对年度任务进行分解,并给出预算方案。
第二组(学生教育与学生管理组)围绕“思想政治教育与五育并举”“校园文化建设”两个专项展开讨论。运用SWOT分析等方法,研讨小组共识了“十四五”发展战略目标,即“一核引领、四维发力、多向联动,构建具有健雄特色的思政教育共同体”和“打造国内一流、健雄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
第三组(师资与人才专项研究组)围绕“高端人才、双元培养、分类考核”等关键词,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共识出关于师资与人才建设方面的战略目标和具体目标,并针对目标探讨实施举措,致力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第四组(党政服务与后勤保障组)围绕学院面临的威胁与机遇、优势与劣势,就如何确立基础建设优先关系、优化二级学院教学资源分布、落实急需开展的建设项目等方面,群策群力,共谋后勤保障服务战略目标。
畅所欲言话发展,凝心聚力绘蓝图
1月25日
January twenty-five
“十四五”发展规划研讨会期间,学院党政领导、全体中层干部、专业带头人和教师骨干分别围绕规定的讨论主题就如何绘好“十四五”发展蓝图,进行了广泛深入研讨。
加强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专项研究工作组提出,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政治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廉政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实施“初心工程”“五进工程”“铸魂工程”,打造党建品牌,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与五育并举专项研究工作组提出一组关键指标,提出实施“1+N”机制创新工程、健雄工匠培育工程、思政队伍赋能工程、智慧学工建设工程等四大工程。
专业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研究工作组提出了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总目标,并提出了具体目标、关键指标、重点任务和实施举措。
师资与人才专项研究工作组提出,在“十四五”期间必须解决师资数量发展性短缺、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并提出了思想素质、师资结构、人才团队等具体目标。
科技创新专项研究工作组提出建立分层分类的科研激励机制,以科研创新团队和创新平台建设为抓手,打造集“产、学、研、创”为一体的技术创新与集成平台。
校园文化专项研究工作组提出“十四五”期间打造国内一流、健雄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构建“健雄特色”校园文化体系,并提出了实现这些目标的“硬核”举措。
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专项研究工作组分析了体制机制改革的外部机会、内部基础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十四五”期间的战略目标、具体目标和发展举措。
苏霄飞、张学军、周晓刚等学院领导,校外专家进行了现场点评、把脉。他们认为,“十四五”规划要立足高起点、站在全国一流高职院校的高度来审视学院发展,规划既要“顶天”,又要“立地”,一步一步实现美好蓝图。党委委员、副院长张学军主持研讨交流会。
党委副书记、院长苏霄飞现场点评
基层教学单位为学院“十四五”发展建言献策
1月26日
January twenty-six
1月26日,出席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研讨会的二级学院党政负责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代表就如何推进学院“十四五”更好更快发展交流发言,建言献策,场面热烈。
主会场
分会场
智能制造学院(筹)副院长韩树明提出打造支撑汽车核心零部件制造产业发展的智能制造专业群,将专业群建成接轨国际、产教融合发展的国内标杆。
生物医药学院(筹)院长顾准提出了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完成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两年内建设成为全省生物医药顶尖专业群,提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核心业务和党建、学团、校企合作、人事工作融合发展。
经济管理学院(筹)党总支书记谢小莉说,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三个方面工作贯穿党建引领,要把党建工作与该院各项工作结合起来,打造党建品牌。
艺术设计学院(筹)副院长吴迪提出“十四五”发展期间,学院要加强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师资队伍提升工程、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工程、社会科技服务提升工程。
人工智能学院(筹)教师仲小英提出要培养劳模精神,这些精神包括艰苦奋斗、争创一流、爱岗敬业、勇于创新、淡泊名利和甘于奉献等。社会教育学院(筹)、创新创业学院代表也都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设想。
党委副书记、院长苏霄飞在点评时说,在制定“十四五”规划时要正视生源多元化、教师人数偏少等问题,领导干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虚心学习,共同努力;对照高质量发展目标,可以用“放风筝”来比喻,要心中有梦想、眼中有天空、手中有线索、脚下有大地。他还对接下来的研讨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党委副书记、院长苏霄飞指导点评
1月27日-1月28日
January twenty-seven toJanuary twenty-eight
1月27日至28日,四个大组围绕“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的目标、子目标、主要任务、衡量指标再次研讨,并形成规范文件。
阶段总结作部署,合力书写新篇章
1月29日
January twenty-nine
1月29日上午,我院召开“十四五”发展规划研讨会阶段性总结大会。
大会第一阶段,四个大组的骨干教师代表交流了十天以来参与研讨的心得体会。
第一大组的代表陈友广老师从谈定位、评机制、论建设、许愿景四个方面,重点交流了创建全国一流得特色高职如何达成;考核是高水平成果的达成度和推进度;职能部门与二级单位通力合作、相互成就才能奋勇争先。
第二大组的代表王永刚老师表示,在规划过程中,应该面向企业专家、全校教职工、教育专家、地方政府、太仓市民和在校学生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更好谋划学院发展。
第三组的代表程炜老师回顾了十天以来,领导干部和骨干教师夜以继日的艰辛付出,也表明了对学院发展充满信心,勉励大家不负当下,不惧未来。
第四组的周琳老师从“我的职责和使命”、“我从哪里来”娓娓道来,表示将紧跟学院领导团队的步伐,提升岗位实践的“战斗力”。
苏霄飞作了总结讲话。连续十天,大家集思广益、共谋发展,齐心合力、共绘蓝图。大家总结问题到位,看得准,领导干部和骨干教师们认真总结了学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破解难题的根源。一是“人”的问题方面,要解决好思想认识上的不足、努力和动力的不足、管理和组织方式上的不足;二是“物”的问题方面,要解决硬件设施、办学条件和资源的不足;三是“管”的问题方面,要解决制度协同、制度创新的问题,要对照问题,全面梳理,虚心学习、与时俱进,跳出限制、谋划发展。要站在更远更广的视角,对目标形成战略共识,谋划远景目标;围绕核心目标,推动工作方式转变,围绕核心价值,提升制度协同和制度创新能力;立足关键问题和关键指标,研究制定具体任务和举措,开启学院发展新征程。
苏霄飞说,要继续深化“十四五”规划的研制,广泛征求政府机关,服务企业、行业专家、同类院校、杰出校友、教职员工和学生代表的意见,最终形成系统化的发展规划。这项工作计划在暑假前后完成。为了保质保量完成这项工作,要成立规划起草小组,各部门要积极配合,对照政策导向再学习,对照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再调研,对照兄弟高职院校发展再提升,有效利用寒假时间,在现有基础上完成规划初稿;启动学校专项规划的起草,由各相关部门、二级学院牵头完成专项规划起草任务。他还对2021年项目化任务的安排提出了要求。
十天来,大家凝心聚力、集思聚智,合力书写“十四五”发展新篇的序章。2021年是“十四五”发展的开局之年,健雄学院将围绕“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社会服务”三个核心价值,提升内涵竞争力,向着全国一流的特色高职院校的目标不断奋进!
END
编辑:樊凡、寿林
美编:凌志伟
审推:丁锴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